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能让孩子成人生赢家?
2018-06-24
美国斯坦福大学“棉花糖实验”是心理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最近,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却遭到了质疑。
在“棉花糖实验”中,研究者给幼儿园小朋友一颗棉花糖,并且说你可以就吃掉它,但如果你等上15分钟都不吃,就会得到第二颗棉花糖。根据后续跟踪,得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在未来更加成功。这项研究发表在1990年,当时学者认为,忍耐不吃糖的小孩具备更强的意志力,能为了长远利益放弃暂时的欢愉,这种“延迟满足能力”正是他们成为人生赢家的原因。
然而,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此结果有所存疑,他们便照着同样的实验方法重做一遍。原始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设幼儿园中的80多位小朋友,新团队将实验规模扩大到900多名不同文化、种族背景的孩童身上。
在分析数据上,研究人员也特别将家长学历、家庭收入与教养条件纳入控制变因,比如研究人员会观察孩童家中的藏书量,以及母亲平常回应孩子的方式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影响孩童在面对选择与生涯发展上的关键。
最终,这项新研究发现:延迟满足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社会和经济背景。对于那些父母教育程度较高、家境富裕的孩子来说,延迟满足通常会更容易。经验往往会告诉他们:即使他们没有得到第二个棉花糖,他们也可以指望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去吃冰淇淋。贫穷的孩子则会即刻享用眼前的棉花糖,对第二个棉花糖并没有那么期待。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和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科学家曾表示,贫困会让人追求短期效益,而非长期奖赏,因为感到“不足”的状态会改变人们对眼前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说,当孩子认为连眼前的棉花糖都有可能不保,那么八字都还没一撇的第二颗就甭谈了。
所以,你希望用“延迟满足”来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可能需要打个问号了。或许,聪明的自律,意味着用科学的方式来刺激良好的行为,而不是对抗、控制和禁锢不良行为。
社会不是给你棉花糖的那个温柔的实验人员,也不是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父母,延迟满足并不一定能让你得到两个棉花糖,说不定等你恍然大悟时,半个棉花糖都没吃到。
真正高级的自我管理,意味着有方法抗拒对自己不利的诱惑,有魄力去把握“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机遇,并且有智慧去判断两者的不同。 (摘自《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