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泼墨重彩,写意一生
2018-06-25张海英
张海英
百日师爷抢书读
张大千生于四川内江,母亲是大家闺秀,聪明能干,在诗、书、画方面都有研究,尤其善绘民间剪纸花卉。逢年过节,母亲常和家里的其他女性进行剪纸比赛,看谁的剪纸漂亮。品评之间,一旁的张大千也受到了艺术的启蒙。
17岁那年的暑假,张大千与同学徒步返回内江,途中遭遇土匪。那伙人看他书生模样,说话文质彬彬,就问他是否识字。张大千如实回答。本以为自己是个穷学生,土匪会把他放了,哪知道土匪正缺个识字的师爷,就这样,他被扣下了。一天,这伙土匪打算抢劫一家地主。按照土匪的规矩,下了山就必须带点东西回来。别人都抢值钱的东西,张大千却只拿了一本书。做土匪的日子里,他每天就读这本抢来的《诗学含英》。3个月后,他被民兵团抓住,土匪生涯就此结束。
回到家,张大千遵从母意,与表妹定亲,随后跟着二哥张善孖去日本学习染织和绘画。从日本回国后,张大千跟着张善孖来到上海,拜前辈曾熙和李瑞清为师学画。经过名师指点,他的绘画水平迅速提高,在宁波同乡会馆举行的首次个人画展中,近百幅作品销售一空,他就此在上海崭露头角。
不久噩耗传来:未婚妻因病去世。生老病死如此无常,心灰意冷的他来到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法名“大千”,“张大千”一名就是由此而来。
奉母亲之命,张善孖到寺院把他强行带回了家,让他与母亲的侄女曾正蓉完婚。曾正蓉贤惠温婉、端庄大方,深受婆婆喜欢,但是张大千跟她并没有什么感情。
婚后不久,张大千重新回到上海,借住在宁波巨富李薇家,与李家小姐李秋君相识。李秋君非常喜爱绘画,对张大千倾慕有加。她是名门望族,德才兼备,在很多方面与张大千有共同语言。张大千虽然满心欢喜,但是家有妻室,怕给不了她名分,委屈了这个名门闺秀,只能将爱意放在心底,发乎情而止乎礼。没想到李秋君坚守这份感情,终身未嫁。张大千回忆这段感情时说:“绝无半点逾越本分之事,就连一句失仪的笑话都从来没有说过。”在张大千的指点下,李秋君的《秋山读易图》荣获布鲁塞尔“劳动和美术”国际大奖赛金牌。
在临摹中解读古人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必经阶段,张大千也不例外,而且他的临摹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散尽千金,大部分都用来买了古画以便临摹。他临摹石涛的山水画,每一幅都要临摹几十遍,最后竟达到每一笔都能背画下来的程度。他在一笔一画中寻找画风的来路,解读古人的心思,次数多了,似乎已能体会出古人思想上的神奇之处。
一次,书画鉴定专家陈半丁得到一册石涛精品,十分高兴,邀请朋友前去观赏。大家围坐在画册前,纷纷夸赞这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佳作。张大千看了一眼说:“这本册子画得很一般,不值得大家夸。”众人皆很吃惊,暗自思忖张大千真是狂妄至极。他没翻看画册就能说出内容,而且每一页都说得分毫不差,更让众人感到惊奇。陈半丁问道:“难道这本册子你收藏过?”张大千笑着说:“我哪里买得起,这是我画的。”
后来,张大千又陆续娶了几房太太。1941年,张大千携三房太太北上,到敦煌临摹壁画。敦煌地理环境偏僻,生活条件恶劣,饮水和烧柴都要靠骆驼从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来。这些还不算什么,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还时常有匪兵出没。为了安全,他们很少外出,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临摹壁画上。到敦煌临摹壁画的所有费用都是借来的,不光是向亲戚朋友借,还向银行贷了款,导致他背负巨债多年。
敦煌莫高窟内空气不流通,人在里面待一会儿就会头晕。洞内光线也不好,要用镜子反射太阳光或点着蜡烛才能看见。在高大的洞窟里,必须登上梯子才能看得着上面的壁画,而遇到低矮的壁画,又要躺下来才行。张大千常常入洞时一头青丝,出洞时满头银发,不认识他的人都不相信他只有40岁。但没有什么能阻挡张大千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他夜以继日地在洞中临摹,一待就是近三年。
500两黄金买一幅画
抗战胜利后,张大千准备在北京买座房子安定下来。他在清王府前看好了一座,价格是500两黄金。这天,他准备好钱正要去买房,半路上看到一个人拿着一幅画在叫卖。那个人张口就要500两黄金,少一分都不卖。张大千上前仔细看了一下这幅画,然后二话没说,掏出本来要用来买房的500两黄金,带着画回家了。
准确地说,这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份情报。北宋年间,南唐后主李煜对大臣韩熙载不放心,于是派心腹顾闳到其家中查看。聪明的顾闳擅长画画,又不愿意落下背后说长道短的名声,就用一幅《韩熙载夜宴图》来说明问题。顾闳将画面分成5个部分,做成屏风的样式,把韩熙载晚上各个时间段的生活全部画了下来,并在画里巧妙地暗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李煜也是懂画的人,看完这幅画后拍案称好,然后精心地把画收藏了起来。
因为这幅画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再加上画工上乘,所以历经几个朝代,不断被人高价收购,画上有包括年羹尧在内的收藏人的230多个印章。张大千花500两黄金买画的事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就连美国和日本的收藏家也匆匆赶来,准备不惜重金买下这幅画,但是张大千深知这幅画不能外流,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后来张大千准备移居海外,并没把这幅画带出国,也没把它卖给拍卖行,而是把它和其他一些名画一起打包以两万美元的低价卖给了国家。
1956年,法国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乔治·萨勒邀请张大千和夫人访问巴黎,其间举行了画展,张大千在画展间隙拜访了旅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让张大千大为吃惊的是,在毕加索的画室里,竟然挂着两百多幅仿齐白石的作品。他没想到毕加索对中国的书画艺术也有研究。毕加索不光谦虚地请张大千指点,还在听张大千说明了中国毛笔的使用技巧后,请他现场展示。张大千当场用毛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力苍劲浑厚、墨色深浅有致,令毕加索叹为观止。脾气古怪的毕加索破例邀请张大千夫妇共进晚餐。这次相见,被看成是东西方艺术的一次重要交流。
张大千的作品意境清丽雅逸。40岁以前,他的作品多为临摹古代作品;40岁到60岁期间多为写生和忆游作品;60岁以后,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泼彩和泼墨艺术,同时改进了国画所用宣纸的质地。他同张善孖共同创建了“大千画派”,并在“大风堂”广收徒弟,传道授艺。1983年4月2日,张大千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这位传奇的国画大师,就这样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