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2018-06-23王安江龙柏川段佳佳朱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

王安江 龙柏川 段佳佳 朱玺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30例腹股沟疝患者, 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26.85±2.33)h、手术时间为(45.14±2.68)min、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56±1.44)h、住院时间为(4.85±1.52)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均优于对照组的(65.49±5.38)h、(68.92±3.66)min、(15.86±2.33)h、(6.95±1.22)d、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实施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 且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38

腹股沟疝具有发生率高、普遍率高、发病急骤等特点, 属于外科好发病, 目前常实施手术治疗, 以高位结扎术和修补术最为常用, 均具有一定优劣性, 相比之下,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价值更高, 能够发挥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疼痛感轻、操作简单、复发率少等特点[1]。但近年来, 随着相关报道的增多, 临床学者发现不同修补方式, 可达到不同疗效, 以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最为常用[2]。为了进一步证实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性, 本文旨在对腹股沟疝患者分别实施不同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2日~2017年10月22日

本院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 且临床资料齐全;②患者均无严重负面情绪;③患者均存在腹股沟疝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抵触心理患者;②排除存在慢性疾病合并患者;③排除存在先天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④排除合并慢性疾病患者;⑤排除存在依从性较差患者;⑥排除存在精神家族史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例。观察组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48.95±2.33)岁, 平均病程(3.96±1.42)年;疾病类型:5例直疝, 10例斜疝。对照组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48.18±2.64)岁, 平均病程(3.82±

1.64)年;疾病类型:3例直疝, 12例斜疝。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局部麻醉或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首先可将表层肌肤切开(沿着腹外斜肌纤维方向), 对肌腱膜下边腹内斜肌浅面精索分离, 并游离疝囊, 直至外脂肪位置, 同时沿着精索下端游离至耻骨位置, 随后根据相应的手术类型进行操作。

1. 2. 2 对照组 患者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首先对疝囊进行离断和缝扎(距离疝囊颈5 cm位置), 随后将成型之后的疝囊或伞状填充物尖端进行缝合, 将其塞入环口内, 保证内环口底部和边缘平齐, 且进行缝合、固定, 最后将平片放入, 完成手术[3]。

1. 2. 3 观察组 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实施高位结扎手术后, 缝合补片下端的圆角, 并固定在腱膜组织上, 同时位置控制在耻骨面上距离边缘1.5 ~2.0 cm, 随后牵开腹外斜肌腱的上叶, 间断式缝合腹内斜肌腱膜和上侧叶缘, 再缝合上端开口补片(1~2针), 最后对皮下组织和皮肤表层缝合[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6.85±2.33)h;手术时间为(45.14±2.68)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56±1.44)h;住院时间为(4.85±

1.52)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现象, 其余患者无异常现象, 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65.49±5.38)h;手术时间为(68.92±3.66)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86±2.33)h;住院时间为(6.95± 1.22)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局部硬结异物感, 2例出现切口感染, 1例出现阴囊积液, 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腹股沟疝目前常实施手术治疗, 早期的传统手术, 虽能够切除病变组织, 但创伤性较大, 且可因切口过大、术后恢复不佳, 导致复发, 影响整体恢复, 不利于推广, 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手术方案逐渐增多, 目前以无张力疝修补术最为常用, 且治疗安全性较高[5]。

无张力修补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 无需做腹股沟区广泛解剖, 从而减轻创伤性, 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對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避免将损伤周边组织拉拢缝合引起的损伤性, 提高治疗安全性。同时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运用人工复合材料, 具有一定的无菌性, 且能够修复受损组织的弹性和强度, 刺激补片周围细胞、组织反应, 缓冲腹压, 降低日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发挥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疗效强等优势[7]。虽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但本次实验中, 仍出现1例并发症, 对此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手术前, 需熟悉补片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以免因医务人员的失误导致手术失败,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 并放入相应位置, 保证游离空间, 控制术后腹压增高因素, 固定好网塞和补片, 以免发生卷曲、移位等不良事件[8, 9];②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 需避免不必要的解剖, 减少机体损伤性, 保护神经,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降低术后血肿形成、感染等并发症;③在选择手术方案时, 需根据患者疝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耐受性、既往史等信息, 合理选择[10]。

综上所述,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高、作用性强等特点, 用于腹股沟疝患者中, 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加快胃肠道恢复时间, 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义亮, 王志, 克力木, 等.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研究.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8):928-931.

[2] 范中宝, 荣大庆, 柳青峰, 等. 双层立体补片与聚丙烯充填式网塞补片修补无张力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44(34):5535-5539.

[3] 李荣, 孙岩. 轻量型网塞在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4, 65(6):506-508.

[4] 杨世炜, 王永, 伍兵, 等.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 16(9):911-914.

[5] 王海龙, 吕嘉, 吴建国, 等. PKRP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78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6, 19(8):639-641.

[6] 陈庆永, 陈立波. 一期行肠切除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合并肠坏死58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5, 30(8):620-622.

[7] 张永刚, 杨瑞明, 刘永奋, 等.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2):1811-1813.

[8] 杜汉朋, 聂向阳, 何永忠, 等. 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对照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23):36-38.

[9] 黄传江, 连彦军, 徐宁, 等. 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43例临床分析. 海南医学, 2014, 66(19):

2911-2912.

[10] 黄两喜. 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5):866-867.

[收稿日期:2018-01-24]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
灵动耳环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