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2018-06-25孟庆英
孟庆英
(鹤岗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0)
本研究分析了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6年4月~2017年12月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组。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27.12±2.13)岁。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7.32±2.4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宫腔填塞纱布治疗,观察组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将子宫从腹腔中取出,并通过压迫评估手术可行性。用1号单乔缝线,70 mm半圆形钝圆针,长度90 cm缝线从子宫切口距离左侧3厘米坐下缘3 cm进针,经宫腔在距离子宫切口上缘3 cm部位距离左侧4 cm穿出,宫底和左宫角距离3~4 cm部位褥式缝合1针达到肌层,将针从宫底绕向子宫后壁,从后壁进针至宫腔,从子宫切口右侧对应部位出针,出针后将缝线绕过宫底至子宫前壁,进出针部位和左侧相同,助手双手对子宫体加压,同时收紧2条缝线,在子宫下段切口下方打结,检查有无出血,无出血后将子宫切口关闭[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止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h出血和输血量;手术前后患者血红蛋白、生活质量;子宫切除。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8.0统计,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相比较[n(%)]
2.2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生活质量相比较
手术前两组血红蛋白、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生活质量相比较
表2 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生活质量相比较
组别 n 时期 血红蛋白(g/L) 生活质量45 手术前 45.44±5.24 56.02±4.21手术后 83.78±13.11 92.15±4.16对照组 45 手术前 45.92±5.02 56.14±4.24手术后 78.21±9.25 74.24±4.28观察组
2.3 两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h出血和输血量相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h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h出血和输血量相比较
表3 两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h出血和输血量相比较
组别 n 止血时间(min) 术中出血(ml) 输血量(ml) 术后24 h出血(ml)对照组 45 44.13±2.21 1107.12±453.13 766.19±212.02 787.18±22.11观察组 45 23.24±1.21 905.02±291.61 475.26±131.14 566.63±21.24 t 7.367 8.245 8.577 6.25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子宫切除相比较
观察组子宫切除2例少于对照组9例(P<0.05)。
3 讨 论
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及时实施有效措施控制出血,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关键。传统的缩宫素治疗缓慢,无法有效控制出血,需要手术治疗。但子宫纱布填塞效果欠理想,子宫动脉结扎术则操作技术要求高,在上述措施无作用下,一般需切除子宫[3]。近年来,基于子宫动脉结扎术的优点,临床子宫动脉结扎术已经得到改进,成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其借助缝合和压迫作用实现有效止血,手术简单,止血效果显著,可降低子宫切除风险,有助于患者生殖功能的保护[4-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h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红蛋白、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疗效肯定,止血快,可减少输血,维持患者血红蛋白稳定,降低子宫切除率。
[1] 高 萍.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