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泡桐丛枝病危害及防治试验

2018-06-25郑彩霞朱少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土霉素泡桐药膏

郑彩霞 朱少军

(1陕西省洛南县林业局 陕西 洛南 726100;2陕西省洛南县保安林场 陕西 洛南 726100)

泡桐是深受喜爱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材质轻软,结构均匀,不翘不裂,可供航空工业用材、模型、乐器、胶合材、板料、农具等使用,又因其耐湿、抗火、不易传热,宜用为保险箱衬板。早春开白花,夏季浓阴,为优良的行道树。由于泡桐丛枝病危害影响植株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笔者进行了泡桐丛枝病危害及防治试验,现总结如后。

1 泡桐丛枝病分类

泡桐丛枝病是全株传染病害,在枝、干、花、根部都可表现出病状,常见有两种类型:一是丛枝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出很多小枝,冬季小枝不脱落,呈扫帚状,故称泡桐扫帚病,发病当年或1~2年小枝死亡;二是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林概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洛南县保安国有林场泡桐林,试验面积1 hm2,树龄15年,树高3.9~4.5 m,株行距3 m×4 m,郁闭度0.8。试验区域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为秦岭土石山区气候,海拔790 m,年平均气温12.1℃,年降水量745~850 mm,适于泡桐生长。林内泡桐丛枝病常年发生,危害较严重。

2.2 供试药剂。1万单位盐酸四环素、土霉素药液(赤峰市农药公司生产)。

2.3 试验方法

2.3.1 修除丛病枝后涂药膏防治试验。秋末发病停止后,树液回升之前,把丛枝病枝剪除,要求伤口平滑,防止病体回流,修除丛病枝后,用土霉素、凡士林(1∶9)药膏涂抹于伤口上,再以塑料薄膜包扎。试验设置伤口涂药膏与对照(CK)未涂药膏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涂药膏后调查防治效果。

2.3.2 环剥病枝防治试验。早春树液回升之前对病枝形成环状剥皮,阻止越冬后的病原体向其它部位转移扩散。环剥部位最好选在染病枝基部或病枝所在大枝基部。环剥口宽度应相当于被剥枝剥口处的枝径长,以加速被剥枝的死亡。注意韧皮层需全部剥除,生长季节严禁乱掰、乱破环剥枝,防止引起丛枝横生。试验设置环剥病枝和对照(CK)未环剥病枝2个处理组,以环剥病株为单位,环剥后调查防治效果。

2.3.3 药液喷雾防治试验。5~7月直接对病株叶面喷1万单位盐酸四环素、土霉素药液200单位,10 d喷1次,连续喷6次,试验设置1万单位盐酸四环素、土霉素药液与对照(CK)清水3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喷后半月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修除病枝后涂药膏伤口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修除病枝后涂土霉素、凡士林(1∶9)药膏于伤口,再绑扎塑料薄膜后,其病枝伤口减退率为81.1%,防治效果较好。

表1 修除病枝后涂药膏伤口防治效果

3.2 环剥病枝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病枝基部环剥后,其病枝死亡率为87.7%,防治效果好。

表2 环剥病枝防治效果

3.3 药液喷雾防治效果。从表3可以得知,5~7月对病株叶面喷1万单位盐酸四环素、土霉素200单位后,其病株减少率分别为89.9%、91.2%,均在89%以上,效果明显。

表3 2种药液喷雾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修除病枝后伤口涂药膏,其病枝减退率为81.1%,防治效果较好。病枝基部环剥,其病枝死亡率为87.7%,防治效果好。病株用1万单位盐酸四环素、土霉素药液喷雾,其病枝减退率分别为89.9%、91.2%,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1]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学校.森林病虫害防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费显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土霉素泡桐药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山大一成果再登传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泡桐幼苗对铝胁迫的生理响应
1 株耐铜、锌离子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土霉素注射液对于鸡的有关疾病的治疗作用
四倍体泡桐引种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