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人的包办婚姻

2018-06-22杜先菊

世界博览 2018年9期
关键词:印度人莫迪婚姻

杜先菊

即使是来了美国的这些印度人,相对来说应当是传统相对较弱的群体,包办婚姻也是最正常、最普通的方式;男女两情相悦、自己爱上的婚姻是例外。

我在一家小公司里上过班。公司里除了我,一个日本人,和一个印度人,其他都是本地出生的白人。

印度人爱笑。我平时和他合作不多,只是在过道里或者餐厅里偶尔聊几句,说什么他都笑。有一天在停车场上看见他,他的汽车车牌用的是自己的名字。我就说,干嘛用自己的名字,干点坏事都不方便,人家一下子就记住了。以后他一看见我,总是想起“干坏事不方便“的笑话,笑得就更凶了。

其实我只是觉得有点新奇。自己选择车牌号,每年是要另外交税的。我看见的特别车牌号,有的是支持球队的,也有的是“我爱XX”的,这个”XX”,一般是自己的太太或甜心的名字。这个印度同事置自己的老婆而不顾,堂而皇之地开着自己的名字招摇过市,可见他在家中当家做主、唯我独尊的地位。

后来到大公司工作,公司在印度还有分部,认识的印度同事多了,发现他们和中国人相比,确实要传统得多。

其实,至少在美国,印度女性是相当成功的,竞争比较厉害的行业里,譬如公司高管、医生、律师以及政界,印度女性都不少。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就是第二代印度裔,担任大使之前已经当过南卡罗莱纳州的州长。我认识的印度同事里,普通员工中,男女数目大概相抵,高管里面,当然还是男性居多,但这也和整个社会的性别状态有关,印度女性比例,并不比别的族裔更低。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还是显得比较传统。说他们“传统”,有几个方面的感觉:比如传统节日,他们不仅大肆庆祝,还要上神殿祈祷、聚会,还要禁食。另外,传统的感觉最明显的,自然是婚姻关系了。

公司里的中国人和印度人一样,大家都在攒假期。公司的假期都是统一的,但美国本土的同事们一般都比较随意,独立日、感恩节、圣诞节前后零零碎碎地休息几天,暑假再带孩子去个什么地方。中国人印度人不同,有假期都要攒在一起,攒够了,就回一趟故国。

我们部门前几年招了一大批刚毕业的学生,其中自然是印度人居多。只觉得隔三差五地有人回印度。有一次跟一个小伙子开玩笑,说他会不会带着新娘回来。他笑而不答。等他回来时,果然,手上多了一只戒指。他订婚了。

后来发现一个规律:这几个小伙子一趟一趟地往印度跑,就是去見新娘。一次看不中,再跑一次;看中以后,又再跑一次,一切进展顺利,就可以举行婚礼了。婚礼都排场热闹得很,有连续三天的,有连续七天的。有个女孩回印度结婚时,还让另外一位同事在一间会议室里摆好大屏幕,现场直播她的婚礼。

和他们熟悉了,聊起来,原来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包办婚姻(ArrangedMarriage)。父母之间互相挑选,其他方面都合适了,就安排年轻人互相见面,一个不成,再另外安排一个,直到双方满意为止。他们说起来,似乎自然得很,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很封建落后。

即使是来了美国的这些印度人,相对来说应当是传统相对较弱的群体,包办婚姻也是最正常、最普通的方式;男女两情相悦、自己爱上的婚姻是例外,要专门强调一下是“爱情婚姻”(Love Marriage)。有个女孩自己选上了如意郎君,但为了不忤逆父母,就想了个小心思,七拐八弯地让自己的男朋友的名字出现在爸爸妈妈提供的候选人名单上,绕了几圈以后再假装“选”上他,于是父母女儿毛脚女婿皆大欢喜。

有个同事是从印度来的,娶了个在加拿大出生的印度裔女子,我以为他们一定是自由恋爱,原来还是父母包办。至于外嫁、外娶,和中国人比,印度人的族外联姻要少得多。

印度总理莫迪和妻子贾苏达本就是包办婚姻。他们才几岁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订了婚, 1968年,莫迪18岁、16岁的时候,他们结婚了,但莫迪不久就离开她,先是修炼、做生意,后来进入公职;贾苏达本也继续读书,后来当了教师。直到2014年,莫迪才在选举过程中承认自己有妻子,但他们并不在一起生活。莫迪当选总理以后,贾苏达本作为总理夫人,受到警察保护,但他们并没有见面,她也没有真正的“妻子”或“夫人”名份。2015年11月,贾苏达本申办护照,想出国探亲。护照申请被拒,理由是她没有她和莫迪结婚的证书,也没有莫迪的许可信。

莫迪的婚姻状态在印度媒体中有各种反应,首先是反对党认为莫迪撒谎,隐瞒了自己的婚姻状态。贾苏达本的身世也引发了很多关于政客抛弃妻子以及从政人员婚姻状态的讨论。在印度政界,单身政治家有天生优势,他们可以宣称自己廉洁,不会有裙带和姻亲关系带来的腐败和滥用权力,而单身女性政治家也因为未婚而更受尊重;丧偶的女性,也认为如果再婚会影响自己的仕途,从而选择守寡,放弃再婚的机会。

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有一本小说《同名人》,写的是印度人移居美国的故事。这本书后来改编成电影,里面有一个相亲场面,女子进屋时,在门口看到男子的鞋,她开心地把脚伸进他的大鞋,脸上浮出顽皮的笑容。这样温情地描写包办婚姻,符合整个小说和电影的基调,我们从小读五四青年如何逃脱包办婚姻的故事读多了,觉得这样的场面多少有点粉饰太平的味道。《同名人》中这对男女虽然相濡以沫,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儿子,即使回印度寻根,最后仍然是爱上了一个族外的白人女性。

又到了每年招收新员工的时候了,我们又会招几个印度学生,一两个中国学生,然后看着他们积攒假期,回国探亲。印度小同事回来时,手上会多一枚戒指,再跑一趟,回来时会分享婚礼的照片和录像,不久他的妻子就会来和他团圆,再过不久,就会收到他的经理的祝贺Email,原来他们已经生了第一个孩子了。

猜你喜欢

印度人莫迪婚姻
本期导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年华如斯:莫迪里安尼笔下的平民青年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