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自动厨余堆肥机设计
2018-06-25刘孟夫郭英祺韦建吉麦永强曾庆东
刘孟夫,郭英祺,韦建吉,麦永强,曾庆东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州 510630)
0 引言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根据达诺式(DANO)滚筒原理,自主研发了无动力式厨余堆肥罐[1]。如图1所示,该堆肥罐通过人工转动把手,由滚轮带动罐体滚动,通过内部抄板和固定的卧式搅拌轴共同作用,实现罐内物料搅拌混合,以排气、排水孔方式进行简单通风和排出堆肥水,并采用双层罐体夹保温层结构,为堆肥提供合适的发酵环境。
图1 无动力式厨余堆肥罐
该无动力式堆肥罐处理能力为1~2 kg/d,发酵过程中,罐内最低温度为35℃,最高温度为65℃,稳定后温度为38~50℃,物料湿度为43%~54%,能够达到好氧发酵及灭菌初步要求。
但是,由于该无动力式堆肥罐为纯机械设备,物料搅拌过程需要大量手动操作,若停止操作1~2 d,物料温度就会迅速下降至30℃左右,且由于减少搅拌操作,发酵仓内水分无法主动排出,物料堆体内部产生结块厌氧,形成死罐,较难启动再次发酵,还伴随臭气产生。另外,作为面对家庭的设备,堆肥罐在操作时罐体整体转动,把手位置与周边物体容易发生碰撞,故无动力式厨余堆肥罐在家庭的实用性有所欠缺。
为解决上述问题,对设备的执行机构进行改进设计,并添加了基于传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
1 气箱式厨余机的执行机构
1.1 搅拌轴
虽然无动力厨余堆肥罐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性较高,但其卧式搅拌轴搅拌效果较好,应予以保留;为了消除罐体转动时与环境产生干涉的风险,将搅拌方式由堆肥罐的罐体带动物料绕固定轴及桨叶转动,改为搅拌轴在固定罐体内转动搅拌物料,如图2所示。该搅拌轴通过减速电机及链轮驱动,保证了物料与搅拌轴间的相对运动,使得物料在发酵过程中能够搅拌均匀。
图2 厨余堆肥机的搅拌机构
1.2 保温及加热
堆肥机较堆肥罐增加了曝气系统,在确保有氧发酵的同时,还加速了发酵仓内的空气流动,带走了堆体的热量,不利于堆体的发酵,因此堆肥机在发酵仓底部安装了加热保温模块。考虑到能耗,堆肥机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发酵仓内物料温度(主要控制依据)及外部环境温度(辅助控制),当温度低于设定阀值时,加热负载才启动,而当物料被加热到预期阀值时,加热模块停止工作。由于堆肥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因此加热模块不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加热,其功率选择尽可能小,只需保证最大加热温度即可(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平衡),因此,厨余机加热采用的是低功率的硅胶电热片,如图3所示。
图3 气箱式厨余堆肥机硅胶电热片
为保证硅胶电热片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物料吸收,而不是向外界环境散热,发酵仓外壁整体用保温棉包裹。
1.3 曝气
原堆肥罐采用排气孔结构进行简单的被动通风,因此在罐体内部气压不足(如发酵堆体温度较低),或外部气压过高时(如下雨天),堆肥产生的湿润气体无法排出,外部空气也无法进入罐体内部为发酵补充氧气。同时,湿润气体在罐体内运动,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回流到堆体中,使堆体水分升高,达不到出料标准。因此,堆肥机在发酵仓底部增设了气箱机构,采用风机从发酵仓顶部主动抽风,通过湿度传感器读取物料湿度与环境湿度,对风机启停进行辅助控制,这一设计使得堆肥机在给堆体增氧的同时,还排出发酵仓内多余水分。同样,为减少热量流失,气箱结构整体用保温棉包裹,如图4所示。这一设计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720845120.0)。
图4 厨余堆肥机的曝气箱
1.4 除臭系统
即使设备提供了物料发酵的合适条件,但由于投料类型完全由使用者决定,当投入了一些难以发酵的物料时,堆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臭气,故本设计在曝气系统抽气端与排气端间增加了UV灯管杀毒及活性炭吸附臭气过滤环节,对臭气进行简单处理,如图5所示。
1.5 整机结构
基于上述设计思路,最终整机结构如图6所示。为使设备方便移动和固定,设备底部加装了带锁紧机构的万向轮。
图5 厨余堆肥机的除臭系统及风路示意
2 气箱式厨余机的电控逻辑
2.1 控制逻辑
针对家庭式这一使用特点,厨余堆肥机的设计不是面向专业使用者,而是面向没有或仅有少量堆肥知识的普通居民。因此,堆肥的操作应当力求简单,且容错率高,故必须在堆肥机中增加基于传感器的电控系统,使发酵过程能够在既定程序的控制下进行。
图6 厨余堆肥机整机
现阶段厨余机采用单片机,通过预置逻辑实现对发酵过程中搅拌、加热及曝气负载的控制,如图7所示。
2.2 操作界面及模式转换
图7 厨余机自动运作常规逻辑
堆肥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过程,因此很难采用单一的设备运作模式处理不同的堆肥状况。更重要的是,堆肥过程中,有些参数我们无法使用传感器去感知,如物料是否有臭味产生、是否有局部板结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依靠使用者进行主观判断,并基于其判断对厨余堆肥机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对于非专业使用者来说,简单的操作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操作动作简单,二是与控制面板间的交互简单。
因此,厨余机的操作版面只设置“开关”、“除臭”和“除湿”三个按键供用户操作。而屏显方面,显示的是“物料温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而“物料湿度”由于采用探头间电流值进行测量,搅拌过程中探头间物料情况时刻在变化,且具体数值对于非专业用户意义不大,故通过“过干”或“过湿”指示灯显示,仅为用户提供操作参考,如图8所示。
在常规模式下,厨余机通过预置逻辑保证发酵正常运行;当用户投入过湿物料导致发酵仓内出现水珠或物料板结时,可按下“除湿”键;当用户感觉厨余机产生臭味时,可按下“除臭”键;三个按键间的操作转换及厨余机整体运行逻辑如图9所示。
图8 厨余机操作界面
2.3 其他辅助功能
由于厨余机所有自动控制均是基于传感器进行的,因此为确保厨余机始终正常工作,针对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物料温度及物料湿度传感器的短路与开路状态,会在显示屏中显示E1~E8的故障代码,并同时关闭部分相应负载,以确保安全。
图9 厨余机模式转换逻辑图
除预设的逻辑算法外,厨余机还有面向研究人员的自设定时间模式,通过操作面板的组合按键,可进入设定模式,按实验需求设定各负载启停时间,便于研究适宜不同种类厨余堆肥的环境条件。
3 实施效果
为验证改进效果,对厨余堆肥机和手动式堆肥罐进行相似实验验证[1]:分别在两个发酵仓内加入约15 L的蘑菇渣,启动厨余堆肥机,让堆肥机在常规模式下运行,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投料前记录物料温度及湿度,然后将1 kg新厨余垃圾加入发酵仓中,连续测量25 d。测得物料发酵温度曲线和物料水分含量如图9—10所示。
图9 堆肥机与堆肥罐物料发酵温度曲线对比
可见,厨余堆肥机与手动堆肥罐一样,遵循一般厨余物料的发酵规律,在第4~7 d期间进入发酵高温阶段,达到60℃以上,随后温度稍有下降,维持在45℃上下。相比手动堆肥罐,由于主动加热系统的运作,厨余堆肥机的物料温度能够一直保持在40℃以上,避免了堆肥罐物料失温带来的死罐等问题。
图10 堆肥机与堆肥罐物料水分含量曲线对比
因为主动抽风系统的运作,厨余堆肥机发酵过程中物料含水量曲线整体位于堆肥罐曲线的下方,湿度能够基本维持在发酵最适合的含水量(40%~50%)之间,且在发酵后期,整体水分呈下降趋势,接近出料标准40%的要求。
目前,厨余堆肥机已在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小区及中山市圣狮村进行了小范围推广,图11为圣狮村村民使用厨余机2周后首次出料状态,物料呈褐色粉状,无异味,经测定含水量约为40%,物料中含有少量瓜子壳、瓜皮纤维等较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发酵分解的物质,属正常现象。
图11 中山圣狮村堆肥机出料状态
4 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自动厨余堆肥机基本解决了原手动堆肥罐存在的问题,操作简单,使居民能够轻松处理家庭厨余,通过发酵生产有机肥料。从发酵效果看,通过预设程序自动发酵,排除了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成品状态优于原设计。
目前,自动厨余堆肥机即将结合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阳台菜园”计划,在圣狮村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将厨余堆肥机产出的有机肥,直接施用在居民家的菜园中,力求实现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厨余不出门,就地资源化。
[1]郭英祺,曾庆东,刘孟夫,等. 基于农村家庭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设计[J]. 现代农业装备,2016 (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