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2018-06-25伍安凤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绩效评价财务

伍安凤 张 坤

(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经济增长中,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支柱,但煤炭自然资源的消耗,会带来废水,固体废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最重大威胁之一,是当今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有关煤炭行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企业的环境效益,找出企业减少环境污染的潜在原因,为企业提高环境效益提供更多的依据。

1 环境绩效评价理论

1.1 环境绩效概念

对于环境绩效的概念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基本类似,即环境绩效分为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Tyteca (1997 ),环境绩效是企业通过进行污染物防御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而实现的效率和有效性。Charles J.Corbet(2002)认为,企业环境绩效是企业环境管理的结果,也就是企业尽可能降低对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内在含义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环境;第二是环境意识体现在企业管理体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日本环境省(2005),《环境会计指南》中明确表示,环境会计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分成两方面,即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其中环境绩效是指环境会计系统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环境持续发展利益实体部分,但不包含货币部分,而是将货币部分视为财务绩效。胡篙(2006)、刘德银(2007)同样认为企业环境绩效是对企业在涉及环境及环境问题方面的财务业绩和环境质量业绩的总称,主要体现在财务和质量两个方面。张世兴(2009)认为,企业的环境绩效应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企业生产等一系列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第二,企业对环境采取行动后给财务带来的影响;第三,企业环境的作为对企业管理能力的影响。卞亦文(2010)对环境绩效的概念采用的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2000年对生态效益的定义,环境绩效即为单位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

1.2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构建标准

自1989年Norsk公司发布全球首份全球环境报告以来,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绩效评估标准已经发展了近30年。 本文详细阐述了国际上重要的环境绩效评估标准和中国的环境绩效评估标准,并希望有助于中国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1.2.1 国外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 )在1994年,《环境绩效报告》中,列示了7种行业和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成为企业环境绩效参考性指标。该环境绩效主要针对外部利益相关信息需求,但不一定能够完全适用于企业对环境的管理要求。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1998 年建立8个关键环境绩效指标,如最终环境影响指标,投入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之后,ISAR也提出一个新观点,即企业利润不会随环境成本增加而下降。该环境绩效指标体系针对各种企业,适用性强,使不同的企业可以相互比较。虽然如此,但内容是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相关项目,而大部分环境因素并未纳入体系中。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9年发布了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正式公告。即IS014031。这是我们目前最为熟悉和运用较广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环境指标体系分为内部环境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两部分。前者指标又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和操作绩效指标。管理绩效指标是企业为环境所做的努力,如环保投入比例、环境教育、事故发生次数、职业病等。操作绩效评价是操作层面上的环境绩效,如,运营维护材料、设施设计等。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没有具体构建环境指标,但指标最全面,考虑了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对财务效益评价。

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在2008年提出全球第一套生态效益评估标准。生态效益指标定义为产品或者服务与环境影响之比。其中分子表示企业产能或者产量或者营业额等表示经济效益指标,分母则是环境效益指标,如资源与水消耗总量之比、单位废水排放量等。该生态效益指标分为核心指标与附加指标,核心指标适用于所有企业,附加指标是根据企业性质不同而区别选择,可以参考ISO14031中的指标。该体系将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效益评估的结合将有助于推动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

1.2.2 国内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国内对环境绩效研究起步较晚,中国会计学会在2001年成立“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国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保护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也发布了环境绩效指标构建的通知文件。

主要有:环境保护部[2003] 92号文件《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的通知》中以创建环境友好型为目标,设立三种评价指标,环境指标、管理指标、和产品指标。

环境保护部[2003] 156号文件《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明确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的强制性公布和自愿性公布,其中强制性公布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政策,污染物排放总量,企业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护法和环境管理五个方面。

环境保护部[2007]10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规定了重污染型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安全对废物的处置率,环评系统实施状况,环保设施稳定运行率和排污收费状况。国家能源局、发改委[2014]2093号文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规定燃煤发电组每千瓦时使用最高煤炭量和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物要接近燃气浓度限值,同时该文件中也规定了主要相关节能减排参考技术。

2 企业实施环境绩效管理重要性

企业环境影响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关注气候影响和温室气体排放。除了整体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之外,企业也面临政府环境政策日益增加的压力。自1995年波特假设出台以来,环境政策是否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直是而且仍然是一场争论。此外,企业可以自愿超越合规,在环境保护(自我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施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通常可以被视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旨在满足社会期望并在不影响竞争力的情况下将负面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是否有助于企业绩效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但证据并不明确。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绩效是由监管还是自我管理驱动,理解企业环境投入与实际财务表现之间相互关系,对评估企业环境管理的影响至关重要。

2.1 国外研究

Heras-Saizarbitoria (2011)没有发现通过ISO14001认证的西班牙公司通过资产回报率(ROA)和销售额来衡量的财务业绩更好。 Iwata and Okada (2011)发现温室气体减排导致了ROA,投资回报和投资资本回报率的改善,但日本企业并没有减少废物排放。Nishitani (2011)发现通过增加需求和提高生产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增加了日本企业的附加值。 Nishitani (2011)研究表明通过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增加了日本企业的附加值,但管道末端方法却没有。Arafat (2012)发现根据PROPER评级衡量的环境绩效与印度尼西亚公司的ROA正相关。Hatakeda (2012)发现,尽管日本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ROA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如果企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管理持积极态度,这种关系就会减轻。Lin (2013)发现环境绩效指标与越南领先的外国摩托车公司的财务绩效指标正相关。Cheng (2014)发现生态组织创新对台湾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标有积极影响。Ghisetti and Rennings (2014)发现环境过程创新增强了德国企业的ROS。Nishitani (2014)发现日本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通过增加需求和提高生产力来增加附加值。然而,后一种效应是有条件的; 虽然他们努力保持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了生产力,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进一步并不总能改善,特别是对于能源密集型企业。Razafindrambinina and Sabran (2014)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因素并未影响印尼非金融公司的回报率。 Przychodzen and Przychodzen (2015)发现环境创新和ROA与波兰和匈牙利公司的股本回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2 国内研究

朱田(2015)选取宝钢2003年一2012年作为分析样本,得出,环境绩效对企业市场价值有正向影响;当期的环境绩效对当期财务绩效呈负面影响,而对企业后期财务绩效是正向影响;企业环境管理绩效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刘博(2016),同样得出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是正相关的。杨霞(2016)根据2011—2014 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样本,表明环境绩效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绩效水平,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因区域的不同存在差异。徐建中(2018)通过Meta分析技术,也得出上述观点,不同企业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呈正向关系,但会因战略、行业、时间不同,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常凯(2014),分析了有色金属、钢铁和火电行业,前两者环境信息的披露对财务绩效有积极影响但后者却是负影响。李慧霞(2016),研究了采掘业财务和环境相关性,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单纯的环境末端治理不一定会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水平;二是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的效益均会提高;三是,采掘业企业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

综上可知,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正向关系,但会因时间、行业、地域等一些因素,两者之间的正相关系会有差异。

3 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

我国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煤炭企业是我国支柱型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煤炭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需要相互协调,才能保证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3.1 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绩效研究现状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环境绩效””和“煤炭”关键词,以及“环境绩效+矿业”从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这几个方面精确检索,共检索出47篇论文,其中硕博论文总计26篇,期刊论文总数量为21篇。而进行统计和分析后,与煤炭企业环境绩效相关论文共计23篇。详细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煤炭企业环境绩效相关研究分析统计

从上面可以看出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资料较为空白。不少学者都认为有必要建立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

乌兰(2012)、殷龙(2013)、吴瑞奇(2015), 阐述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性,但伴随着环境愈趋恶劣,煤炭企业环境绩效管理更为必要,这有助于煤炭企业建立完整评价体系,合理分配环境成本,从而展现企业自身健康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宋领(2018),同意上述观点,并分析目前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问题,首先认为煤炭企业有其行业独特性,进行绩效评价时,不应使用同一种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但是现在仍没有明确的体系。其次,环境绩效评价过程中环境效益关注过少,需要将财物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最后是环境评价过度关注于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比如环保材料的使用,设备排污的效果等。

3.2 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和评价方法

3.2.1 煤炭行业绿色发展政策梳理

我国重点围绕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绿色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性。本文梳理了自2012年来对煤炭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

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表示,煤炭开采对环境主要影响是煤矸石,煤矿瓦斯和矿井排水,以及采煤造成的地表沉降。2014年国家能源局、环保部、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从设计源头出发,新型煤矿应采用高技术,和绿色采矿技术,实现设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2014年工信部、财政部发布“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里面公布了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参考技术。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推广使用优质煤、洁净型煤。

3.2.2 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方法

关于我国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没有统一的标准,还处于增长阶段。具体可见表2,关于煤炭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

表2 煤炭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法

综上可知:研究煤炭行业环境绩效较少,在构建指标体系多数以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到煤炭企业中,然而煤炭企业有其行业独特性,用同样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有失偏颇。其次,综合评价中权数赋予方法大多运用专家评分法,偏主观性。最后,构建体系仍处于理论阶段,实际运用较少。

4 结语

工业活动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释放出严重影响环境的污水,固体废物和温室气体。它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它引导政府和社会向工业部门施压,以减少和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公众和政府开始重视环境绩效评价。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煤炭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煤炭能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越加严峻。然而通过对煤炭企业环境绩效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关于煤炭环境绩效的研究较少,没有明确针对煤炭企业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立体系后实证研究则很少。因此,评估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势在必行。对煤炭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不仅可以履行社会责任,让政府和社会得到认可,起到提升自我形象的作用,还能优化资源配置,从环境角度降低成本,从而带来经济效益,最后推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1] Tyteca D.L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irms-concepts and empiricalresults[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7,8(2):183-197.

[2] Charles J.Corbet,Jeh-Nan Pan.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using statistical proeess control techniqu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139 ) :68-83.

[3] 胡篙.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8):111-117.

[4] 刘德银.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1):106-108.

[5] 张世兴. 基于环境业绩评价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6] 卞亦文.基于DEA污染物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研究[J].运筹学学报,2010,( 4) : 75-82.

[7] Heras-Saizarbitoria et al. Heras-Saizarbitoria, I.H., Molina-Azorín, J.F., Dick, G.P.M.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selection-effect versus treatment-effect[S].J.Clean.Prod, 2011,19 (1), 1-12.

[8] Iwata, H., Okada, K.How do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ffect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S].Ecol. Econ, 2011,70 (9),1691-1700.

[9] Nishitani Nishitani, K.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n firms'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J]. Environ. Resour. Econ,2011,48(4), 569-586.

[10]Nishitani et al. Nishitani, K., Kaneko, S., Fujii, H., Komatsu, S. Effects of the reduction of pollution emissions o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cusing on demand and productivity[J]. J. Clean. Prod,2011,19 (17-18), 1956-1964.

[11]Arafat, M.Y., Warokka, A., Dewi, S.R.. Do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ally matter?A lesson from the debate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firm performance. J[J]. Organ. Manag. Stud.2012,1-15.

[12]Hatakeda 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 Environ. Resour. Econ,2012,53 (4), 455-481.

[13]Lin, R.J., Tan, K.H., Geng, Y.,Market demand, gree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Vietnam motorcycle industry[J]. J. Clean. Prod.2013,40,101-107.

[14]Hatakeda, T., Kokubu, K., Kajiwara, T., Nishitani, K.. Factors influenc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ie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Environ. Resour. Econ, 2012,53 (4), 455-481.

[15]Ghisetti, C., Rennings, K..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how does it pay to be gre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German innovation survey[J].J.Clean. Prod. 2014,75, 106-117.

[16]Nishitani et al.Nishitani, K.,Kaneko, S., Komatsu, S.,Fujii, H., How does a firm’s management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fluence its economic performance? Analyzing effects through demand and productivity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J].J. Prod. Anal. 2014,42 (3):355-366.

[17]Razafindrambinina and Sabran,Razafindrambinina, D., Sabran, A.The impact of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 investigation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Indonesia[J].J. Bus. Stud. Quart. 2014,6 (1):68-78.

[18]Przychodzen and Przychodzen,Przychodzen, J., Przychodzen, W.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publicly traded companies in Poland and Hungary[J].J. Clean. Prod, 2015,90, 253-263.

[19]朱田.环境绩效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20]徐建中,贯君,林艳.基于Meta分析的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02):246-254.

[21]杨霞,王乐娟.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区域比较研究——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J].人文地理,2016,31(05):155-160.

[22]李慧霞.我国采掘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23]刘博.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兰州:甘肃政法学院,2016.

[24]常凯,彭珂.火电和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对环境绩效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8):224-227.

[25]乌兰,周健.煤炭矿区环境绩效评估初探[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01):41-44.

[26]殷龙,魏祥倩.煤炭企业实施环境绩效评价的必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06):11-12.

[27]吴瑞琦,王志朴,贾尔恒·阿哈提.试论煤炭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必要性[J].科技风,2015,(14):261.

[28]宋领.煤炭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1):18-19.

[29]宋轶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7.

[30]张小羽.环境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31]杨占萍.我国矿业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2]张雪梅,陈浩.按煤炭资源整合的环境绩效评价——以山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5(05):105-107+127+160.

[33]李崇茂,高迪,聂锐,阎薪宇.煤炭企业社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6,42(09):5-8+15.

[34]李崇茂,阎薪宇,聂锐,高迪.煤炭企业经济绩效与社会环境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6,42(05):10-14+21.

[35]刘玲. 企业环境绩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绩效评价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水利财务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