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23肖菊芳许传金杨可茵杨师敏苏丽浓黄敏怡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负性情绪延续性护理

肖菊芳 许传金 杨可茵 杨师敏 苏丽浓 黄敏怡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4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对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抑郁率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出院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 增加患者的医疗依从性, 在临床推广应用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恶性肿瘤;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100

众所周知, 恶性肿瘤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与多数普通疾病相比, 恶性肿瘤患者必须长期治疗及定期多次复诊, 出院后患者还将面临许多后期治疗, 所以, 恶性肿瘤患者在其出院之后更需要医务工作者为之提供延续性护理及相关的后续治疗。为了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科结合阳春市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为出院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 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同, 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与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24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入标准:①经过病历方面的调查、临床相关的症状及在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②年龄25~75岁;③已签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不合作的患者;②患有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等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20例。观察组男60例, 女60例;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58.36±12.64)岁;子宫癌10例, 直肠癌12例, 胃癌18例, 肺癌35例, 肝癌12例, 骨肉瘤8例, 乳腺癌25例。对照组男61例, 女59例;年龄26~74岁, 平均年龄(57.86±12.04)岁;子宫癌9例, 直肠癌13例, 胃癌17例, 肺癌36例, 肝癌11例,

骨肉瘤9例, 乳腺癌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由本科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及护士根据不同恶性肿瘤特点来制定出《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 除了发放《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外, 护理人员要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常規护理指导, 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自我观察指导等。①饮食指导:根据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不同的饮食指导建议;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按照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方面的知识讲解, 督促其遵医嘱来服用药物, 另外要定期联系患者以便随时指导其用药;③自我观察指导:必须嘱咐患者要定期回到本院复查,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及时发现自身异常症状,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就必须及时返院复诊。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3、6个月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 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 并提出比较专业的护理指导。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 建立相关的延续性护理专业小组, 该小组由课题研究者负责, 组内成员必须包括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护士组成。在恶性肿瘤患者出院的前1 d由延续性护理专业小组里的护士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合适的交流沟通, 将患者及其亲属的联系方式予以登记, 并将其打印之后发放给护理专业小组的全部成员。与此同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为之制定相关健康目标。出院后必须由延续性护理专业小组成员对相关恶性肿瘤出院患者连续6个月的护理干预。定期每个月的门诊随访, 根据其每月的化验等相关检查指标对相关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适时客观的评估, 根据此给予其身体的康复训练、不同疾病并发症的预防、饮食干预等指导;与此同时, 嘱患者在有健康咨询需要时及时通过电话咨询获得的帮助, 具体由延续性护理专业小组成员针对观察组患者的相关需求及时积极的干预及沟通, 尽可能第一时间为患者解决相关的健康问题。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按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 并按照文献[1]分为无抑郁、轻微至轻度抑郁、中至重度抑郁及重度抑郁。总抑郁率=(中至重度抑郁+重度抑郁)/总例数×100%。按护理满意度自制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观察组无抑郁66例 , 轻微至轻度抑郁33例 , 中至重度抑郁13例, 重度抑郁8例, 总抑郁率 17.5%;对照组无抑郁41例, 轻微至轻度抑郁29例 , 中至重度抑郁23例 , 重度抑郁27例, 总抑郁率 41.7%, 观察组总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91例, 基本满意24例, 不满意5例, 总满意度95.8%;对照组非常满意75例, 基本满意19例, 不满意26例, 总满意度78.3%。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 以保障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可接收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 一般包括由院内出院计划、转诊、出院后持续随访等内容[2]。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

90年代起就已不断的推行延续性护理, 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 慢性疾病患者不断增加, 医疗资源相对紧缺, 医院床位周转加快, 患者出院后缺乏连续性的照护, 因此我国急切需求发展延续性护理[3-5]。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要经过手术、放疗或化疗, 这往往会对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发现, 相较于其他临床疾病, 癌症患者负性心理问题的出现率显著增高[6]。尽管我们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化学及放射治疗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但目前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而延续性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此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非常有社会意义。

延续性护理是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或家庭的一种护理模式, 它是对转移期患者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关注和应对。延续性护理更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措施, 它通过多种途径的院外随访, 引导患者改善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7], 对相关患者的康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进行必要的延续性护理支持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和社会价值。早在2008年, 英国卫生部门在一次的癌症治疗倡议活动中已将延续性护理作为该活动的主题之一。吴宇殊等[8]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放疗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对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研究表明,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自我护理能力往往大幅度下降, 极不利于康复[9]。手术、化疗及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手段, 但这些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多数患者往往因此产生忧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部分患者在出院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机能障碍, 常常会影响其的生活质量[10]。因此给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予延续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抑郁率1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恶性肿瘤出院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 可以增加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 显著降低其负性情绪, 从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明显改善出院后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 而且提高其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 对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值得各级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杭小平, 张兰凤, 周建萍, 等. 延续性护理在癌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 2014(29):3645-3646.

[2] Coleman EA, Boult C.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2003, 51(4):556-557.

[3] 栾海丽, 孙国珍, 邵筱敏. 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学杂志, 2014, 29(7):92-94.

[4] 雷佳芳, 莫蓓蓉. 延续性护理发展现况. 护理研究, 2015(1): 12-14.

[5] 任志苹.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病人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3):104.

[6] Deodhar JK, Muckaden MA.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Volunteers Working in Palliative Care in a Tertiary Care Cancer Institute in India: 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of Educational Needs. Indian 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 2015, 21(2):158-163.

[7] 马萍. 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体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8):88-90.

[8] 吴宇殊, 王颖, 江婷. 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延续性护理.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1, 25(4):375-377.

[9] 杨晓晴, 张兰凤, 岳增军, 等. 肿瘤患者出院延续性护理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12):1324-1326.

[10] 李亚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7(12):96-97.

[收稿日期:2018-01-29]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负性情绪延续性护理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