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共享单车的停车区域规划

2018-06-23李尊辉张硕李凤娇

山东青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区域规划资源利用共享单车

李尊辉 张硕 李凤娇

摘 要: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引发共享狂潮,便民利民的同时社会问题突出。通过对共享单车使用、互联网结合、区域规划现状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各方面的不足及出现的原因,为共享单车的繁荣发展,整洁文明的社会面貌,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就共享单车区域规划的互联网科技、政企协作和优化区域布局进行积极建议。

关键词:共享单车;区域规划;资源利用;互联网+

引言

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且使用历史久远,在民众心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行车绿色环保,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一直支持鼓励全民绿色骑行。2004年共享单车的首次问世给中国自行车开启新的一页。但随着使用者人数和共享单车规模的不断增加,共享单车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逐渐被放大。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迎来了新的革命——“互联网+”,互联网与众多领域结合,解决众多瓶颈问题,当前,共享单车出现的多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区域规划不当。共享单车浪潮近年来席卷全国,地理地貌丰富,改善布局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环境下共享单车区域规划模式现状

(一)与网点相结合

在济南,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开始推进在城区内63个中行网点共享单车投放部署,这使得济南市民只要在城区中行的任何一家网点办理业务,就可以在网点门口扫码绿色出行。

(二)以交通、需求量为主要分布标准

摩拜单车在正式进入济南后,规划了605处停放点,主要是集中在交通矛盾突出、出行需求量大的老城区、景区和商业网点周边,逐渐形成了六大骑行区域,主要分布在商业区、风景区和住宅区附近。就其中的路段来说,泉城路是全济南市骑行量最高的,两侧的大型商场众多,人流量大,在规划的时候布置的停车点较多,泉城路成为了单车使用量最高的路段。

(三)相关标志提示

为方便市民取车停放,停放点大多以公共区域为主要停放地,同时注释了醒目的标志,来提醒使用者。济南市长清区在主城区和大学城区设置的停车区域均位于道路两侧以及小区外的公共区域。并竖立着“某某单车停车点”的牌子或文字同时还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

二、共享单车区域规划的不足

(一) 公民反应问题突出

问卷反应,当前区域分布不均,找车难、取车难占65.0%,区域分布不均67.7%,随机性强,因地制宜性不足51.8%,另有市民补充定位不准确、使用区域局限性、监管不当、取用潮汐现象明显、网络同步效率不高、停车距离不当、后台系统效率低等突出问题。

(二)传统分布与互联网时代矛盾

共享单车现今的停车区域规划大多采用传统划分显性停车区域方式。显性的区域规划模式使公共土地资源有限性与大量需求产生矛盾,隐性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环境背景下,智能体系、手机定位功能等互联网科技日臻成熟,给众多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共享单车当前的区域规划运营模式与互联网大背景产生强烈的矛盾。

(三)规划在投放后

共享单车投放一路高歌猛进,但区域规划却远在投放后。找车难,给交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偷盗、私自占有等现象影响社会风气。某些城市,共享单车在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接时,政府阻止共享单车进入该城市或者因对交通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地政府进行大规模共享单车集中清理活动。

三、互联网环境下共享单车的停车区域规划建议

(一)智慧互联系统开发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城市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强调将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奖惩监互系统

划线分区停取方式是最普遍的传统停锁方式,对民众的限制薄弱,是否停放在区域内,美观程度都无法控制。补齐公民“公共意识缺乏”短板 。建立健全互联网监互体系即受众内部进行监督,举报何时何地违规视频,被举报人可以进行有效反馈,线上线下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处理。核实准确对被举报者进行信用或者押金扣罚机制,举报者进行相应奖励。

2、优化感应系统信用机制骈行

电子桩的出现是共享单车进行区域规划的突破性进展。但体型相对庞大,搬运、应用十分不便且前轮感应,虽简化停车但对于锁停美观程度限制力不足。优化感应系统为简单轻便、前后停锁感应,并加以警音提示,互联网大数据云系统指挥、识别、控制,警示无效进行相应的信用积分或押金的抵扣机制。

3、区域规划与交通

“互联网+”交通要收放自如。首先是“收纳”规划充沛的车库、公共停放点等“配套空间”。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加强后台管理系统。共享单车可借鉴公共自行车显性规划区域并结合自身特性进行有效突破。

(二)企业政府协作支撑

1.共同规划,协调民意与资源

面对投放数量和区域规划应在之初应做好相应的调研,防止出现冷热不均。在涉及土地资源区域规划方面,如何利用、利用多少,企业与政府进行协商,制定好问卷以确保停车区域规划拥有坚实的后盾和民意所向以此制定区域规划蓝图并向所在区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通报,各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辖区内停放点容量与出行特征需求等,并且制度补位,全国上下已经有多个城市发出了相关文件,山东也有部分城市出臺,但规划在投放后,规划不足亟需解决。

2、政法协调,企业共发展

引导健康有序竞争,在协调各地区之间的关系时,企业需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各种具体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设置停车区域和投放地点不能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活动,并使各停车区域与单车达到有机联系、密切配合,在空间上要相互协调。政府管辖的各个相关部门结合本地的市场容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受力,指导运营商合理控制共享单车的投放量。

(三)优化规划布局

1、规划模式

山东省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且文化底蕴浓厚,每一个地区都拥有其自身的特性。运用空间布局的方式进行,即主要涉及结构、功能分区及用地优化布局三个层次,合理的工作时间,包括距离、客户数、拜访频率。适宜的区域规划,包括地理条件、特殊限制、行政区域。

(1)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共享单车的正确区域规划必须符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达到保证效益、安全的目的,保证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投放共享单车时,结合各区域实际因素,人口密度、交通状况判断该地区的需求量,保证后续安排合适供给量以达到供给需求之间的稳定。

(2)注重区域联系

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企业在进行投放时需要了解投放地与目的地的关系,尤其是居住区与工作区的位置关系,导致地区路段潮汐现象,企业通过大数据详细了解两地对单车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相关区域的人流量和骑行量,改良供给措施并设置停车区域,以保证区域内时刻有单车可供使用。

2、功能区上规划停锁

根据公共空间概念的延伸,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等同于“开放空间”强调的是街道、公园、娱乐场所、广场以及其他公众所有和管理的室外空间,合理规划建设复合型区域通过土地的高效和混合安排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强调整合优化。

五、结语

共享单车服务社会,旨在推动社会健康良性发展,实地解决民生问题。公共产业离不开政企协作,山东省地大物博,中国更是国土广饶,地理地质丰富繁多,企业加大与政府衔接,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实地考察民生民意,后期做好发展蓝图并做好问题规避、解决措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合理高效应用土地资源,真正做到想骑时有车,想停时有锁停的随骑随停的宗旨,产业发展应顺应时代,落实我国发展要求,寻求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何去何从?中国公路.[J].2017(4).

[2]邓凤敏.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2017(8).

指导老师:韩学志 李大欣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猜你喜欢

区域规划资源利用共享单车
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新时期推进区域规划工作的若干建议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