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 构成要素分析
2018-06-26孙凡
孙凡
小学数学课培育学科核心是新时期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学学科的价值追求。小学数学课培育核心素养要深刻把握好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要保证学生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对数学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高了要求标准,尤其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提出以下看法。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素养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修养、思想品质和行为能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最重要的素养称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分为三个部分:自主发展(包括健康生活、学会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文化基础(包括文人底蕴、科学精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结合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立足学科特点、学科任务和价值取向;确立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三、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以情为题,培养数学意识
良好的数学意识有助于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科学直觉的形成。数学意识与数学感知能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数学度,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的层次。天生对数字敏感和对数学运算有较强适应能的人,一般都具备良好的数学感知。这一类人会在平时的生活中下意识地用自己已知的数学相关知识去进行观察、分析事物的表观数据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模式。因此以情为题,在数学学习课堂上带入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直线连接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
(二)有效估算,培养数学直觉
感官直觉地对事物数量的判断能直接反映学生第一眼对所看到事物的宏观把握。这种直觉可称为估算方法,对事物结构部的良好的认知离不开科学的估算方法。快捷、简单、有效的估算,能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敏捷性。
(三)动手实践,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适当的数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强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与本质。必要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数学知识,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例
例题1.
教材只能给学生讲述道理,而老师的教学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述,而是用教材,教会学生用书中的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考试的时候百分之二十道理在书中,而百分之八十的题型都是生活中的例子。因此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中的实例。
图1所示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图上所述有4棵杨树苗48元,3棵松苗树63元 ,问:哪种树苗每棵的價钱贵一点?明显这道题考的是学生的除法运算能力。就题意得知,要比较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就必须要先分别计算出杨树苗和松树苗每棵的价格,杨树苗的每棵价格48/4=12(元),松苗树每棵价格63/3=21(元),然后运用比较法:21元>12元 ,所以松树苗每棵的价格要贵一些。如果学生单从这道题的4棵3棵和48元63元来比较的话则无法算出正确答案 。
例题2.
问: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明显这道题考的是学生对于三角形规律“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看到这道题第一反应是找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线,从图中得出学校到少年宫共有三条路线(学校------邮局------少年宫;学校-----少年宫;学校------电影院------少年宫),而第一条路线和第三条路线三点之间都能组成两个三角形,第二条路线是两点之间的直线,如果学生能快速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很容易得出最近的一条路。很明显这道题有两种思路,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发力,还需要家庭教育的助力。数学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素养,换而言之进行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就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教养,培养有信仰、有思想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学会用数学去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以数学的眼光、思维和语言去观察、分析和表达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学会用数学将抽象的问题实例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作者单位: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