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艺总经理陶安军访谈

2018-06-26本刊

酒·饮料技术装备 2018年3期
关键词:啤酒管理

编者按:安徽华艺生物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以啤装备制造为主业,近年发展稳健、迅速。董事长兼总经理陶安军勤奋敬业、博览群书,对管理、哲学等有浓厚兴趣和独到见解。近期本刊记者丁广业赴安徽,采访了陶安军。他向记者回顾创业的历程、学习的经历,表明了公司的技术优势、管理理念,并展望了前景。

本刊:陶总,您好,非常高兴能采访您。请您向业界读者介绍华艺公司。

陶安军:1989年,我从无锡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专业毕业,分配至安徽圣泉啤酒厂从事啤酒酿造技术和工程项目工作。后调至安徽轻工业设计院从事啤酒工厂项目的设计工作,后又调至合肥轻工业机械厂,消化德国灌装线装备技术

2000年国企改制,就出来自己创业,在合肥创立了安徽华艺生物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当初是租厂房进行制造生产,后来安徽蚌埠市成立安徽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园。产业园位于京台高速路蚌埠出口,淮河、涡河交叉汇流之处,附近就是淮河码头。通过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我就在这里买了50亩地建工厂作为制造基地。因为我们这个行业特点是非标定制化的,不像空调、手机那样大批量使用,所以50亩地足够了。有了这个制造基地,又购置了一些新的制造装备。有了良好的制造条件,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都有了保证。

这些年主要是在啤酒行业发展,也涉及了饮料和制药行业。华艺与各大啤酒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做工程有:燕京集团总部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的几十个项目。青啤集团许多重要项目,如青啤二厂的70万吨系统改造项目,漳州等地的一些项目。华润集团的一些啤酒项目。还有很多是通过代理设备出口。

陶安军(右)和曾仕强在百家坛合影

我们自己还承建了位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格瓦斯整线项目。这是中国承建的首条完整格瓦斯生产线项目,年产格瓦斯1万千升,项目造价3500万元。

近些年,精酿啤酒发展迅猛,大型集团也纷纷设立厂中厂项目。华艺也看准了这块市场,及时进行投入。我本人学的就是发酵工程专业,加上多年在装备业界的实践摸索,很快掌握了精酿工艺装备的关键要点。整体水平是靠细节堆积出来的,这些年华艺对技术细节不断突破,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燕京首条1万KL精酿工厂项目在广西桂林漓泉公司竣工投产,就是我们公司做的。

本刊:华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您对人才的培养,请谈谈相关情况。

陶安军: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发现、团结、培养、使用人才,是衡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标准,当然,也是企业最终成败的关键原因。

通过儒家王阳明的心学功夫修炼,在面试应聘者时,要快速了解这个人。通过半个小时的谈话,就应该了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家庭背景。并进而作出判断能否使用。

华艺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经常安排员工搞活动,学习经典。《易经》、《道德经》、《论语》、《坛经》、《心经》、《孙子兵法》等经典著作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道理。要让员工在学习中,懂得什么是良知;感受到华艺的凝聚力。

《论语》的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很重要,有人说“习”就是学习和复习,其实还有更重要一层的意思是养成“习惯”。人和人的本性都差不多,只是习惯不同。习字的原意就是未出窝小鸟的两个羽翼未丰翅膀,小鸟要不断煽动翅膀以致养成习惯,直至羽翼丰满,而冲出孵化它的巢穴冲向广阔的蓝天。西方管理理论里面的5s乃至8s管理,用《论语》来解释,其实也就是强调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

丁广业(左)、陶安军(右)

如何把新来单位的人,养成整齐的统一的良好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管理人员要着重考虑的。秦始皇能统一文字(言),但是他不能统一发音(语),就是因为十里就不同俗,在不同的地域和家庭养成的习惯是不同的。为了养成和统一员工的良好习惯,华艺设立了早会、晚会制度,每天天早上见面前10分钟开早会,布置工作。晚上下班前,一般开半小时晚会,总结当日工作效率和质量、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提出改进意见。产品的性能除了设计,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制造了。我们开早会晚会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尤其是制造方面的问题。华艺要求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采纳的建议,要给予合理的奖励。有些建议,暂时没有采纳,也要有奖励,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员工思考的习惯,培养认真观察问题的习惯,培养为企业添砖加瓦的品质。

习惯多了,就变成素养,不是技术的问题。习惯比技术更重要。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和强国,不仅是技术高低的问题,更是全体国民从小就培养好的素养问题。日本也是。有许多老板没有真正意识到,员工的好习惯是通过什么来养成,就是通过早晚会的形式。作出要求,监督行为,根据今天的具体的事情进行点评,只有这样,才能养成习惯。

对技术工人比如说,有的焊工,技术很高,但是素质是隐含的态度,工具的摆放等等都会影响效益,乃至于安全。

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研发人员要进行“目录式管理”培训这是华艺发明的管理模式,也是我自己提出来推广实践的,将来也会就相关内容给企业家讲课。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客户,要面对多种问题。要按目录方式列出,何时何地何人完成,按表格的形式列出目录,分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人。执行层面拿出方案。统计材料、落实到人、以工作计划表的方式下达。然后安排相关部门考核、反馈,写出终结。这也是个习惯,不同于一线员工。每天开会的时间,不能只是听听,然后就过去了,这会导致遗漏,执行力不高。

世界上只有1%的人能成功,而另外99%的不成功者总是想怎么能成为那1%。而1%的成功者所想的,是怎样为99%人去付出和服务。华艺培养员工树立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服务的工作意识。

本刊:业界人士都知道您酷爱哲学,能谈谈您怎样开始对哲学的学习。

陶安军:对哲学的兴趣,是从消化德国技术开始的,大约是1995年前后。当时我在合肥中辰公司工作,参与消化克朗斯技术。发现图纸只是表象,背后有数和理的计算来支撑某

个技术,而这一背后是有哲学思想在指导的。大家都知道德国是技术大国,这是因为德国更是哲学大国,近代的大哲学家大多出于德国,诺贝尔奖许多为德国人获得,都是源于此,我认为一个能利于不败之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和企业,根本在于能够有哲学思想。于是开始大量阅读哲学书籍。我读的第一本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编写的《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家冯友兰编写的《中国哲学史》,对西方和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又了解了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原来不知道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后来知道了,是有形的物质后面的那些无形的东西。后来去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管理哲学,了解到不光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中国古典哲学传播到西方,被牛顿、莱布尼兹、黑格尔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之后,创造出来辉煌的成就。人学习的过程,是从知识入手,但是知识学到手后,要向两个方向走,才有意义,向上转化为思想、智慧、战略。向下,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

2013年,我随中国哲学届的代表团前往希腊雅典大学参加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并代表中国做了主题演讲“释迦摩尼的三个不说和科技发展问题”。大会每五年一届,2018年8月13日-20日将在中国北京召开,由北大承办。到时我会利用这一盛会向来自全世界的哲学界朋友,表达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智慧。

本刊:您还还拜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为师,学习中国式管理,请谈谈这些情况。

陶安军在世界哲学大会发言

陶安军:我还对管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们轻功机械制造行业基本上是以技术为主,付出不少,规模难以做大,除了行业限制外,更大的是管理的差距。

我后来又去了北京大学读工商管理博士,也就是DBA。毕业论文是在美国应用管理技术大学做的答辩。很多的学习是广度,要深入学习,必须师承一人,学习深入,才能有所得。后来有缘拜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为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学习中国式管理,从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学起,再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典籍。

曾仕强教授成立中国式管理研究院,我任首任院长,我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易学研究会学术部任理事。这些已经超出了我们行业的范围,但是却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西方管理理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威廉·大内的《Z理论》学派众多,如何能精炼简化为统一理论呢?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1962年在美国洛杉矶专门召集全世界的管理学家开过研讨会讨论这一问题,但是没有结果。但是中国文化特别是《易经》的思想能够将其统一,就是两个字,阴阳。佛家也有两个字,因果。我从儒家第一代表人物周文王开始到明朝的大儒心学大师王阳明,对历代先贤的思想进行梳理,提出了管理学的“三色管理理论”,这是我自己提出的。西方的管理是基于蓝色文明,学者从泰勒到威廉·大内共有九大流派。这九个流派基本都是站在“术”的角度去解释管理问题,西方管理学家侧重事和物的管理,而管理的难点在人的管理,管人就是管思想,要从思想上明白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心”,要搞清楚这些,就要用到中国式管理,这个是建立在中华黄色文明之上的。在中式管理中执行效率最高的是毛泽东的管理,即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之上的管理。三色管理各有侧重,但是都不能包打天下,还要找到共同点,提炼管理的源头内涵。

近期,在工作之余我认真思考,整理大量管理理论,准备出一本书,书名是《反问李约瑟、回答钱学森》。因为李约瑟在中华民国时期来中国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约2300万字,编写完之后进行总结思考,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科技在公元1500年以前一直领先世界,为什么现代科技为没能在中国产生?”2005年钱学森在医院期间三次向温家宝总理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后来这被安徽大学哲学系命名为“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是一脉相承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系统学习、多年的工作时间和认真思考,通过这本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认真回答。

本刊:好的,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希望能够早日拜读您的大作。您怎样考量未来中国啤酒行业的形势。有哪些需要注意之处。

陶安军:未来行业总体持平,发展这么多年下来,总量基本稳定了。啤酒、白酒、葡萄酒、黄酒等的消费人群也基本固定。高端的、特色的会有增长。

现在有个问题是低价。有些大型集团产量大,但是低价销售,效益低。有些麦芽已经用的不到50%了,已经不能叫啤酒了,应该改名啤酒饮料了。结果国内高端市场,都让给了国外知名的品牌了。国内啤酒行业中的央企,这方面要带头,要推动行业到良性循环中。

各大集团都有自己的啤酒节,但是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定位。慕尼黑啤酒节有几百万人参加。有些活动,不能站在自身角度,甚至不能站在自己国家的角度,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

啤酒质量要有保证,最主要的难点就是全流程的氧气隔绝。这方面哪个企业做到位,就会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节能、降耗、减少排污,也是重点。燕京总部生产厂原来每年烧煤18万吨,2013年改造后,只烧一半了。这些既是利润点,也有社会效益。

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引起全产业链的形态变化,要高度重视。

对于精酿啤酒,通过设备布局,通过场所、消费文化与消费者互动等,让消费者知道,什么是高端、营养、健康、绿色,自觉抵制不好的产品。通过文化活动、庆典、专家讲课、消费者自酿等普及精酿文化。精酿装备和啤酒制造商光买产品,不弄懂背后的东西是不够的。

本刊:华艺是哪年参展CBB的,这些年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陶安军:2006年,华艺首次参加CBB展会,展示啤酒无菌化管道系统技术和高浓稀释设备。这些年我们一直参加,每次展示的设备都不一样。随着实力增强,面积也越来越大。CBB2018上,我们的面积将翻一倍,重点展示精酿设备和技术。这次我们展示的傻瓜精酿设备,具有消费者感官体验优势。

CBB展会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助推了中国业界的发展,打造出了一个全球业界的盛大聚会。如果能尽可能多地进行新技术的精准发布,那就更好了。比如说,组织参展商采购商交流。告诉我们,客户需要什么产品,要精准深入的交流。

中外啤酒文化不同,我们就是要打造中国的啤酒文化,并推向新高度。企业产品是文化承载的元素。轻工机械要有全球的战略眼光,打好企业基础,一是要有优秀的团队;二是要有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链要延伸;三是资本运作能力,包括融资、上市,投融资的能力。华艺的企业愿景是为啤酒企业提供一流的装备技术支撑,为啤酒企业实现梦想而助力。希望能与CBB一同成长。

到时,我会在CBB2018现场E3馆C16号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恭候全球业界的朋友。

本刊:好的,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也感谢您对CBB的褒奖,我们CBB见吧。

猜你喜欢

啤酒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新冠牌”啤酒真倒霉:60天赔了20个亿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CRAFTY CONGLOMERATESBY CARLOS OTTERY
《啤酒》
当音乐与啤酒邂逅
阳朔啤酒鱼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