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校园足球教学内容的选用建议
2018-06-23刘军
刘军
摘 要:小学一、二年级足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先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前提,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的特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关键词:水平一 ;足球;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2.032
近年来,校园足球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呈蓬勃发展趋势。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校园足球非常良好的基础和局面。校园足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足球运动在全国各中小学推广和普及开来,并涌现出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一节足球课在不少学校得以实现。在校园足球推广过程中,校园足球的普及是核心。每周一节课足球课尤为重要。换一句话说,足球课堂教学是校园足球普及的关键所在。在足球课堂教什么?如何教?怎么评?尤其是在内容的选择上,一直是一线教师比较困扰的问题。小学各水平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状况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水平一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性,对该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尤要慎重。
1 水平一足球教学内容选用的乱象
水平一是學生学习足球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初步接触足球和培养足球兴趣的起始阶段,精心制定好本学段足球教学目标、计划,选用好具体的教学内容,能为小学阶段学生足球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国家、地方对校园足球教学的指导还有待加强。校园足球教学,更多的是依托一线体育教师,在选用具体教学内容时候,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对校园足球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小学水平一阶段出现了以下不合理现象:
1.1 教学内容成人化:用成人足球专项训练内容直接代替课堂教学内容
说到校园足球,很多一线体育教师片面地把它理解为培养足球特长人才,向上级学校输送更多的足球人才,甚至还认为校园足球就是抓好学校的足球竞赛成绩。基于这种认识,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候,往往忽略了校园足球普及的核心,忽略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品质的培育,直接把课堂变为训练场。如笔者在观摩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足球示范课,教师先进行准备活动,接下来进行足球专项体能的练习:快速往返跑。然后是2人一组的球场端线到另一端线的往返传接球练习,一节课下来,教学内容就是足球折返跑专项的训练内容。其实,所有的运动项目走进课堂,教师必须先进行教材加工处理,直接把训练内容变成教学内容,这种方法不可取。
1.2 教学内容未考虑水平一学生生理、心理特征
足球是一项以腿部力量为基础的球类运动。如射门、传接球、运球、停球等动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腿部力量作为支撑。根据力量发展原则,先上肢后下肢,水平一学生的腿部力量还很非常薄弱。如部分体育教师把以力量性为主的足球动作技能学习:正脚背射门、脚背内侧传高空球、头顶球等也纳入教学内容。显然,这些教学内容对水平一学生来说,还不是最佳的学习阶段。
1.3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不同,盲目把一些难以完成的动作技能纳入水平一教学内容
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水平一阶段就能掌握到一些组合的足球技能,说明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好,或者学生很有潜能,小小年纪就能把足球练的跟大人似的。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体育教师把运球绕杆、突破、射门、变速突破、快节奏组合射门练习,甚至一些高难度的急停转身、急停变向运球动作也作为水平一的教学内容。殊不知,这些动作学习的前提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而水平一学生是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而非协调性敏感发展期(三四年级学生是协调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先不从“拔苗助长”的角度去分析,单是从科学的角度去判断,这种做法显然是违背了人的生理发展规律。
1.4 把足球课直接上成专项训练课,过早发展学生专项足球体能
校园足球开展以来,各种足球训练营如雨后春笋般开展开来,一些足球训练营还开到了幼儿园。其实这些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些幼儿的足球营采用的完全是成人化足球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在校园内,教练型的体育教师还比比皆是,把足球课堂变成足球训练场。课堂上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在水平一阶段进行大负荷折返跑、提踵练习、单双腿跳跃等足球专项体能训练。
1.5 课堂上足球比赛内容按照成人足球比赛标准、器材也使用成人标准
足球比赛是课堂教学常见内容,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把足球比赛看作是狭义的单纯的竞技足球比赛,采用正规的足球比赛规则,甚至在教学中,为了图方便,学生器材、足球全部按照成人的使用标准。如水平一足球教学使用标志杆,而不使用标志盘,足球应使用3号球。
2 水平一足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设计思路就提出:根据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水平一足球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遵循这一原则。根据水平一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笔者认为,水平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平一学生肌肉、骨骼、关节特征不宜进行以力量性为主导的足球教学内容
水平一阶段儿童年龄为6-8岁,儿童在8岁之前肌肉增长缓慢,肌肉含水分多,娇嫩、柔软、富有弹性,但耐力和力量差。而6-8岁儿童骨骼骨体细短,富有弹性,但坚固性差,容易变形,6-8岁学生上肢肌肉发育优于下肢肌肉的发展。小学6-8岁学生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韧带较松,关节周围力量不足。而足球运动中,下肢力量和关节的力量是关键。根据这一特征,在水平一阶段,学生不宜进行以力量性为主导的足球教学。如射门、踢准、开大脚踢球。当儿童力量不够时,在学习此类动作技能时,势必运用身体其他部位补偿性力量,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或者错误的用力方法,一旦学生形成这种动作习惯,难以纠正,错误的动作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2.2 水平一学生血液循环以及呼吸系统特征,不宜进行足球专项体能锻炼和大负荷运动的足球竞赛
水平一学生心脏容积小,心肌纤维弹力小,心肌收缩能力较弱,每搏输出量少,心跳速度快,血管较薄,血管内径较大,血压低,运输能力弱,耐力不足。水平一学生呼吸道狭窄,肺通气量少,极易疲劳。6-8岁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对氧气的需求量大。基于以上特点,在选择足球教学内容时候,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足球专项体能的练习,如:以速度、力量、耐力为主的足球专项练习。更不宜进行长时间和剧烈的足球比赛运动:如成人模式的足球比赛。
2.3 水平一学生身体素质发育规律,不应进行有一定难度的足球技能学习和足球组合动作学习
足球运动,是集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性的一项综合性运动。水平一学生仅仅处在柔韧性发展的敏感期,但速度、灵敏、协调、耐力素质还未到发育的敏感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对动作的学习和掌握仅仅停留在对空间的简单认知和模仿过程。如足球的运球、停球、头球、简单的足球组合动作等,这些动作对学生协调性,尤其对各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水平一学生协调性、灵敏性处于薄弱阶段,选择这些内容在水平一进行教学显然不适宜。
2.4 水平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应以兴趣激发为主,不宜照搬成人化的足球训练内容
6-8岁少儿阶段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强度不均衡,兴奋占优势。8岁前分化能力较差,往往是靠直观的形象而建立条件反射,这种生理机制反映了少儿认识事物的心理也是比较粗泛的,无意注意,很容易走神。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便难以使少儿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并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學效果。根据这一特征,在水平一阶段,我们不宜直接搬用成人的足球练习内容,包括足球器材的运用,需要进一步对足球教学内容和器材进行教材加工,让学习内容和足球器材更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
3 水平一足球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什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足球课堂教学是校园足球推广的核心所在,只有选择好了教学内容,校园足球才能脚踏实地,有效推进。基于以上原因,水平一足球教学内容的选择可如下进行:
3.1 以球性练习为主的教学内容
水平一学生处于足球启蒙学习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善于模仿和游戏的特征,学生足球技能学习应该以足球球性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如:推球、拉球、拨球、踩球、球操、玩球等内容。
3.2 以激发学生足球兴趣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创编一些有趣的足球小游戏,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熟悉足球球性,如搬运足球、手传球、地滚球接力、拨球接力赛等。
参考文献:
[1] 陈雁飞. 小学体育教师专题强化与技能拓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秦素荣.试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运动[J].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5(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