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案例研究
2018-06-25张丽
张丽
摘 要: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团体和个体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个体辅导;个人愿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3-0004-01
一、案例背景
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对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因而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毕业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高校的关注。所以,很多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生涯规划工作坊、生涯规划讲座、一对一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合理规划自身发展。
二、案例描述
调查对象:南京大学××学院××级全体学生。根据入学时的调查,发现有少数学生刚入校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目标,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意向。经过相关的团体辅导,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年下学期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只有一部分学生付诸实际行动。经过又一轮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入学的第二年都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大部分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之中。入学的第三年,少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职业发展路径。入学第四年,除个别学生之外,几乎所有学生在经过一对一辅导之后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够规划好自己的短期目标。
三、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長期的、动态的过程,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团体辅导依托个人愿景,个别辅导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行之有效的方法。问题关键点在于:一是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二是如何帮助高年级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路径。
四、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1)第一阶段(一年级):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帮助学生分析自我,了解自我,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刚入校的大学生往往容易松懈下来。刚进入大学,多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对未来进行规划的理念和想法,仅少数学生有大致的愿景,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彼此之间了解还很少,高校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可以促进成员间的互动,使得个体通过学习、体验、分享,达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的目的。大多数学生属于同一年龄层次的群体,心智发展水平相当,所呈现的特点和遇到的困惑大致相同,因此,团体辅导的优越性凸显,学生之间积极探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职业生涯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这个阶段的团体辅导主要是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量表”对学生进行测定,使被测者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结合个人愿景,对自己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
(2)第二阶段(二年级):要引导学生探索职业兴趣、自身能力,让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经过一学年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对专业有所了解,在社团班级活动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学习和实践中,部分学生能够探索个人愿景与本专业的关系、专业和今后职业的关系。二年级主要以个人探索为主,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个体咨询的方式进行辅导。
(3)第三阶段(三年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相结合,促使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职业发展路径。学习纯基础理论学科的理科学生往往认为就业面窄,比如认为纯理科生只能走科研道路。同时,经过两年的学习和生活,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认清自己,并且缺少对未来进行规划的主动性。因此,高校要在大学三年级采用“职业规划工作坊”的团体辅导形式,以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和霍兰德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为依据,通过一些测试,总结学生进入大学以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展望未来,为未来描绘蓝图。
(4)第四阶段(四年级):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辅导,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愿景和实际情况,修改、完善职业发展路径。经过三个学年的学习和规划,每个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已经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且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路径,同时通过实习、模拟、参加招聘会等形式积极发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弱势。
五、经验与启示
1)职业规划发展不等同于就业指导,需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之中。2)对同一年龄段有着相似职业发展规划困惑的学生来说,团体辅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个体咨询建立在团体辅导之上,往往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尤其是对主动性不强、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4)个人愿景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进行不断的调整,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职业目标。5)职业发展规划辅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教师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方式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菊红,杨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J].教育探索,2011(04).
[2]李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