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8-06-23李维信
李维信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畜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渐渐形成了规范标准的产业链模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实现畜牧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223
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在畜牧产品、饲养总量和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领人们走向更加幸福的生活,也使国家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地提升。鉴于此,本文对畜牧产业现状和对策的分析,旨在为畜牧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决胜小康的冲刺阶段,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小康计划,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带动下,畜牧业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即向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等方向迈进,大批规范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新的致富渠道。除此之外,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部分畜牧企业,例如,中牧股份和秦宝牧业等已经形成了标准的产业链模式,即建立了从养殖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一条龙服务,不仅可以保证肉质的纯天然质量,也促进了畜牧业与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效融合。这种发展模式符合当下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也是畜牧业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表现;近几年的数据显示,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这充分说明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出。此外,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平台,使其后发优势得以充分显现;畜牧业的发展环境相比其他产业更加稳定,进步空间更加广阔,这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畜牧產业的未来发展对策
2.1 继续大力推行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养殖模式
标准化、规模化的一条龙产业发展模式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成本,同时还伴随着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和风险,应探索一种适合当下市场经营方式的合作模式,从而推动畜牧产业在多方合作中稳定发展。具体而言,合作企业中,有的提供养殖区域,有的提供养殖设备和养殖技术,有的进行生产加工,还有的企业要进行推广和销售服务。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提高产业的发展速率,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是发挥畜牧产业更大价值的基础。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研究者应该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散养农户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养殖模式靠拢,不断提升养殖人员的自信心;政府应给与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共同合作,发展新型养殖模式,优化畜牧产业发展格局。例如,可以将具备条件的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资金支持,让各个企业共同经营,观望发展成果;改变饲养方式,引入自动化饲养设备,为产业化养殖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础。
2.2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管理,降低养殖风险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管理,要构建疫情分析评价体系,完善动物监管体制,实时观测动物成长状态;要建立疫情应急预案。一旦疫病出现,要对问题动物实施隔离防护,防止疫情的蔓延和传播。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给动物注射疫苗,提高动物抗体。在特殊时节,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养殖动物的保护;建立专业疫苗研制团队,应对特殊疫病。养殖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此,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有效性,进而降低养殖风险。
2.3 构建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保护防线,提升畜牧产品质量
质量是决定产品发展走向的关键。构建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保护防线,明确产品的生产标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实现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保护防线时,要重点关注饲料、兽药的质量,避免在饲养动物时添加一些不利于人食用的激素或添加剂。此外,要成立畜牧产品质量监测小组,实时监督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相关人员要做好必要的记录,例如,饲养人员要记录好动物每天的食入成分和食入量,医护人员要记录兽药的成分组成和注射量等,产品加工人员要记录详细的加工工艺,包括包装时采用的材质等,这些内容都是影响畜牧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除上述策略以外,还要创新养殖技术,保持畜牧产业发展的先进性。此外,推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畜牧业。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能够按照自然规律适度利用资源,平衡生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 结论
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良好,为了实现我国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建设,不断创新养殖技术,提高畜牧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