APP下载

参观古观象台

2018-06-26刘书含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郭守敬展室张衡

刘书含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了北京。在京期间,我们参观了古观象台。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侧,耸立着一座城堡式的建筑,15米左右高的城台,全部用青砖砌成,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举目仰望天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北京古天文观象台。当我们站在台下凝视着它时,我的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

古观象台经受风吹雨打已有五百多年了,它傲然挺立在一幢幢现代建筑中,格外显眼、壮观。我踏着磨得已经很光滑的台阶,随着人流向上登去。

当我登上台顶时,顿时被那一件件巨大而精巧的仪器吸引住了。这些仪器全部用青铜铸成,形态各异——它们不但是观测仪器,还可称为艺术瑰宝呢!这些仪器制成于明、清两代,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我在“玑(jī)衡抚辰仪”前停了下来。只见六条造型逼真的青龙吞云吐雾,分别拱卫在两根铜柱上。两根铜柱上还各有一条龙盘绕着翘(qiáo)首遥望天空,仿佛要看清宇宙间无穷的奥妙。两根铜柱之间,架着几个套圈似的大铜环,形状有点像原子核。架子下面,铜柱中间有一个呈祥云状的铜墩,造型栩栩如生,稳稳地架住整个仪器。从这些仪器的铸造中,可以看出我们祖先高超的冶炼、制造技术和灿烂的文化。看到这些仪器,我想到了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僧一行、郭守敬、徐光启……为了人类文明,呕(ǒu)心沥血,兢兢业业,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等创立的“浑天说”中认为,地球是圆的,这比欧洲得出同样结论早了几个世纪;元代郭守敬测定一年是365.2425日,比欧洲得出同样结果早300年……想到这些,我心中充满了对偉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古代天文学家的无限敬佩。

从台上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台下小院里的六个展室。这六个展室分别向参观者介绍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和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天文知识,使参观者知道了中国为世界发展史做出的重大贡献。

离开古观象台时,我不禁想: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诸如“天眼”之类的各种高科技望远镜层出不穷,尽管这些原始的天文台和仪器的作用已经落后,但它们作为历史的遗迹,在人类发展史上将永远留下光辉的篇章;我们要像前人一样,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冰朵姐姐

按参观路线,全面介绍了古观象台,使读者对古观象台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猜你喜欢

郭守敬展室张衡
突破20000000!郭守敬望远镜带来好消息
学究天人的大科学家——郭守敬
集报“达人”龙小平
张衡传(节选)
张衡数星星
张衡的“浑天说”和漏水转浑天仪
主题展室不应游离于校园实践之外
聪颖好学郭守敬(下)
揭秘台军密电破译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