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湛江建设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研究

2018-06-25黄静茹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北部湾湛江城市群

黄静茹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阶产物,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2017国务院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北部湾城市群定位为面向东盟,服务西南、中南、华南的海湾城市群,并提出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发展框架。湛江地处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地带,是连接广西、海南的陆上交通要塞,同时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湛江列为中心增长极城市,肩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推动城市群整体发展的重任。在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下,湛江应如何调整自身发展,积极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的策略尚不明确。

1 湛江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制约因素

1.1 经济规模偏小

经济具有极强的集聚能力和扩散能力,是驱动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经济规模,才能够实现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而经济总量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由2015年GDP与人均GDP(见表1)可以看出,湛江经济总量明显偏小,其GDP与人均GDP均无优势可言。经济总量是影响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湛江经济总量过低,经济规模小,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大大降低,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会对城市群整体发展进程造成负面影响。

表1 北部湾各城市发展指标汇总表

1.2 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总体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失衡会加重经济增长负担,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扩大经济规模的最大阻力。2016年湛江三次产业比重为19.6:38.1∶42.3,而全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5%∶52%∶3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很高,大量劳动力停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总量停滞不前;二次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导致工业化发展速度缓慢,影响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应继续保持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优势,维持第三产业良好结构比重。

1.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驱动地区发展的原动力,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同时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增长存在很高贡献率,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湛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如表1所示,在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以及科技支出方面均不存在竞争优势,科技创新面临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成果产出小等问题,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在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湛江科技创新水平低下阻碍创新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以及限制了其对周边地区示范性作用的发挥,极大削弱了湛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1.4 外向经济发展滞后

粤西国际机场以及高铁交通圈的落建迎来湛江交通互联互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但由于长期受地理位置限制以及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薄弱等原因湛江开放发展意识不强,外向发展缓慢。由表1可知,湛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5717万美元,低于南宁、海口、茂名、北海、钦州;对外签订合同金额为8072万美元仅超过了北海、玉林及崇左,对外签订项目数量是北部湾城市中最少的,外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对发挥中心城市功能效用而言,对外经济发展滞后难以为对外开放提供支撑,开放发展程度较低,导致湛江与其他地区缺乏互动联系,阻碍发展要素的聚集及扩散,限制湛江自身快速发展以及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发挥。

2 湛江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对策建议

2.1 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壮大经济总量

2.1.1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

产业结构失衡是拉低经济总量,造成经济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湛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不足,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调整产业合理化布局是湛江突破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取得跨越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农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过高,大量劳动力停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总量停滞不前,所以全力进行农业生产机械化改造,减少农业领域从业人数,提高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湛江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石化、钢铁、造纸支撑的发展格局。但其第二产业比重仍存在明显不足,原因是重工业的高污染和高成本引起生产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大以高新技术支撑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环保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严格控制传统高消耗、高污染产业扩张,完善工业生产结构,促进工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改善第二产业结构比重。

2.1.2 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和提升地区经济实力的优先选择。除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大工业项目的辐射带动下形成一定的工业产业规模和聚集基础外,其他产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的特点,难以依靠纯市场机制达到产业聚集效果,需要政府宏观引导和规划产业集群发展。首先,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依据湛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方向、方式等多项内容,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统筹产业一体化布局,保障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相关融资、研发、物流等配套服务的支持,政府需要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例如提供资金或财政政策支持、重视技术创新、引进先进基础设施等,如此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企业、机构以及人才来此发展,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2.2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扩大城市辐射力

2.2.1 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湛江地处北部湾中心地段,是连接广西、海口的陆上交通枢纽,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网络系实现海陆空多种交通无缝连接对湛江提升对外开放竞争力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陆运建设方面,加快高铁建设步伐,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着力建设快速通达珠三角、北部湾,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的铁路运输枢纽;航运建设方面,积极开拓航班航线,提升航运便捷性与通达性,完善辐射国内外的航空网络布局;港运建设方面,充分发挥湛江港口优势,完成30万吨级航道升级,满足4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增强港口货物通过能力,提高货物吞吐量,早日重返全国十大港口行列。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加强湛江与城市群其他城市互联互通,实现同其他地区的无障碍外向合作,为对外开放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2.2 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湛江增强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备前提。全方位对外开放一方面是要加大城市群内周边城市合作力度。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缺乏互动,未形成畅通城市流,是城市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的阻力,加强湛江同周边城市的合作,开拓各种资源流通渠道是保障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发挥的前提。另一方面是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合作,提升影响力。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肩负推动城市群发展的重任,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开拓发展视野、吸纳更多优秀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及发展地位的同时推动城市群发展。

2.3 加大科教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3.1 加大科教财政扶持力度

由于科技教育行业存在的特殊属性,加之其初始启动资金大,投资回报期长且具有较高风险,社会资金流入量小,融资困难是导致行业发展缓慢,所以政府财政扶持科技教育扶持发展成为必要。科技方面,政府财政扶持包括增加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给予科技创新产业较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等等。教育方面,加大教育经费支出,增加高等院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薪资及补贴等等。政府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等院校建设的财政扶持,可以推动社会资金进入科教行业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多财力支持。

2.3.2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精尖产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同时科技创新具有的渗透性和联动性会影响其它产业和领域的发展,为其他产业和领域带来技术支持,并推动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发展,故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湛江增强科技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一方面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湛江高校优势组建创新人才队伍,积极组织人才交流活动或推荐人才到海外交流学习,提升知识储备,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开放、多元的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构建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保证科技创新成果产权。

[1] 郑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概念辨析、关系厘清与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7,(12):163-170.

[2] 黄静茹,白福臣,张苇锟.广东-东盟科技合作模式及平台建设——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0):1242-1248.

猜你喜欢

北部湾湛江城市群
湛江美术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