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探究
2018-06-22王尧
王尧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更加崇尚民主、自由和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传统的显性教育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隐性教育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将阐述隐性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而尝试探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1.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及其浸润作用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目的,这就是要求教育对象接受教育主体倡导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主张,达到统一思想认识和提高思想素质的目的。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中,不同于显性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方法更注重将其加以隐藏,注重使受教育者在思想的浸润中、情操的陶冶之中达到教育目的对自身的要求。
隐性教育方法的潜隐性特点能浸润人们的思想。隐性教育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氛围,为受教育者的成长与接受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此,隐性教育方法虽然是作为显性教育方法的补充,但隐性教育方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及其合力作用
曾经有这么一句广告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明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这样的一句广告词,也可以颠覆我们这样一种观念:学习只与学校有关,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教育内容的合理导入,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很强的合力作用。我们应在继续发挥显性教育作用的同时,将隐性教育方法巧妙地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增添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与趣味性,使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像显性教育那般生硬,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能够更加灵活,方式也更多样,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使教育者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
1.3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及其自我教育作用
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张以显性教育方法为主导的影响,当下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关系貌似发生了颠倒或者说是片面的,教育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服从,找不到可供自己发挥的空间,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在这方面,隐性教育方法则通过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嵌入到教育对象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华丽转身,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得以重新彰显。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运用隐性教育方法推动教育者退居二线,并服务和引导受教育者发挥其自身自我教育作用。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能够变“活”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为受教育者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有效的手段,自觉内化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教是为了不教”是教育的真谛。为此,我们要通过倡导运用隐性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 。
2隐性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2.1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建立显隐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在有序的开展,其依托的仍是显性教育方法,诸如课堂教学、批评说教等具体形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一大利器,但这禁锢住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头脑。我们应充分发挥隐性教育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作用,通过对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建立显隐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检验,获得反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2以校园“软”“硬”环境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熏陶
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从理论上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的范畴,这种环境是人为构建的可控环境。以笔者学校为例,校训中的“融合”二字显示出了民族高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在说延大人的胸怀。校园的“硬”环境是指校园的物质建设,带有个性的建筑设计及名人雕塑等等,通过“硬”性的物质建设充当隐性教育的载体。校园最好的展现就是不拘一格的建筑设计,在建筑的设计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还是以笔者学校为例,美术学院名为“丹青楼”,“丹”和“青”本意是绘画的红、青两色,因红青两色不易泯灭,更象征着坚贞,始终不渝,这激励着每一个延大人坚持自己梦想,永不放弃。
2.3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综合利用各种隐性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思想的工作,在现时代我们要运用隐性教育方法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導作用。
第一,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支持。第二,教育者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扩展开来,而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堂上。在设置课程时,不仅要依靠传统的课堂教课,也可以利用一些中国传统的节日以及国际上重要的纪念日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会,借助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董娅.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