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2018-06-22李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知数学知识游戏

李勤

摘要数学能够解决科学中的一切难题,数学是思维的帝王,是开启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是矫正错误的神尺,是通往文明之地的坦途。数学教学,尤其是给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让课堂氛围和谐,充满欢声笑语。

关键词生活教学兴趣新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笔者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易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就会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見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 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榨油厂和某些其他的工厂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产品合格率等。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

(1)例如:2008年中国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回忆在悉尼举行奥运会时,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

(2)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代表。然后由教师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了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开展竞争教学。一般认为,竞争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大多数人在竞争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合理开展一些课内竞争活动,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准”、“看谁答得精”等竞赛,使学生获得竞赛的成功感,获奖面应大一些。

4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郑国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6(12):124.

[2]王秀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13.

[3]彭晓玫.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11(12):3-7.

猜你喜欢

新知数学知识游戏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爆笑游戏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