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
2018-06-23曾幸辉郑忠汉
曾幸辉 郑忠汉
【摘要】在过去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著“教师拼命批改作文,学生看完评语就完事”的现象。这样,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作文写完后,就没有自己的事了。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下面本文就以《一个熟悉的人》教学为例,希望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经验。
【关键词】《一个熟悉的人》;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案例背景】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拼命批改作文,学生看完评语就完事”的现象。这样,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作文写完后,就没有自己的事了。这样的做法,学生不仅得不到作文进一步提升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师很累,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在学完后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没有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新的《课程标准》中写到三年级写作要求就提出了“开始练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信心……学习修改习作当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和句。”所以,我觉得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本课教学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写作,所以选择第五册语文园地二的作文修改作为本次上课的内容,主要以引导学生对写人的作文为修改的研究对象,目的在于使三年级学生从接触作文写作就逐步学会修改作文,通过引导学生对作文的修改,达到将作文知识技能的“识记,理解,掌握,运用,触类旁通”,使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不仅在于本单元习作,更在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案例描述】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习作修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在上课前,教师出示范文,参照修改评价表,进行修改示范,向学生说明评价量表的用途以及使用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利用评价量表进行互评自改。并让学生对照着评价表对自己已经修改过的文章进行评价。之后,找了八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评价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想法。最后,针对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进行总结。
在这过程中,我边听边在思考,这样的一份评价表对学生来说究竟有没有用呢?虽然之前也让学生对自己修改的文章进行评价,但没有这样一份量表可以对照着来评。听了几个学生的自我评价后,心里的担忧减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量表,虽然他们评价的语言使用不够准确,但基本能把自己的作文优缺点概括出来,这就是一种进步,让人欣喜。
在欣喜之余,我又发现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设计任务时,我提到“对照自评指导说出自己是如何进行修改的,在修改的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一点,但在孩子们的讲述中并没有把侧重点放在这一点上,都只是在讲自己文章的优缺点,这不是和我们原来的初衷不相符了吗?
对啊,设计这样的评价量表就是要学生通过评价知道如何写人,怎样才是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就是通过“对照自评指导说出自己是如何进行修改的,在修改的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我着重对教学结构流程做进一步的优化和探讨,思考指导学生如何表述自己是如何修改文章的。
于是重新设计习作评价量表,通过不断完善评价量表引导学生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设计好了评价量表,接着我设计了一节写人的作文修改讲评课。
这节课主要围绕“写人作文修改”这一线索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是“讲名人修改故事,引出主题”“紧扣主题,讨论修改目标” “出示例文,参照修改评价表,进行修改示范”“尝试利用修改的方法进行自改”“评价总结、拓展任务”。
在“讲名人修改故事,引出主题”中,教师提出:“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善作不如善改”这可不是乱说的,很多名作家、诗人的文章和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流传到现在。谁能给我们讲讲名人修改的故事?
这个环节通过名人修改文章的名句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讲名人故事。最后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我们的习作也应该在写后认真地修改,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修改写人的作文。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景,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接着进入“紧扣主题,讨论修改目标”环节,教师请大家看白板,在这出示了语文园地二中习作的要求,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然后让学生读后想一想,这单元的习作包括哪几方面的要求?“谁来当小老师,在白板上画出习作的要求?”学生画出后逐步分析、显示几个习作的要求。
习作要求大家都很清楚了,同学们也按要求写了文章,但正如大作家们所说的:“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那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修改文章,才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呢?老师提出问题后进行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并补充,最后在白板上出示修改评价表。
“既然有了修改评价表,那我们一起来扮演修改表中的前两个角色,进行文章的修改。”提出要求后学生开始针对其中一位同学写的文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照着评价表对文章进行评价。并交流讨论的结果。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明确文章的不足在哪儿。在四人小组进行修改后请代表在白板上修改。同学们对其修改进行评价,从而更了解如何把人物写好。
“请同学们对照着修改评价表修改自己的文章,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不足在哪儿,然后才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看哪些孩子最会当小医生了,为自己诊断病因并治疗。”在有效的示范下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使学生更加了解写人的方法。老师巡视指导后,“请一些小医生现场为我们展示他诊病的过程。”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如何修改文章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后的实践。在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对照修改评价表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利用电子白板中“书写笔”的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显示修改文章的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就可以看到学生有没有掌握之前的修改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这几个环节中,我注重让孩子们针对习作要求讨论如何修改文章,并让孩子们利用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讨论出来的修改评价表共同修改文章。在总结了修改方法后让孩子们对照评价表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在白板上显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结果。这几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修改文章的方向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评价能力。
最后进入“评价总结、拓展任务”,就是让学生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总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懂得了如何理解习作题目的要求,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去修改别人的和自己的文章。在这给个小任务给大家,在习作要求中,还有一个要求是: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在评价表里也有这样的一栏,希望同学们回去完成这个任务。”这一环节是学生代表在白板上显示自己的修改过程和结果后,让台下的学生进行评价,然后老师进行总结,最后抛出让学生找自己写的那个人,让那个人评价自己的文章,完成修改评价表的最后一项任务。这一环节通过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而拓展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保持修改文章的热情,让他们在以后的修改文章中有更大的兴趣。
【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而在这节课中建立了这样的评价体系,给了学生在评价修改时有一定方向准则,使学生能够借助它将评价过程更具体清晰地表达出来,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了随意性,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评价和修改。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评价后,学生自身对写人作文知识点的认识理解也更透彻。
但是,在做这样的评价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意识渗透培养,需要教师在进行之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因为这种表格式的评价方法对于刚正式接触作文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我们在进行评价之前首先让学生对作文的评价建立一定的系统。在评价之前教师以范文作指导示范,引导学生根据下表对范文做出自己的评价,然后结合教师的示范评价,使学生明白评价中的关键、方向、侧重点等原则性的要求。
本节课以评价标准为指引,小组学习为学习的基础单位,帮助学生评价修改写人作文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在评价修改作文中如何引导学生小组学习中制定提供评价标准并帮助其进行作文的评价与修改进行了深入实践,使学生逐步获得了对寫人作文的评价与修改的基本准则和方法,为学生今后对其他类型作文的评价和修改的能力打下了基础,实现学生的作文长期积累与学习。
经过上课前后的比对,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的评价和修改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坚持到在中高年级后,因学生的成长的变化会否带来学生在评价中被动不愿接受,对学生长远的学习会带来什么的影响?写作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希望长远就中高年级的写作评价与中学阶段衔接方面进行持续研究。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