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模化育肥猪的疾病预防管理
2018-06-23张午平
张午平
摘 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猪养殖作为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产业化深入发展下实现了由“千家万户”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型发展。而规模化育肥猪对猪养殖疾病预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规模化育肥猪的疾病预防管理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育肥猪;疾病预防管理;规模化饲养
中图分类号:S8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103
随着猪养殖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规模化育肥猪已成为肉猪生产的重要手段。在规模化飼养猪的过程中,育肥猪工作的好坏对猪场盈利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由于规模化育肥猪猪的数量相对较多,苗猪来源不同,加之育肥周期时短,因此加强规模化育肥猪的疾病预防管理至关重要。
1 建立科学规模化饲养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规模化饲养管理模式是提升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也是降低猪病虫害的关键举措。对此,在进行规模化养猪时,可通过建立“三点式”生产体系进行养殖管理。即,将“配种、妊娠、产仔”为一点,“生长肥育”为一点,“主猪育”为一点,进行分层次精细化管理[1]。建立“三点式”生产体系,实现了“猪舍布局科学设计”、“分阶段隔离”、“最合理饲养量”等畜牧养殖科学原则的有效落实,有效降低了猪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概率。
与此同时,在“三点式”生产体系中,猪舍的科学选址与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对此,可从猪舍的区域定位、产地面积、基础设施建设(电、水、交通等)、防疫环境、粪便处理以及养殖场发展等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例如,对于猪舍的区域定位而言,应保证以下几点要求:远离居民生活区(至少1000m以上),远离工业、农业、生产污染源(不可低于1000m),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地下水位不高,通风性佳;用地面积依据养殖户的投资能力与猪的生产能力而定,以每头肥猪用地面积3~4m2进行计算,每单元20~26头为标准,建立单元式养猪舍,用以实现猪养殖的“全进全出”饲养目标。
此外,在规模化育肥猪饲养过程中,需进行分群与调教管理。即在仔猪断奶、保育后再次进行“育肥”区后,需依据猪的品种、体重、体能等情况进行分群处理,用以避免“以大欺小”、“互相咬斗”等问题的产生。对于条件有限的养猪户,可通过在猪鼻处喷洒酒精或在夜间进行先混群再分群的方式进行组群。另外,在进行育肥猪时,为提升“自繁自养”质量,保证猪舍清洁,提升疾病预防效果,可需依据猪舍实际情况对育肥猪进行“卧睡”、“采食”、“排泄”调教,使猪养成地位规律,形成良好习惯,降低猪将粪尿排泄在食槽中的现象的产生。
2 加强疾病防疫力度
规模化育肥猪的疾病预防工作是猪养殖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此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管理理念进行具体实践操作。
依据猪群的实际情况(包括免疫情况、传染病流行情况、常见病虫害等)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依照免疫程序对猪瘟、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病、伪狂犬病以及猪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等主要疾病进行免疫疫苗接种。
通过制定完善的猪疾病预防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规模化育肥猪的疾病防疫力度。如,通过制定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外来人员的管理,避免病原体的携带污染;通过制定日常清洁管理制度,提升猪舍清洁度,为猪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此外,通过引入先进的疾病防疫技术,提升猪自身免疫力,降低猪疾病的发生率与传染率。如应用“早期离奶技术”进行疾病预防;利用芬苯达哩伊维菌素对育肥猪进行体表、体内寄生虫(蛔虫、姜片虫、虱子等)的及时驱除;采用水质检测技术对猪饮用水进行检测,保证猪饮用水的安全性。
3 加强育肥猪保健工作
在规模化育肥猪疾病预防管理中,需树立保健意识,通过建立保健体系。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升疾病预防管理质量,保障猪的健康生长。例如,在日常观察与资料分析总结上,对猪场常见病的发病规律进行准确掌握,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育肥猪易患病前的1~2周内,为猪喂食5~7d的“超氟粉”或“米奇”,用以降低14周龄或18周龄育肥猪患圆环病毒病、仔猪副伤寒、链球菌病、蓝耳病、巴氏杆菌病以及胸膜肺炎、气喘病等主要疾病的概率。
此外,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管理整体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树立“安全猪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猪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包括猪饲养、猪疾病防疫、猪屠宰、猪肉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与此同时,在卫生防疫管理中,需选用国家批准的产品进行科学用药,提升规模化育肥猪消毒与免疫工作质量,实现疾病预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全面化、精细化管理。
4 结论
以“预防为主”的规模化育肥猪管理,对促进猪健康生长,保障猪肉生产安全性,提升猪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规模化育肥猪的疾病预防管理的研究,为猪养殖户提供参考依据,提升规模化育肥猪管理水平,促进猪养殖业的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