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8-06-23郑国福
郑国福
摘 要:对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科多8号玉米作为实验材料,设计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并对全株玉米的品质和产量进行测定。科多8号此种玉米最好品质和产量的种植密度是80000株/hm2。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确实会受到种植密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38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我国国民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品质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生产。根据有关报道显示,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因此笔者就针对玉米种植密度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從而确定玉米最佳的种植密度,为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时间及地点
此次实施从2016年上半年的4月17号开始,整个实验周期以玉米的生育期准,实验进行了150d。试验地采用的是农牧科学院研究院试验地,7.1是试验地的pH值,速效钾含量是160.72mg/kg,速效磷含量是50.14mg/kg;土壤含有1.02%的有机质,属于粟钙土。
1.2 实验设计
此次实验主要设计了3个水平的种植密度,9.55万株/hm2属于高水平的种植密度,8万株/hm2属于中等水平的种植密度,而6.8万株则属于低水平的种植密度。为了能够在玉米的乳熟期收获玉米,选在当年的4月份进行玉米的播种种植活动。此处采用的玉米属于科多8号。
1.3 分析指标
1.3.1 田间生产性状分析
田间生产性状分析主要采用粗蛋白产量、绿叶数、株高这3项指标。其中粗蛋白含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绿叶数的获取则需要随机抽取10株玉米,将玉米去掉。从植株顶端测量到地面就是株高,不过要随机抽取10株健康的玉米植株,取其平均值。
1.3.2 营养成分分析
对缓冲能值进行测定的时候利用氢氧化钠、盐酸滴定法,对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时候利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对粗灰分测定的时候利用550℃灼烧法,对粗脂肪测定的时候利用索氏提取法,对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测定的时候利用滤袋法,对粗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的时候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对干物质含量测定的时候采用105℃烘干法。
1.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获得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多重比较则采用Duncan软件。要进行3次重复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高水平种植密度、低水平种植密度和中水平种植密度之间的绿叶数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玉米田间产量性状受不同水平种植密度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低粗蛋白产量的种植密度水平是低密度,而在饲草中营养价值坐高的部分就是粗蛋白,非蛋白含氮物质以及纯蛋白质促成了粗蛋白。从上述数据中能够看出显著性差异在低密度种植玉米和高密度种植的玉米的粗蛋白产量不存在,能够产生较高粗蛋白产量的玉米种植密度是中水平种植密度。
2.2 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较高的种植处理是中密度种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干物质百分含量在高种植密度和低种植密度中是不存在的,具有显著差异的干物质含量的种植处理是中种植密度。由此可见经过中种植密度处理的玉米其品质要高于经过低种植密度处理和低种植密度处理的玉米。
3 讨论
此次实验主要设计了3种种植密度的处理,经过3次重复性实验及数据分析之后,从上述的分析中能够比较清楚比较出中种植密度处理的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与经过高种植密度处理和地种植密度处理的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产量和品质相对都比较优异。这也间接的证明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对其品质和产量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笔者此次实验设计的中种植密度是8万株/hm2,想要获得更高产量和更好品质的玉米,可以对中种植密度进行细分,在7.5万株/hm2、8万株/hm2、8.5万株/hm2这三者之间进行实验设计,以此获得最佳玉米种植密度。玉米作为我国比较常见的农作物,其品质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获得最佳的种植密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明博,谢瑞芝,侯鹏,等.2005—2016年中国玉米种植密度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7(11).
[2]徐忠明.玉米种植密度试验初报[J].云南农业,2016(2).
[3]赵艳宏,高树仁.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和生长发育关系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