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探究

2018-06-23滕玉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转色装袋菌袋

滕玉艳

摘 要:近年来,香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北方架式香菇栽培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供应。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北方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以高温菌种为栽培品种,实现了北方香菇的全年化生产。

关键词:反季栽培;地栽香菇;发菌管理

中图分类号:S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108

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一般选择在1—3月制作菌袋,5—6月开始发菌,6—10月开始出菇。选择在冬季制作菌袋,因为此时气温低,天气干燥,制作菌袋不易感染,而且能在香菇上市的空档期出首批菇,经济效益好。选种时,因为出菇时间会经过夏季,所以选种为高温型品种,以承德地区为例,主栽品种为808、秋一、灵鲜3号等。

1 搭建菇棚

反季节地栽香菇从5—10月都为出菇季节,所以大棚栽培时要注意降低棚中温度和太阳照晒。一般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靠近水源的大田地中搭棚,棚以南北走向,一般长为35m,宽为6~6.4m,高为2.5m,棚为双层,外层为高架遮阳网,用塑料布做一个棚底部的围挡,围挡距离地面高30cm,防止通风时菌袋受到影响,在棚外设置排水沟。一般作业过道宽4m,两侧分别设置6个冷棚,冷棚的间距为2m,冷棚上覆盖90%遮阴网,冷棚内安装2个微喷管路,微喷头间距大约2m,以实现节约用水。

2 生产工艺

2.1 菌袋制作

2.1.1 配料、装袋

制作菌袋的配料可以选用木屑、麦麸、石膏和糖,木屑要保证营养充足,将其粉碎成黄豆大小,而且木屑与麦麸都要保证新鲜、干燥、无虫蛀、无霉变。配料时,将83%与15%的麦麸混合,再将1%的糖和1%的石膏与水融合,并将融合好的石膏粉与混合料搅拌,加水时要根据木屑的干燥程度,通常要将配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5%~60%之间。

用长和宽分别为55cm、15cm,厚度为0.05~0.00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作为菌袋,单个菌袋的重量在1kg左右。装袋时要注意,配料不能松散,而且要在3~4h内完成装袋,否则配料可能会发生变质,在菌袋封口处6cm处扎紧,以保证菌袋内不会进入水蒸气污染杂菌。装袋完成后,要检查菌袋是否有破损,并检验菌袋的整体感觉。如果发现菌袋有破孔,应立即使用胶带纸封粘。

2.1.2 灭菌、接种

最常见的灭菌办法为利用常压蒸汽包,具体做法为:在平地放置木排,木排下放置蒸汽管道,木排上放置一层透气材料,将菌袋放在透气材料上,并覆盖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与地面要压严。

当菌袋温度降低到50~60℃时,将其移至消毒过的棚中冷却,待菌袋温度低于28℃时,进行接种。接种前,用专用消毒剂对接种室、接种工具以及菌种消毒。接种时,在菌袋一侧开4个菌穴,菌穴的位置要比较高,使菌丝能够快速封住菌袋两端容易感染的部位。打好菌穴后,用手按住袋壁以防止空气进入,每打好1个菌穴,便将1个菌种压实,菌种比菌袋稍高2mm,保证菌丝能快速封口。

2.2 发菌管理

完成接种后,将菌袋移至菌棚,按照“井” 字排列,每排中间留有过道。菌棚内要保持干燥、遮阳、通风,温度一般控制在22~25℃,温差控制在4~6℃,每7d进行1次温度检查,以免出现烧菌。在发菌期间,要对菌袋进行制孔增氧,当菌丝生长到5~8cm时,在接种孔外2cm处刺3~4个孔;当菌丝相连后,由菌丝外边缘向内刺4~6个孔;当菌袋发满后,每个菌袋刺20个孔。刺孔后,菌丝的生长速度会加快,此时的菌丝会散发大量热量,因此菌袋的温度会比棚内温度高,所以在此阶段要注意对棚的通风,尽量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

2.3 出菇管理

在菌袋转移至菌棚以前,先对棚内的覆土进行暴晒,一般持续2~3d,再对畦面撒施石灰粉。当菌丝发满菌袋后,菌丝会出现褶皱或隆起的瘤状物,当瘤状物长满在菌袋接种点附近,并还未进行转色时,进行下地管理。在晴天将菌袋内的菌棒取出,并排列在畦内,菌棒之间的缝隙用沙土或泥土填满,直至菌棒还剩1/4露在外,之后浇水。下地栽培后,进行菌袋转色管理。此时要提高棚的温度,使菌丝快速生长,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控制为大约85%,并保持棚内通风。转色管理开始5~6d后,菌棒会逐渐发白,并在表面附有大量菌丝,此时在棚的2头通风,通风时间大约为0.5h,同时保持棚内温度不得高于28℃,湿度大约为85%。转色管理期间,1d进行2次浇水,10~15d内会完成转色。菌棒转色后,开始进行催蕾,大约3~4d,便可出菇。待香菇长成70%~80%熟时,便可进行采收,采收完第1潮后,停止喷水并對棚内进行1次大通风,等菌皮变硬而且采摘留下的伤口转为红棕色时,再重新进行管理,在第2潮采摘以后,要不断加喷保持菌棒水分充足,但要防止水分过量。

3 结语

北方反季节地栽香菇栽培技术一般在夏秋季节出菇,因此要选择高温型菌种。搭建菇棚时,要保证菇棚的通风、干燥、防晒。在生产时,可分为菌袋制作、发菌管理以及出菇管理3个阶段,菌袋制作分为配料、装袋、灭菌以及接种4个步骤;发菌管理时要控制棚内的温度;出菇管理时要先进行覆土转色,并控制棚内的温度与湿度;完成采摘后要注意菌棒的含水量以便之后潮的采收。

猜你喜欢

转色装袋菌袋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固定菌袋插杆
立式、卧式2种培养料装袋机的构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