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核算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8-06-23王冬梅
王冬梅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稳步提升,对新农村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切身的利益。但目前农村财务核算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财务核算中的数据收集、财务监督工作的缺失、财务公开程序不规范以及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财务核算;问题;策略
新农村的建设,对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几方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财务工作的进步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现阶段,农村财务核算的相关管理工作混乱,财务数据的收集和审核欠缺真实性,财务人员的执法素质普遍不高,对会计的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控制薄弱。因此针对农村财务核算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有利于促进财务核算工作的进步、农村民主理财理念的深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一、现阶段农村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1.财务资料的取得和交接存在随意性
村级财务资料的原始凭证取得都是由各村的报账员提供的,但是各村的实际情况、业务的类别都各有不同,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都有待考量,由于村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对这些经济业务数据凭证的真实性无法进行深入探究。同时村级报账员多数都是兼职,可能保障不了凭证的及时传递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核算工作的及时有效完成。
2.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存在欠缺
目前,很多村级财务的具体信息只有村干部和会计人员才清楚和了解,有关村上的重大事项支出,在不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的情况下,就由村干部个人决定。一方面是由于乡镇对村级财务核算的监督工作做得不到位。另一方面村级会计本身的监督职责没有发挥作用。村会计一般身兼数职,既要做统计工作,又要做文秘工作,具体的工作还会受到村干部的制约。这样监督工作的实施就会相对欠缺。同时村级财务缺乏对定期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只有在发生经济案件或纠纷时才会进行审计工作。对村级财务核算有关的各种监督工作的欠缺,严重影响了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方便。
3.村级财务公开的实施效果不理想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村务公开,其中村级财务核算、财务公开是重点。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使村民对全村的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实现村民当家理财的目标。现阶段很多农村都推行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村里并没有实行村财镇管,村领导对于村里的账务处理、账户设置、财务核算等工作都不甚了解。对于村级财务该公开什么内容,如何公开,各村也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
4.农村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目前,很多村级会计教育程度比较低,甚至连什么是会计从业资格证都不清楚。而教育程度高一些的会计又不愿意去农村工作。这导致农村财务工作人员十分短缺,财务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也得不到提升。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对财务核算的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在进行财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时,态度不够严谨。在业务水平上,很多村级报账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自身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把关十分欠缺,这将会对财务核算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解决农村财务核算问题相应策略
1.完善村级财务核算法规,加强村主任会计责任
农村财务资料的取得和交接之所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主要是因为《会计法》中并没有对村级财务核算的相关规范。由于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和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使得对农村财务进行规范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要求必须对农村的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民主理财的意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村主任的会计责任。《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村主任作为村里的负责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村主任的会计责任,提高村主任对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村级内部控制和内部牵制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各项财务核算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核算工作各环节的合理性,规范性,防止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行为的发生。
2.强化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
《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农村财务核算的审计主体、审计范围、审计程序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税费改革的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业结构和机构的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财务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在具体的财务审核工作中,应与时俱进,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对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做出规定和规范。现阶段我国农村主要实行以下两种审计模式。一种是乡镇经管站,另一种是乡镇政府对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单独设立一个审计结构。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普遍使用的是第一种模式,但是会出现乡镇农经站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不负责任的情况。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农村财务审计的质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开展对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并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监督。
3.建立健全财务公开,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
农村财务公开是和谐社会进步的表现。对于农村财务公开内容要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为主要公开的内容。对于要公开的内容,村民委员可以事先征询农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体商议,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只有经过这一过程,财务公开的内容才是更贴合农民实际关心的问题。同时对于财务公开的形式和程序也要做出相应的规范。现阶段很多农村主要采取在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公开栏的设置地点最好选在农民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方便农民对公开信息的及时获取。除此之外,还应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开展财务公开的工作,例如通过村里的广播、村民大会等。还可以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开设农村财务公开有关的村公众号。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够使公开内容及时有效的进行传播,还能加强农民群众对村财务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如果有什么相关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个平臺提出意见,村委会相关人员要及时做出反馈。
4.重视对农村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财务人员是农村财务核算的主要负责人,其素质对财务核算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一方面组织对村财务人员有关《会计法》和各种财经政策的普及和学习活动。在培训的过程中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实际案例展开丰富多样的普法教育。要求农村财务人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增强法制观念,以各种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对财务人员实行道德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方面进行道德内涵的教育工作,使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核算等工作时,有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从而使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得到全面的提升。还可以对农村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不仅可以强化培训和学习的效果,还能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最后,作为一个农村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农村现代化的步伐,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村财务人员。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财务核算工作过程不规范、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财务公开落实的效果差以及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加强财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力度和重视对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还要提高农民的民主理财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财务审核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
参考文献:
[1]王治伟.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87.
[2]陈凤琴.浅议农村村级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144+137.
[3]刘利萍.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