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2018-06-26

乐活老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力车黄包车米拉

1874年3月24日,法国人米拉的心情一定不错。自从前一年春天从日本来到上海,这位法国商人始终都在谋划一件事情:将在日本流行的人力车引入上海。终于,3月24日这天,米拉成功完成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的注册工作。他旗下的300辆人力车终于可以上路了。

不知道是米拉的有意提前造势,还是新闻记者的嗅觉敏锐,1873年8月18日,《申报》就对人力车将要进入上海的消息进行了报道。那篇标题为《拟购东洋小双轮车》的短文提到有西方人计划花费2万元从日本购入90辆双轮人力车,投入到上海租界作为代步工具,并指出这种人力车有些类似马车,但体积较小因此更为灵便。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些优点,加之能够增加税收,1873年夏天,法租界公董局批准了米拉的开业申请。之后,公董局发放了20张牌照,每张牌照可运营车辆25辆,米拉获得了其中的12张,被允许拥有300辆合法运营的人力车。

由于这种人力车来源于日本,因此当时在上海被称为“东洋车”。如前文所言,在当时的环境下,“东洋车”很好适应了上海弯曲、狭窄的城市街道环境,获得了比马车更大的活动范围。而由于其随时随地可以上下客的优点,即使此后晚清民国时期公共汽车、有轨电车不断在上海出现,“东洋车”依旧能够依靠差异化优势持续生存发展下去。至1907年,公共租界内已有8204辆“东洋车”,成为当时众多上海人出行时重要的交通工具。曾有西方人回忆道:“台风季节来临时,车夫会兴冲冲地将你从门前背到黄包车上,或从车上背到门前,以免你弄湿了鞋子。”

这里提到的“黄包车”,则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黄包车”的名字,缘起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拥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也就逐渐被称为“黄包车”。这个名字随着不少以老上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受到诸如《骆驼祥子》《上海一家人》等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悲惨的印象。

除了工作本身的高强度,黄包车夫工作环境所具有的特点,也令这一职业更容易在体现社会压迫的作品中成为主角:相较于工厂中的工人,风里来、雨里去的黄包车夫们更多地被置于大众的视野之下。与此同时,坐车人的锦衣玉食与拉车人的衣衫褴褛,这种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无疑也助推了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同情。种种这些的结合,最终也使得黄包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一个典型代表。

猜你喜欢

人力车黄包车米拉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米拉的豁口
拉黄包车
行政管理与劳资关系的调适*——以1934—1942年沪公共租界人力车业改革为论例
印度:黄包车也要装GPS
黄包车夫
黄包车,北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