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绘画的意蕴

2018-06-25◎治

陶山 2018年2期
关键词:锦鸡诗题芙蓉

◎治 龙

中国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宋画,和宋词可以相提并论,历经千年犹自独美,天真质朴,雅致清新。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近日之昼,已经有水无酒,不能醉人,薄而无味。”足见宋画艺术的卓尔不群。 宋画是雅的,枯木、残雪、小舟、山川、花鸟,在工整细腻中,无不具有浓浓的诗意。 宋画是广阔的,不仅在视觉感受上,从题材、内容到形式都是自由而辽远,总有绵绵的情思道不尽、说不完。 宋画是简单、谦卑的,具有一种浪漫的文艺态度。在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中顿悟生命的价值。宋画又是含蓄隽永的,思接千载、有所意会。画家黄宾虹说:“北宋画多浓墨,如行夜山,以沉着浑厚为宗,不事纤巧,自成大家。”

最为人所熟知的宋画,当然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以精致的工笔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热闹景象,从市郊到汴河再到都城汴京街景,高处鸟瞰、移步换景,现在是无人不知的国宝级文物。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花卉与禽鸟是宋代花鸟画最常见的主题。牡丹、芙蓉雍容华贵,碧桃、芍药妖娆艳丽,禽鸟神态各异,活泼生动,展现出自然界一派蓬勃生机.

《芙蓉锦鸡图》是宋徽宗赵佶所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经典传世名画之一。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如《芙蓉锦鸡图》轴,左下角秋菊一丛,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鸟锦鸡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戏飞的双蝶,顺着锦鸡的目光,导向右边空白处的诗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鬼管。”全图开合有序,诗发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

黄荃:(?—965年),字要叔,成都人。五代十国西蜀画家。主要创作活动在后蜀时期。擅画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和山水,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以画品“富贵”流布后世。 《写生珍禽图》此图描绘了麻雀、鸠、腊嘴、龟、蚱蜢、蝉、蜜蜂、牵牛等二十多种昆虫、动物,但状态各异,虽然不是一幅完整的构图,却是一幅写生作品。但却有着严格不懈的构图关系所在。《珍禽图》强调真实描绘,重视形似,质感是这一件作品的突出特色。 《寒鸦图》此画淡彩画雪霁严林、群鸭、寒塘衰草。画上无名款,原定为李成,然风格相差太远,后认为是南宋初期画院之作。元人赵孟頫题跋誉为能品。拖尾题跋还有元代知名词章家钱塘仇远和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两题,尤为难得。

花鸟动物画工笔描绘,细腻、严谨,连宋徽宗也是一位出色的花鸟画家。并且在徽宗时,画学正式纳入科考,形成中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到了北宋中后期,许多文人也参与到绘画之中,文人画兴起,像苏轼、黄庭坚、李公麟、米芾以王维和顾恺之为先驱,即兴创作,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他们技巧自在,精神复古,也是从他们开始,“替绘画开启了一种类似寄情寓兴的功能”(《图说中国绘画史》)。 所以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有言,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 或许是宋朝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的美学特征。“宋画惟理”,它不做作,不耍怪,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在常物、常景、常态中别出新意,于常法中出高境界。

宋画中没有不良习气,只是把生活之“常”娓娓道来,平平常常,自自然然,而又细 水 长 流 。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在文人的笔墨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都是一首最美宋词。

猜你喜欢

锦鸡诗题芙蓉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诗题漫议
我的芙蓉李树
明诗制题之叙事*
集石会锦鸡吉祥
故梦染上芙蓉色
轻嗅芙蓉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