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2018-06-22杨正芹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

杨正芹

摘 要: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总是会用到多种修饰方式,包括语言修辞的运用、语言句式的变化等。正是由于文学作品中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才赋予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情感表达。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也要尝试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只有透过字里行间的“表象”,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更深层次的意境,进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熏陶和感染。

關键词:文学作品;赏析;语言修饰;句式变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引言: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同时也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文学作品中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思想也有很大差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句式变化是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对象,本文结合几个具体的文章,分别就如何从语言角度进行文学作品赏析进行了简单介绍。

1、语言修饰角度

语言修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手法,文学作品中利用多种语言修辞手法可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双关、夸张、对偶、通感、反问、排比等。不同的修辞手法,所取得的语言表达效果和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也不尽相同,例如排比可以增强语句气势,反问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双关则更容易引人进行深层次思考,拟人可以让读者产生丰富地联想和想象。在同一文学作品中,作者会交叉使用多种语言修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也必须能够识别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进而更好的解读和把握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

例如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道:“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句话中同时运用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我们通过阅读赏析,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绵绵地春雨。此外,理解文学作品中所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文中思想也有重要帮助,例如《木兰辞》中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理解为“将军和壮士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有的战死了,有的得胜归来。”如果我们不能从语言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就可能会错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2、语句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仅以文章写作而言,常用的表达方式分为5种,即抒情、描写、议论、说明和记叙。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文学作品归类问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和杂文等几类。但是对于多数文学作品来说,文中通常会交替出现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学作品内容的呆板,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同语句表达方式所传达的情感有很大差异,通常来说记叙和描写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比较平淡、中庸,而抒情、议论则可以突出作者情感和思想,是文学作品中情感升华、矛盾爆发的主要部分。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时,也要着重从语言表达方式入手,既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又要从局部上分析,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领会文学作品的精髓。

3、语言的句式变化

早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是赏析文学作品的重点和难点。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下,人物的情感往往会经历不断的变化,而语言句式则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我们深刻把握文章主旨内核也有很大的帮助。常见的语言句式包括感叹句、反问句、疑问句等几种,其中感叹句包含浓厚的感情,可以用来直观地表示快乐、惊讶、厌恶等多种情感;疑问句往往能够突出重点问题;祈使句言辞肯定、态度严肃等。从本文所列举的这三种语言角度来看,语言句式的变化可以看做是整个文章风格变化的“窗口”,正确辨析语言句式和把握句式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

例如,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写道:“江山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这寥寥五六十字中,包含了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三种句式,一方面客观的描绘了江山捕鱼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联想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坎坷,这其实也是对文中主人公“张继”命途多舛的一种感叹。我们通过分析语言句式,可以直观、明确的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提升了文学作品的鉴赏价值。

4、品味词句

从最直观的角度而言,如果不深究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境,其表面的词汇表达就能给读者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审美。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语言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斟酌而精炼出来的。一般而言,词汇的品位以关键性动词为主,但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一些起到修饰与限定的形容词、副词、名词、数量词等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词汇的品位可以当作赏析文学作品的节点,单个词汇的揣摩总是比整体意境的领会显得简单许多,通过节点的有效串联而达到整体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目的。

5、结语:

文学赏析看似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实际包含了很多的细节,从不同的角度赏析一部文学作品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从语言的修饰作用、表达方式、句式变化以及词句品味这几个层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能得到不一样的文学感受。

参考文献:

[1]毛艳.从叙述的可靠性、不可靠性分析鲁迅的小说-以《孤独者》、《阿Q正传》、《伤逝》为例[J].北方文学:下,2016(8):29-30.

[2]牛静.雄辩建构事实?——从修辞学视角分析西方新闻报道的传播技巧[C]//201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2016.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赏析
艺术作品赏析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书画作品赏析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步辇图赏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