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剑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2018-06-23熊莉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熊莉

摘要:剑,在我国古代是一种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古人配剑,既是一种礼仪,又表示了佩戴者的等级。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而在夏商周时进入到青铜器时代,此时出现了长兵、短兵、远射器等。从春秋战国时期剑的兴起,到汉代剑成为一种贴身防卫的最佳选择,再到隋唐以后,剑的逐渐衰落,这诉说着时代的演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剑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发展情 况进行研究分析,为剑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剑 发展 演变过程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038—03

1剑的起源

研究剑的起源是研究剑演变与发展的基础,只有找到剑术的根,才能更好地梳理剑的历史发展脉络。据《史记·皇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由此可以推出,剑的创始可以追溯到轩辕皇帝时代。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那是原始人以狩猎为主,每天都在同自然环境做斗争,他们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在逐渐练就了徒手擒拿野兽的本领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大量的尖锋利刃的生产工具,慢慢掌握了使用工具同野兽搏斗的能力。进入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战争日益频繁,从人与野兽的斗争转化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以前的生产工具变成了人们相互残杀的武器。

随着夏商周时期的到来,中华民族逐渐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的大门,经历了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过程。随后青铜器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武器的制造与发展,这也随之出现了剑的身影。最早的剑出现在殷商时代,商代的青铜舌头剑,是当时北方草原民族特有的武术器械。后来,西周又出现了青铜剑。剑器是重要的短兵器,在战场和武场都充分发挥着武器的功用。因此,此时的剑更倾向于格斗性和实战性。

2剑的演变与发展

2.1春秋战国时期剑的兴盛

春秋时期,列国争霸,诸侯纷争,种种政治力量开始分化,经过激烈地斗争,最后只剩下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强图霸。因为战争的激烈,所以对剑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那时候,吴国、越国善于铸剑,铸剑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铸出的宝剑名扬天下。春秋时期的剑都较短,一般都在50厘米左右,也有个别有60厘米的。其中为吴、越制作得不仅最精美,还最实用,比如越王勾践剑。春秋时期,吴王阖间带兵进攻越国,在战斗中越军射死了吴王。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他的王位,夫差发誓要报越国杀父之仇。三年后,夫差为报父仇,带兵攻打越国,一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夫差把勾践夫妇押解到吴国,关在阖间墓旁的石屋里,为他的父亲看墓和养马。勾践小心地伺候着吴王,忍饥挨冻,没有怨言,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整整三年后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回国后他一心报仇雪恨,带头日夜苦干,重新积聚力量。为了激励自己,他在日常生活里特别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卧薪”,晚上睡觉时不用垫褥,就躺在柴铺上,提醒自己,国耻末报,不能贪图舒服;二是“尝胆”,在起居的地方挂着一个苦胆,出人和睡觉前,都拿到嘴里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会稽被俘的痛苦和耻辱。勾践不仅“卧薪尝胆”,还常常扛着锄头掌着犁,下田劳动,他的妻子也亲自织布,在吃穿上都很朴素,和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上下一心,越国终于翻了身,利用时机起兵滅了吴国。这就是成为一代佳话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百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景象,同时战争也是日益激烈,剑作为当时重要的一种兵器,开始由青铜剑转化为了钢铁剑,同时剑身继续加长,通常都在70—100厘米左右,个别也有长大100厘米以上的。此时,以楚国的长剑独步于各国,成为天下瞩目的利器。战国末期,剑已经不光是作为上战场杀敌人的凶器了,它也代表了一定的人文精神了,它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教化功能。

2.2秦汉之际:剑的逐渐衰落

公元前20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王朝——秦。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防止六国再进行反抗,为了实现他的统治,他焚书坑儒,并下令搜缴民间的各种兵器,并且统一销毁。这样民间的兵器活动就受到了直接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剑的发展。同时,战场逐渐由骑兵主导,骑兵既然成为军队的功击主力,伴随而来的是战术的改变与装备的革新,由于骑兵冲锋的速度极快,即使单手施力的长剑仍能够直刺敌人,使敌人受到重创,但是其冲力很大,也可以直接把骑兵拉下马来,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长剑就渐渐地被长刀所取代,加上强韧的铁器制造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汉代,由于骑兵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战场上要想杀伤敌人,不是用剑向前推刺,而主要靠挥臂劈砍。同时,由于击打格斗技术的提高,需要有格架防守性能强的器械。对于这种情况,当时也就只有刀才合适。再加上汉代的制刀技艺非常高超,先后制造出30炼、50炼乃至“百炼”的钢刀。就这样,环柄长刀慢慢地取代了长剑在战争中的地位,从而剑逐渐地退出了军队实战的主流器械。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剑的防身自卫、娱乐作用却慢慢增长了。秦汉以来,开始盛行击剑。随着“宴乐兴舞”习俗的到来,手持器械的舞蹈常常在乐饮酒酣的时候出现称号。比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大摆鸿门宴,宴请刘邦,宴中项庄拔剑起舞想要刺杀刘邦,这时项伯也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体隐蔽刘邦称,才使得项庄无法动手。这虽然是一个具有娱乐性的项目,但是说明了剑的使用方式在发生改变了,而且也为后面套路运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到了东汉时期,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几乎就全部是环首刀了,环首刀的逐渐盛行,剑已经基本上不上战场了,最终剑真正的被挤出了实战领域。所以,东汉时期是刀盛剑衰的分水岭。可以这样说:虽然剑在战场上没落了,但它在民间却始终保着王者的地位。为什么可以这么肯定的说呢?因为那时的剑,一直到明清时期,就逐渐地被神秘话了,具有了灵光宝气。这在以后的志怪小说和剑侠故事中都有非常明显地体现。

2.3隋唐五代:剑的再次兴起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达到了迅速繁荣和高度发展。尤其是在唐代,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隋唐,南北的统一,使得当时的疆域非常之广阔,我国的封建制度达到了高度完善,经济高度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非常之频繁,比如唐诗。那时,剑是被用来抒情扬志、凌云壮志的最佳选择。比如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就非常精通剑术,他从少年时就开始习剑,25岁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生平总是剑不离身,走哪都带着剑。据宋代宣和书谱中云:“(太白)卯岁知通书,及长好击剑,落落不羁束”,而且李白自己在其诗《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亦云:“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在日常生活中,李白经常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而且一旦要是吃醉了酒,他便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浪漫无比。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艰难坎坷时,他也常常以剑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心情,其云:“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不光是李白用剑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杜甫也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更有王维的“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等剑与战争的诗句留于后人。在当时,剑除了被诗人用来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和鸿鹄之志之外,也成为了一种装饰物,是权利和身份贵贱的代表物。那时佩剑之风尤为盛行。《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文人武士都佩戴着剑,以此来彰显自身的尚武英姿。当时,剑被用来封建伦理道德和区分官职高低所用,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唐代,推行的武举制,是用来选拔各种武艺高强的人才的一种制度。由此,武术套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不断充实。而发展最快的,就要数剑术的发展了。自从东汉时期刀的兴起,剑在战场上就逐渐的没落了,对抗性的“斗剑”也很少能够看见了。但是,剑术套路的演练却发展的很快。唐代,剑受到民间很多武艺家的青睐之后,就迅速发展成了多种演练的形式。逐渐演变成了“舞剑”。唐代最有名的“舞剑”代表就是裴曼的舞剑了。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健典雅的演练形式,给我们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舞剑”则发展为现今的剑术套路和艺术舞的剑舞表现形式。

自唐以来,剑就和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道士们手中的重要法器之一。所以,剑就又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成了“神剑”“剑仙”等法力无边的圣物。

2.4宋元时期:剑的平稳发展

宋元时期,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交往频繁,手工业、城市商业和城市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至于经济达到了较前繁荣,同时,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一个尚武、好战、坚固和组织严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享乐和腐化的社会所取代了。”再加上宋明理学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武术套路在宋朝已经出现端倪了。这时剑术已经慢慢有了艺术舞蹈的表演形式了。虽然说元代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这时,元王朝却下了十多次禁令,不许汉人收藏兵器、制造兵器,甚至还不许练武和打猎。虽然统治者禁止了民間习武,这对武术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但是,传统的武术在民间还是在流传和发展。众所周知,元代的元曲,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禁止习武,人们就利用戏曲的发展,和武术的表演相结合,很多戏曲中都有武打动作的出现,剑在当中也有所体现,形成了一大特色。这样,不仅促进了戏曲的快速发展,而且使得武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剑就作为了武术表演的重要工具之一,促进了剑术套路的发展,为明清时期传统武术的高度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2.5明清时期:剑发展的一大亮点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武术可以说是到达了鼎盛。自从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开始,就恢复了传统的科举制度,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出现了强盛的社会局面,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当时武术在民间得到良好的发展,各种拳种相继产生,门派林立,剑渐渐被传统武术中的拳术流派吸收演绎,各种剑术套路层出不穷,剑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善剑的名人辈出,不仅有皇家御用的各式宝剑,而且各种武术流派也创造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剑术,剑术套路繁若星河,如长拳类型剑、太极剑、武当剑,少林武术的达摩剑、青龙剑等等。

可以说明清时期在剑术应用基础之上,又总结和创造了的大量珍贵剑法,譬如何良臣在《阵纪》中云:“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愿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等,充分表现出以劈、砍、崩、击等为主体的刚柔相济、飘洒矫健的剑术之道.剑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是整个剑文化发展时期中的一大亮点。明清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古代武术体系,明确了武术的总范围,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著述,为后来研究中国古代武术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3结语

纵观剑在整个古代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剑在古代,除了是上战场杀敌人的兵器,练习武艺的器械之外,还有很多种用途。比如剑代表着人们的不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例如皇帝授给亲信大臣的“尚方剑”,具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剑曾经被僧、道作为法器,说剑能“隐身”“降妖”“除魔”“于千里外取人首级。”从此剑就被神秘化,剑成了“神剑”和“仙剑”了;剑也被作为一种风雅佩饰,文人学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其实当时佩戴剑的制度还是很严格的,并不是随便佩戴的。古籍中就有所记载:如佩剑人的年龄不相同,地位不一样,装饰的金属或玉石等也会有所不同。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