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比较

2018-06-23刘志远陈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

刘志远 陈尉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分为髌骨置换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并给予髌骨置换, 30例)和髌骨未置换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但未给予髌骨置换, 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1年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髌骨评分(PS)、膝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术后1年行X线片检查, 观察并测量两组各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1年KSS膝评分及术后2个月的KSS功能评分、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年KSS功能评分、PS评分及术后2个月、1年膝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胫骨角、髌骨倾斜角、髕骨适合角及髌韧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3、1.422、0.147、1.400, 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髌骨置换能降低患者的膝前疼痛程度, 同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髌骨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41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全膝关节置换术已然成为根治膝关节疾病的首选方式[1]。但此类手术中是否需要对患者的髌骨进行置换并未形成统一认识, 为此作者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疗效影响的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60~75岁。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相关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②临床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③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膝关节畸形>15°患者、骨髓炎患者、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失访患者。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髌骨未置换组, 各30例。髌骨置换组患者中, 男13例、女17例, 平均年龄(65.7±3.4)岁, 平均病程(3.2±2.2)年, 左侧12例、右侧18例。髌骨未置换组患者中, 男16例、女14例, 平均年龄(66.2±2.8)岁, 平均病程(3.4±2.4)年, 左侧10例、右侧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使用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患者麻醉成功后于其膝前正中做手术切口, 取髌骨旁内侧入路, 分别将股骨、胫骨骨赘、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进行切除, 胫骨髓外定位后截骨, 股骨髓内定位外翻约6°行四合一截骨。将骨赘及游离体彻底清除后平衡屈伸间隙, 松解内、外侧软组织, 取合适试膜安装并复位, 满意后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并安装聚乙烯垫片[3]。对于髌骨未置换组患者由术者对髌骨周边骨赘及异常关节面进行修整后即术毕[4]。对于髌骨置换组患者则由术者测量髌骨厚度后对髌骨关节面进行截骨处理, 截除厚度8 mm, 安装适合髌骨假体并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 敷料包扎后采用绷带进行加压固定[5, 6]。两组患者术后均给药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 同时采用镇痛泵及冰敷进行镇痛治疗, 术后清醒即行股四头肌锻炼, 术后24 h更换贴膜后行屈伸功能训练及康复训练。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1年的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PS评分、膝前疼痛VAS评分, 术后1年行X线片检查, 观察并测量两组各影像学指标改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后KSS膝评分及功能评分、PS评分、膝前疼痛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1年KSS膝评分及术后2个月的KSS功能评分、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年KSS功能评分、PS评分及术后2个月、1年膝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1年影像学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1年胫骨角、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及髌韧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3、1.422、0.147、1.400, 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1年KSS膝评分及术后2个月的KSS功能评分、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年KSS功能评分、PS评分及术后2个月、1年膝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经历此类手术后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心理应激状态, 不愿也不敢过多尝试下肢的运

动[7-9], 因此两组间直至术后2个月时仍未出现明显差异, 但随访1年的评分差异明显, 这与朱伟民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 充分说明了术中髌骨置换对患者的远期疗效意义非凡。此外, 本研究中两组术后1年胫骨角、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及髌韧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3、1.422、0.147、1.400, P>0.05), 这恰好说明了采取髌骨置换并不会对患者的关节形态起到任何异常的影响, 说明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髌骨置换能降低患者的膝前疼痛程度, 同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髌骨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春强, 林荔军, 邱卫华.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6):191-193.

[2] 耿家金, 程加峰.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处理方式研究进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 38(1):4-6.

[3] 何少斌, 王舒甜, 刘平.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关节功能及膝前痛的影响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30):

3368-3370.

[4] 黄远章, 张民, 牛金龙,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翻转与髌骨侧方移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 40(14):2197-2200.

[5] 于洋.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关节功能比较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8):917-919.

[6] 王大城, 巫洪波, 郭汉明. 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骨关节炎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7, 28(18):2969-2973.

[7] 卫小春, 王小虎, 张志强, 等. 髌骨软骨破坏程度对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2):126- 130.

[8] 唐晓波, 董佩龙, 王健.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髌骨截骨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骨伤, 2014, 27(4):274-277.

[9] 鲍亮, 胡继红, 金群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疗效的比较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 2012, 50(2):171-175.

[10] 朱伟民, 唐本森, 张涛,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早期疗效及膝前痛的影响. 创伤外科杂志, 2015, 17(4):334-337.

[收稿日期:2018-01-30]

猜你喜欢

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患者膝关节置换结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研究保留或切除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髌骨高度的影响
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与血红蛋白关系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