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中促进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2018-06-22罗小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材作文

罗小芹

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已经开始逐渐向初中阶段的语文过渡。无论从教学内容上还是从教学目标上都更多的趋向于初中的语文教学。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的内容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内容,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当适当的在教學方法和教学环节中也逐渐向初中模式过渡。本文则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角度,谈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整合。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作文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听、说、读、写,它培养的是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而在这些语文素养中,读和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两种能力。而更多的时候,这两种能力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甚至在具体的交流交际中,这两种能力是彼此融合的,它们幻化成人的综合素养,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在小学的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怎样对这两种能力进行培养呢?以下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望批评指正。

1在阅读教学中为写作奠定基础

1.1注重语文教材的运用

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本科学严谨的语文知识资源库。不同阶段的语文教材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素养熏陶。所以,对每一本教材,语文教师都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对表面知识的识记上,应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每一个知识点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探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相对与初高中阶段教材,要更生动形象些。其中有很多教学任务之外的名言、格言、写作实践及有趣插图,因此,小学教师在进行阅读和写作整合的教学探究时,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这些素材。

尤其是课本中的插图,这些插图通常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常可将这个作为看图写话的素材。小学阶段的作文就是从看图写话开始的,而随着年级不断升高,看图写话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越来越容易,但在阅读与写作结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写作中心上给予学生更深入的引导,从而使学生作文的内容更具深刻性。

而对于格言、名言,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探究其深刻的内在含义,然后再将其外延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而促使学生有感而发。在这个抒发感想的过程中,其实就完成了写作的最初构思任务。教师再适时引导,让学生将感想诉之笔端,从而也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1.2从阅读方法的角度积累写作素材

这里所说的阅读方法,不是指具体的阅读答题技巧,而是指简单的阅读方式。阅读方式是层层深入的:朗读法、泛读法、速读法、精读法、标注法、甚至背诵。而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为写作积累素材。阅读的目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然后转化为学生自身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所以,教师在教授阅读技巧的时候,要注重对写作的渗透。

朗读法、泛读法、速读法和精读法都是通过对朗读者的语音语速的训练,加深其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而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就会将学生引入文中的情境,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当学生与文章作者有了相通的情感体验后,无疑为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积累了情感体验素材。

而标注法和背诵,则直接为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积累了有用的语言文字素材。作文是作者情感体验的书面表达。而优秀的作文则在于情感和文字的高度吻合。很多同学有着丰富的情感,却因缺少语言的积累而拙于表达。所以在背诵和标注中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就为学生在写作中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文字,这对学生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教师甚至可以即兴引导学生对积累的词语或句子进行作文片段练习,这既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又使学生在读写贯通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更深的体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然具备了同时读写的能力基础,所以,语文教师要对这一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除了对情感和文字的积累,阅读方法还促进学生在掌握了文章脉络层次的同时,也对写作的层次和技巧有了一定的熟识。学生读的文章,正是别人的写作作品,而学生的写作作品也会有读者来阅读。这样,在读者与被阅读者的角色转换中,学生也自然的学习了写文章的布局谋篇和整体思想。

1.3从兴趣入手,激发写作欲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却是他们独立性的初步体现。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非常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经过无数教学实例打磨出来的真理。因此,在阅读和写作的整合中也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点的利用。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对所受到的教育的接收内容和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他们多关注的点也不一样。小学阶段课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就是叙述和抒情,因此,课文大多是记叙文和诗歌。有的学生对讲故事很感兴趣,并能很容易的就理解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情感和形象;有的学生更喜欢诗歌的抑扬顿挫,更愿意欣赏诗歌中的语言美。感触的点不一样,所以对文章的关注也就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擅长,引导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学习和探究。只要兴趣点被激发了,那么学习的过程将是很快乐的。

对于记叙文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顺势加强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练习,从人物到情节,片段练习即可。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记叙文的写作要点为半径,辐射开来,进行练习。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当对其中一点取得了突破后,就会相应的对其他相关联点产生兴趣,从而完成了知识(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51页)的联动学习。

诗歌也是一样。但是,诗歌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稍有难度的。尽管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积累,对于诗歌也不陌生,但是从写作的角度驾驭诗歌这种体裁,还是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练习。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点而抒情,且只写一句习作也可。只要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愿意去尝试,这就是好的开始。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加以引导和鼓励。

以上主要从文章的体裁加以分析。其实从写作内容的角度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同样试用这一规则。

2在写作中反刍阅读

写作促进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升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很多学生在解读文章的时候,可能对情感和主题的理解并不是那么深入和到位。而当进行想同主题文章的写作时,学生在不断的揣摩自己的写作方法、构思写作内容的时候,会对已有的相似主题的阅读经历有了全新的认识或者深入的认识。对原来理解不到位甚至是不理解的内容,有了重新解读经验。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是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是不断提高了阅读水平。这是教师不能忽略的重要规律。所以,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对曾经在阅读中碰到的重难点重新加以分析、理解,从而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共同提高。

3利用多媒体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

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中的一大改革和飞跃。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阅读和写作的有机整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更多的整合资源。资源的整合,对于教师有条理、成系统的对阅读和作文进行分类对应整理,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搜集更多的教學素材,借鉴更多的教学手法,尤其是针对这两种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手法。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更多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体验。这大大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和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关注阅读与写作的平衡。一定要齐头并进的练习。因为二者互为依存,有很多知识上的内在联系,而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和写作范文,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对阅读和写作的单元练习和整合练习。不能因阅读而忽略写作,也不能因写作而影响对阅读的训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不能割裂开来的。阅读是基础,写作是提升,二者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二者能力的培养,也是交错纵横,彼此相连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整体的教学计划。小学高年级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整合是小学语文向初中语文过渡的很重要的阶段和内容。这一时期,对阅读作文教学有效的整合,可以促进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双重能力的提高。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重要时机,对学生进行高效科学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初中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生朝.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4):208-208.

[2]邓德群.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一体有效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1):128-128.

[3]周明凤.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04):30.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