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8-06-25郝小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业科技

郝小平

摘 要:推动农业合作社发展进程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应该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从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提出了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农民的农业知识不足和农业产业生产规模小、不专业的问题,第二部分从加强农民文化教育、扩大生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拓展农业合作社组合形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内部整治力;生产规模;农业科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合作社组织已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尽管农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依托,却还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價值和经济作用。农业合作社现在的发展程度将不足以满足我国今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完善其发展环境与内部结构。

一、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的农业知识不足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许多人的受教育程度停留在小学和初中的阶段,甚至有一部分农民处于文盲或者半文盲的状态。大多数农民根据经验进行生产劳作,没有依靠农业知识去进行生产的意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农民,包括农业合作社的带头者,对专业的农业知识了解甚少,对农业合作社的经济组成形式认知模糊,而合作社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形式需要专业的农业知识作支撑。成立农业合作社的目的是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完善农村承包责任制生产机制,但达到这个目的的前提是农民掌握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改革,为了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需要尽快提高。

2.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大部分农业合作社生产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不足以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一直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这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致使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发展中仍主要依靠家庭为生产单位,很难形成规模化的承包经营体制。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难以与农业合作社的现代化经营体制有机结合。受到农业发展中经营规模小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也主要为分散的、小面积的种植形式,致使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不具有专业化生产的能力。农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专业一体化产业化合作模式,没有达到帮助农民在产销过程中承担市场风险的目的。农业合作社之间缺乏联系,在产品的产销过程中各行其是,使产品在产销过程中发生损坏的现象。

二、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策略

1.加强农民文化教育

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低,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是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提高农民素质才能完善农业合作社生产形式。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职能大力推广农村专业知识教育,对农林专业的高材生进农村合作社发展提供大力支持,鼓励高材生主动向农民传授专业农业知识,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保障。例如:山西省创办了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九十年代成立了林业技术协会。到二十世纪初,山西省农业技术协会已成立近万个,同时全省各地农业技术协会迅速发展,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还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动用社会的力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2.扩大生产规模、专业化生产

农业合作社整合农业资源,建立合作经济体制,在农户与市场之间建立纽带,形成规模化产业。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市场经济的步伐,为了快速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必须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将传统小规模农业生产形式逐渐扩大,摒弃传统的分散的经营模式,向现代化专业经营模式转变,以大规模的专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指的是根据市场需求、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合作社建立链条式农产品产销经济共同体,通过专业化生产实现一体化大规模经营。例如:农民经纪人王志霞在汾阳市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建立了山西省汾阳第一家专业合作社,够共有14家核桃购销经营户和供销社加盟,吸纳社员50万股金,注册的产业经营项目为以核桃、核桃仁加工购销为主,兼营土特产干鲜果品加工购销,目前合作社成员以超过100个,注册资金达到300万,固定资产366万,年销售额1500万以上。

3.拓展农业合作社组合形式

我国农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在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出现了灵活转变,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组成形式主要为公司与农户组成、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组成、农户组织成立、企业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结为联盟几种。新的组合形式十分多元化,主要有股份制、企业制和社区联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跨行业、地域的综合经济体。例如:山西省成立了由农业合作社带领的合作社联社,它是一家综合性联联社,负责生产的是农民,为联合社创造利润的主要是大型企业,它创造了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得到技术支持,依靠企业带动了农业生产,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合作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农业的发展已经具备向综合性农业合作转型的条件。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推广力度增强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意识,创建大规模专业化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由传统合作社组合形式向多元化现代组合形式转变。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对合作社发展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先德,孙致陆.法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02):32-40+52.

[2]王爱芝.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发研究,2010,(01):96-101.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
弥勒市冬季马铃薯高效节水栽培技术示范
农业科技进步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及创新
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资源与环境要素约束下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研究
“十二五”初期天津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