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和尚发明自动报时钟
2018-06-24
文萃报·周二版 2018年29期
说到天文学,无论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天文史家们都会说:唐朝有个一行和尚。一行和尚本姓张,名遂(683-727年),一说巨鹿人(今属河北),一说魏州昌乐人(今属河南),其曾祖张公谨是初唐将军。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遮恶名,有意拉拢一些有名望的读书人装潢门面。他看中了年轻的张遂,张遂不与之为伍。为避免迫害打击,他索性出家做了和尚,法名一行。
一行和尚三十多岁时,应召来到长安,负责修订大唐日历。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对汉以来的历法进行研究,还参照了印度的“九执历”。同时,他还和工匠们一起设计制造了测量星宿位置的仪器——黄道铜浑仪和水运浑天仪。这两种仪器对其研究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他发现了当时星宿所在天空的位置与古书记载不符,并且测得恒星在天上的位置也非永远不变——在此之前的天文学家,包括张衡都认为恒星是不运动的。后来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1656-1742年)也发现了恒星的自移,但比起一行和尚来,已晚了一千多年。
一行和尚的数学修养很深,机械制造的技术也精。他制造的水运浑天仪,全部动力都是水。整个浑天仪一天自行运转一周,不但可以清晰表现天上星宿出没的情况,还能报告时间。这个报时机械的构造是用大小不同的齿轮带动两个木头人,就像现代钟表里面齿轮带动时针分针。一个木头人装有钟,另一个装有鼓。每隔一刻钟,木头人就打鼓。每隔一时辰,另一个就敲钟。这种自动报时的机械,比欧洲机械钟的发明至少要早600年。(摘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