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 分层训练
2018-06-26凌秋琴
凌秋琴
早在2000多年前,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个主张应用到今天,就是强调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因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研究主阵地,从2015年起,带领全体数学教师走上了“先学后教,分层训练”的数学特色课堂的探寻之路。
一、改革备课模式,开发学习新资源
我们积极改进备课模式,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每一个教学内容开发出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的多元化选择性学习资源。
(一)教学前测的分层设计
教学前测的目的是通过前测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从而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标准》也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关注教学前测,找准学习起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教学五年级《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了如下设计:
1.写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5和94和8 12和18
2.计算[59]+[29]=()算理:( )个[19]加上( )个[19],得( )个[19],也就是(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3.通分:[12]和[14]
4.把下面两个数分别化成分数、小数 0.4=[14]=
7.试一试(选做)
[14]+[18]=?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求出它的和吗?
(二)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
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仔细研读教材,开发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分层学习资源。
备课时要关注“三化”。对学困生要转化;对中等生要优化;对学优生要强化。
备课时要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必学内容体现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学内容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
教学内容的伸缩、增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共同的提高。
一年级考虑到学生小,容易进行分层内容的教学,就开发了《拓展练习》。
二至六年级都开发了每个单元的校本教材。
3.学生作业的分层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下要保低,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搞“一刀切”。
第一,作业要有弹性。分为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性作业。
第二,作业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拾级而上。
第三,在同一题目上“设台阶”,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受得了”。
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学困生只要求一题一解;对优等生则要求尽量能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改变教学方式,开启课堂新模式
活动一:导入环节(2分钟)
教师先用一两句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或由回顾旧知导入,或由启发思考导入,或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自主探究(18分钟)
1.出示情境图: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1分钟)
2.自主探究:形式可以多样,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探究形式。(1分钟)
3.小组交流:主要以四人小组交流为主。
(1)学生分层: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基础、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学生自愿报名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即A、B、C层。在编排座位时,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便于辅导、交流、提高。这种分法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进行调整。分层推进缩小A、B、C层间的差距,最终实现C层逐步解体,A层、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2)组长负责,交流顺序为:C层学生先说,B层补充、质疑、解错,A层学生总结。如果有错,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努力达成共识。
4.全班交流反馈:
反馈顺序:鼓励C层学生先讲,如果讲不清楚组内B层学生补充,最后由A层学生总结。在小组反馈时,要进行互动,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补充或是反驳等。
5.分层评价:
小组反馈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6.回顾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面的交流活动,梳理重难点。
活动三:分层训练(18分钟)
1.规定完成时间:8分钟,学生分层选择自己所需的作业,独立完成。
2.小组校对:4分钟
(1)组长组织学生校对,顺序为:★题由C层学生讲;★★题鼓励C层讲,
B层学生补充;A层学生可以进行质疑补充或总结方法。
(2)对于有错的题,小组内重点讲评解决,解决不了的题再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講评:6分钟
★题、★★题不要逐题交流,只交流有错的、有争议的题。尽量让出错的学生讲,其余学生补充,最后教师提升总结。
★★★题直接进行全班交流,由A层学生主讲,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如果课上时间来不及,A层学生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交流,探讨。
活动四:全课总结(2分钟)
教师布置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可以是2道题,一题中等难度,鼓励C层学生尝试,一题偏高难度,适合A、B层学生实现自我的提升;也可以在同一题目上“设台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以上四大环节是“先学后教,分层训练”教学模式新授课的基本教学程序。所谓“基本”,就不是唯一的,课型不同,学段不同,班级不同,教学流程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当教育适合儿童时,儿童就忘记了自己,忘我地学习。我们会努力给儿童创造这样一种教育,可能探索的过程比较辛苦,但终究是快乐、有意义的。
【作者单位: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