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6-26林芳玉龚华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人性化

林芳玉 龚华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福建福安355000)

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广大儿童当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是受到不同种类的病毒的感染而发病。其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是心肌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以及亚急性或者是急性的炎症反应,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不仅要配合药物治疗,还需要护理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患儿的临床护理质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的分析研究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把这50例患儿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当中,男性14例,女性 11例,年龄在 4~15岁,平均年龄为(4.36±5.87)岁,病程为 2~10天,平均病程(2.32±0.61)天。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例,室性心跳过速患儿1例,腮腺炎患儿3例,腹泻4例,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患儿3例,心肌缺血患儿3例,腹泻患儿4例。观察组25患儿当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在 3~12 岁,平均年龄为(3.28±4.49)岁,病程为 1~6天,平均病程(1.88±0.75)天。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例,室性心跳过速患儿3例,腮腺炎患儿4例,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患儿2例,心肌缺血患儿1例,腹泻患儿6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首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原发性疾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减少患儿的病痛,使患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并且对患者的病情做好监测工作,按时为患者吸痰,清除患儿鼻腔内的异物,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患儿出现发烧和发热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降温处理,按照医生的嘱咐对患儿进行临床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首先是对于病房生活环境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对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使其能够保持合适的范围之内,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另外还要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定期对病房内的物品、地面以及空气进行消毒,对进出病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大程度的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第二方面是静脉输液的人性化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根据医生的规定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的护理工作,按时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要保证剂量。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当中,对于不超过三岁的儿童输液速度应当控制在每分钟4~6滴,对于8岁及8岁以上的儿童,应该把输液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15滴。在必要的情况之下,要经过医生的同意采用输液泵来进行输液,输液的速度应当尽可能的缓慢,从而避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脏负担有所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第三方面,对于患儿的饮食也应当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注重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营养的摄入量,指导患儿家属注重对患儿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多食用热量较高并且易于消化的食物。有些患儿的心脏功能不够健全,应当注意对患儿食盐和水分的摄入量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加强对患儿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帮助患儿翻身,并为其拍背,时间间隔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根据医生的规定对患儿进行体位引流或者是雾化吸入治疗等方式,以此起到患儿体内痰液稀释的作用,便于患儿的痰液能够从体内排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口腔以及皮肤的护理工作也同样重要,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容易出汗,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为其更换衣物,时刻保持病床的整洁,以此可以避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着凉以及皮肤受到感染。做法是利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棉球擦拭患儿的口腔,频率控制为一天两次。对患儿口腔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患儿的口腔出现溃烂,可以用龙胆紫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涂抹。最后是对于患儿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由于病情的干扰,给患儿的身体造成诸多的不适,加以患儿年龄较小,很容易出现哭闹的情况。再这样的情况之下,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指导,使之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保持耐心,不能随意的对患儿进行教训或者是打骂,应当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和安慰,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方式来帮助患儿减轻病痛,使患儿的情绪得以稳定,从而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整体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把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的过程进行对比,并且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让患儿及其家属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内容涵盖了生活功能,身体功能和心理功能这三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情况,利用X进行检验,用Q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P<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征恢复时间比较结果

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所用时间小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P<0.05)。其具体结果如下表1所示。

2.2 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P<0.05)。其具体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体征恢复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体征恢复评分对比(±s)

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心电图6.82±0.75 8.33±0.62体征8.56±0.58 9.22±0.64症状6.39±0.27 7.86±0.98心肌酶8.77±1.27 10.59±1.56

表2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分组观察组对照组身体功能88.53±10.61 72.58±10.15生活功能90.82±7.54 82.15±6.33心理功能87.63±9.12 79.48±7.77总分92.54±2.16 85.48±1.17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我国广大儿童当中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的难度较大。

主要是由于患儿的心脏受到病毒的侵犯,从而导致了间质或者是实质局限性的病变。主要症状是患儿出现腹痛、腹泻、咳嗽、发热以及呕吐的情况,并伴有抽搐、脸色苍白以及全身无力的特征。不仅要采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以及设备进行治疗,同时也要采用合适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配合,有效的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缩短病情恢复的时间,对于患儿的康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使得人民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医护人员发明了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并且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个人隐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让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感到舒适。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宗旨是使患者能够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都能够达到健康的标准,使患者能够尽快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之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就本次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而言,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加入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以此可以使患儿的恢复时间大大的缩短,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从总体上提高了医院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本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病情的治愈。

经过前文的描述,通过人性化护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1]王体欢.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46-47.

[2]边莹.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140-141.

[3]卢小爽.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155-156.

[4]张春燕.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201.

[5]金胜永.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研究[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5):62-62,63.

[6]张志彬.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7):190-191.

[7]冶晓霞.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8):122.

[8]王婷,珊珊.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2.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人性化
一个小感染,怎么就变成心肌炎了?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