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养殖实用技术之鱼苗的孵化
2018-06-25李小平
李小平
一、孵化前的准备
1.孵化池的浸泡及消毒
孵化池修建好后,由于含碱量高,不能马上用来进行鱼苗孵化,要先进行洗碱,通常采取的方法有浸泡和化学试剂中和两种。浸泡是用引进场内的水将鱼池注满,让其一直自流,不停交换,至少浸泡半个月以上,期间可排干池水彻底换水几次,洗碱效果更好。此方法耗时较长,但成本低,简单易行。化学试剂中和法是将池注满水后不再进水,用稀释过的盐酸或醋酸泼入池水中,3-5天后放掉池水,然后用水浸泡(也可以再次泼入稀释过的盐酸或醋酸一次)。此方法成本较高,但优点是耗时短,洗碱效果好。洗碱后可放入几尾鱼进行试养,观察二至三天,无恙则说明可以进行消毒、蓄水孵化了。孵化池消毒采用10ppm的高锰酸钾液,对四壁、池底进行彻底清洗,然后用水冲洗即可。
2.孵化器的准备
在虹鳟孵化过程中,一般使用的孵化器有立式孵化器、桶式孵化器、平列槽等,各有优缺点。此处介绍一种自制的简易孵化器,既可以节约成本,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材料:厚度1-2㎝、宽10㎝左右的木板(或能浮在水面的硬质材料就行),塑料纱网,细铁丝就可以了。将木板钉成方框,尺寸要小于孵化池的尺寸,这样才能将孵化槽放入孵化池内。然后将塑料纱网钉在方框底部并绷直,再在方框底部对角方向绷上两根细铁丝,对塑料纱网进行支撑,以免铺上卵粒后塑料纱网向下塌陷,造成卵粒堆积,影响孵化效果。简易孵化器做好后,也要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同孵化池消毒一样。消好毒后,放入孵化池中侵泡备用。
3.蓄水
孵化池及孵化槽消毒完毕后,在放卵孵化前2-3天就可以进行蓄水了。
二、孵化及管理
1.发眼卵的购进
虹鳟发眼卵卵壳较硬,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较稳定,可进行长途运输,所以购进都是发眼卵。
发眼卵供应时间一般都在头年的9、10月至次年的3、4月,目前国内虹鳟三倍体发眼卵供应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北京一带,也有国内代理商从美国、丹麦等国家进口发眼卵。
2.衡温
(1)发眼卵运输到孵化场地后,泡沫箱里面装有冰块,温度一般都保持在2.5-3.5℃,而孵化用水的水温一般都在10-17℃之间,故孵化前要先进行衡温处理。泡沫箱打开后,可以用少量孵化用水反复淋在发眼卵上,直至卵的温度与孵化用水的温度相接近(温差不超过2℃)。此过程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慢慢衡温,否则发眼卵会因升温过快而苗种孵化畸形率高,甚至卵死亡的现象。
在衡温的过程中顺便把死卵清除掉,并用5%的食盐水浸泡一会。
(2)将平衡好温度的发眼卵转移到孵化器内,均匀的平铺在塑料纱网上,只铺一层卵粒为好,不要重叠。如果孵化器足够用,每个上面铺放卵粒的面积占孵化器面积的1/2就可以了,不必铺满,以免造成缺氧。卵粒铺好后,就可进行孵化了。
(3)孵化的管理。
①孵化用水要充分保障,且水质清洁没有被污染。孵化前期进水量可适当小些,进入脱膜期后可以加大进水量,以卵粒不被冲动为宜。
②水中溶氧是孵化成败的关键,在孵化过程中,必须保证氧气充足。除孵化用水要保证充足以外,还要备好增氧设备,在孵化后期要随时开启,避免因溶氧不足而影響孵化效果。
③坚持每天勤巡池,观察卵粒的发育情况,要及时清除死卵,并可在卵粒脱膜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一至二次,以防水毒病的发生。
④当孵化积温达到340℃左右,卵粒开始脱膜,刚孵出带卵黄囊的黄色半透明仔鱼不会游泳,伏卧于孵化器底部,并且有集群现象,这时要适当加大进水量,也可适时开启增氧设备,避免缺氧。还要注意及时清理水面孵化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
3.出膜后的稚鱼很嫩弱,各器官及机能发育都不完善,其生长主要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不需要外界投饵。此时要及时清除死苗,以保持水质的清新。随着仔鱼的生长,卵黄囊逐渐减小,体色逐步转深变为黑色,游泳能力也逐步变强,成为上浮稚鱼。
4.上浮稚鱼的游动能力慢慢加强,当卵黄囊消失殆尽时,就开始向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标志着幼苗从靠吸取卵黄囊营养物质主动向外界摄取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转变。此时要及时投饲,以满足稚鱼的生命维持及正常生长。饲料宜采用含粗蛋白40%-50%的全价虹鳟开口料,每天喂4-6次,投饲数量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而定。稚鱼的游动能力弱,索饵能力不强,所以开始驯食时饲料要满孵化器撒,稚鱼鱼苗多得地方要适当多撒。此阶段的投饵量以略有剩余为好,以满足主动摄食的稚苗都能够尽早吸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为后期健康生长打下基础(注:剩余残饵要及时清除,以免污染水质)。经过10天左右的饲养,鱼苗长到2.5-3厘米,身体长出花纹,可以自由平游,孵化结束,鱼苗可出售或移出外池进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