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设数学探究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018-06-25王家文
王家文
摘 要:创设数学探究情境,能促使学生养成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勤于探究、精于探究的习惯。文章从营造便于学生探究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联想三方面,对创设数学探究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探究环境;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90-01
对于学生而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总要竭尽全力找到各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基于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索事物的奥秘。学生积极主动、极具创新力、愿意参与实践并发掘自身潜力的表现,绝不是单靠在课堂上听讲或阅读大量书籍等间接经验所能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业已成为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创设数学探究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营造便于学生探究的氛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以往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探索未知的关注度不高,愿意主动将自己的新思考讲出来的学生一旦出现一些错误时,同伴就会嘲笑,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害怕出错很多学生不再愿意主动去发现与探究。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就要营造便于学生探究的氛围,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散思维、自由表现。同时,要给予愿意分享自己发现的学生以鼓励。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交流的学生得到了教师的鼓励,思维之火就会被点燃,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呢?
(1)创设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由此产生矛盾、惊讶,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引入分数的产生,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王母娘娘处带回一些蟠桃,现在准备拿出4个平均分给2个小猴吃,每个小猴可以吃几个?(生口答:2个。师板书算式和结果)孙悟空后来改变了主意,准备拿出2个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吃,每个小猴能吃几个?(生口答,师板书算式和结果,)不一会儿,悟空发现两只小猴太调皮,他又改变了主意,只拿出1个分给2只小猴吃,请问:每只小猴能吃到几个?(这时有学生回答“半个”。)师问:这“半个”我们又该用怎么表示呢?这种情境把学生引入矛盾、疑惑、惊讶之中,他们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2)創设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课外活动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讨论(讨论前,老师适当做些引导)三角形稳定性可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电动门为何设计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答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长此以往,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得到培养,探究欲望会更加强烈,能自觉形成探究意识。
(3)创设需要多人合作的问题情境。加强合作,促进学生社会化,是当前教育的主流趋势。创设需要多人合作的问题情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学生对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太理解。此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表演“相向、相遇、相背、先行”等情境。通过表演,学生既知道运动方向的真实意义,又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这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启发学生联想,构筑探究平台
课堂教学要充满学生的思维火花,这才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因此,教师对于教学中的种种新问题绝不能沿着同一个方向进行分析与探究,而应抓住客观事物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尽可能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比对分析。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后,就可以打破常规思维,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在融会贯通的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就会被放大。例如,在学习“加法结合律”这一内容时,计算从1+2+3+4+……+100,很多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结合律,得出5050的答案后,会产生成功感。教师紧接着又出一题:计算1+2+3+4+……+1000,学生运用刚才的计算规律得出答案是500500,经过验证,完全正确。将两个答案一比较,学生会发现有规律可循。此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规律说出1+2+3+4+……+10000的结果,学生兴致高涨。教师乘势又出了两题:1+3+5+7+……+99,2+4+6+8+……+100。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感悟到数学的奥妙,而且激发了主动探究的热情,思维活跃达到高潮,个个全身心投入,在探究的平台上大显身手,探究的欲望得到尽情释放。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便于学生探究的氛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要启发学生联想,构筑探究平台。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勤于探究、精于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09).
[2]吴广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