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阅读背后的数字魔影
2018-06-22郑一舟
郑一舟
大国崛起,文明复兴,但阅读在拖后腿。每年4月23日不仅仅是世界读书日,还是中国阅读现状的批判反思之日。几乎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在极力提醒我们的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在这种差距下,我们的大部分人却没有做任何深度反思和改进,活在自我的牢笼里而没有被有志之士敲醒。每年的调查报告都在显示我们的阅读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其中真正的有效阅读和经典文本阅读量更是难以启齿。怒其不争,怒其没有意识到阅读是如此重要,怒其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却没有化为具体的行动,芸芸众生依然在我行我素中度过他们的一年又一年,不读书,他们的生活似乎也一样精彩。我身边的高中生同样如此,他们基本上是不读书的,没时间,没兴趣,读不进,但这不妨碍他们考大学,不妨碍他们考上好的大学。
我们批判的口水可以淹没高中生淹没大学生淹没就业之后再也不读书的成人,但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缺少如此多的羞耻和羞愧?
按照年龄去烛照我们的阅读状态,我可以说,现在纸质阅读较多的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特别是小学生。感谢海量阅读在基础教育的影响,至少它让很多小朋友接触了很多著作,读了不少东西,至少在他们的童年阶段,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会这么贫乏。不管其操作难度有多大,不管其应用普及的可能性有多大,至少它让小学阶段的孩子从单一课本中解放出来,去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去了解一点中国与西方的经典著作,这不是件坏事。孩童时期建立的兴趣往往会对他之后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我们似乎有理由对他们的未来抱以美好的期待。
可惜,历史是个淘气的孩子,它的发展总是偏出人们的既定轨道。言语构筑的世界充满想象的臆断,未来还未到来,现在我们又无法看清此在,它是如此模糊所以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水中月,镜中像,美好却不真实。
我们很多人批判那些不读书的人, 批判那些不读书人找的借口,却很少去反思这些借口背后的原因。有时候真的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现在就算我们每天24小时学习肯定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而且照这个发展趋势,肯定被抛得越来越远,也就是说个体认识的能力已经跟不上世界发展的进程,终身教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成了一种被迫的裹挟。你可以不跟上,那么只能被边缘化,被抛掷在一边,等待那些进场的人对你的怜悯。悲剧的是你无法不退场,除非你拥有改变生命进程的能力。现在每年出版的书籍浩如烟海,而且每一年还在增加,经典也是如此。经典似乎是既定的,但我们忘了经典本身是多义的,有各种各样的学科,就有各种各样的经典,而我们的学科门类还在不断发展。就算是那些古老的经典,因为它的古老,我们必须借助很多阐释它的著作或者阐释它的人而理解它,而阐释本身很多时候在随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这证明了一个事情,作为个体存在,它被世界碾压,世界再也不以完整的图像存在,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观念将永远支离破碎,在这个后真相时代管中窥豹。
正是这样的渺小无助,多读几本书改变不了他们的现实命运,也无法让他们对世界形成全面而又公正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很无知,无知在不断惩罚着我们,我们不得不去依赖专家依赖各种搜索引擎,自身的命运与他者的命运紧密相连,但是这不是我想要的命运相连,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们拥挤地活在池塘里,每天追赶那些鱼食,养得体态丰腴,却没有空间和时间去进行个人精神上的完善。阅读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万物互联让人们更加紧密,紧密地失去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弹性,在坚硬的沙石上开不出美丽的阅读之花。
可悲的是另一个事情,人不是机器,注意力不能永远集中,而阅读却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集中的行为,我们可以浏览可以泛读可以一目十行,但我们必须用心,不用心的阅读没有意义,因为阅读需要眼到更需要心到。很少批判者意识到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内心是何等的疲惫,在这个时代注意力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可以得到变现的商业资源。你终身难以消除的网络使用印迹,各种电子监控和核对下的个人信息验证,也就带来了铺天盖地的骚扰电话、短信,无所不在的广告,无穷无尽的后续商业跟进。除非你从万物互联的世界中脱离,那么你就得面对这个世界日益膨胀的信息数据流, 除非榨干你的注意力资源,否则这个世界不会停歇。
所有的障碍根源于我们打不赢数据魔鬼这个事实,它是如此强大而把我们踩在脚下。这个社会的阅读理念已经被侵蚀。阅读必须具备可以变现的价值才能证明其意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个时代应该再加上一句,书中自有可以意淫的世界,抛开这些,认为阅读就是一种纯粹的有意义的活动的人已然不多,更多的人总想通过阅读得到些什么。我不是要重新去探讨阅读的功利性这种老得掉牙的话题,但我们终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阅读变现不了它的价值,对大部分人而言,它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要阅读,因为语文是一门必考科目,语文的阅读和写作离不开由读书而来的积淀。小学生、初中生读得比高中生多,因为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科比重大,高中的语文只是那么多学科中的一门,而且是比较难以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一门。大学生当然很少读,除非是专业书和消遣书,很简单,因为基本上不考语文了。在就业之后,我们发现阅读的确很有用,因为知识成了可以变现的商品,知识本身可以明码标价。现在各种各样的知识付费、知识产品定制都在告诉我们知识是能换成金钱数字的极其有用的东西。这背后的逻辑是知识是一种商品数据,阅读的成果——知识是可以被数字衡量的,所有的知识要在一种工具理性的视野下重新得到它的价值定位。知识是为市场服务的,知识只是众多商品中的一种,你可以不阅读,你也可以获得知识,只要你有money,在信息社会之前,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最方便和最主要的手段,而现在,只要有money,可以有人帮你去阅读,帮你去搜寻你要获得的信息。知识有罪不是对知识的最大贬低,而是知识是一种商品。阅读并没有比其他行为显得更为高贵,它只是众多可以转化为数字方式中的一种而已。在商业社会中,如果阅读无法变现它的价值,那么它被冷落;在商业社会中,如果阅读可以变现它的价值,那么它也被冷落,因为阅读成了一种少数人的职业。阅读在数字社会也成了一种风险行为,有用的知识与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缠绕在一起。我们要想不被阅读欺骗,要想获得有效的阅读,就要比以往付出更大的代价。对那些不具有批判思维的阅读者来说,阅读反而成了蒙蔽他们心灵的毒药。
海量阅读的想法和理念本没有错误,它是针对阅读贫瘠化的一种教育救赎,既然贫瘠,那么我用海量的阅读灌入,问题与它的解决手段似乎是吻合的。但是这是把周遭所有的背景去掉,把社会中的其他因素过滤掉而呈现的一个理想结果。
海量阅读是在课堂内部展开的,这是教师干涉的结果,而非完全基于孩子的兴趣,它是一种课堂任务,而非自觉自发的行为,课堂的行为是否会带到课外,这其实值得进一步商榷。课堂内部,是撇开了外界干扰的独立场所,而在课外,孩子受到各种其他媒介的诱惑,孩子的注意力也是商业资本所关注的一种资源,在现代社会,你几乎不可能不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而这也是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现实世界抵不过数字世界,因为虚幻所以更加美好。
海量阅读在小学阶段相对容易推广,是由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的。在小学生的学科设置中,语文学科比重大,课时多,具备可以展开海量阅读的条件。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小学语文它更强调的是一种认知和记忆能力,也就是说更多地是浅层次的阅读,它不需要太多思维因素的介入,因此这种要求数量要求阅读广度的方式在小学可以推行,但是在初中高中,它已经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它要求更成熟的心智,简单地看和记完成不了这个年龄的阅读要求。要想在高中阶段获得深度阅读的快乐,必须投入更多的心智,可惜理科作业已经差不多耗尽了他们的力量,在业余时间他们更愿意从数字网络世界中选择更简单更容易满足的快乐。
海量阅读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它的理念本身就是与数字社会的弊端紧紧缠绕的。知识已经不直接是一种权力意志的体现,它必须通过市场流通来获得它的价值。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对知识的认可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化为具体的商业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数字来衡量的。对大部分人而言,阅读已经不是一项独立的个人事业,不是一项与为稻粱谋无关的行为,不是一种与社会商业无关的兴趣和爱好。阅读与数字、数据结成了同盟,阅读的意义是通过数字来体现的。而我们去看海量阅读,我们会发现它本身就是被数字侵蚀的, “海量”一词是一种量的追求,海量与日常广告中的夸饰没有太大差别,宣传一种数量的无止境,这本身就是我们在数字社会最大的欲望,我们渴望海量的金钱,海量的荣誉,海量的私人空间……这里面是一种现代人欲求无限的神话投射。每一学年读多少书,多少万字,一个小学生却能拥抱如此大的数字,这显然是一个吸引我们眼球的神话事件。以一种被数字商业社会侵蚀的理念去解决这一数字商业社会出现的问题,这里面有一定的悖论成分。阅读成了一种数字的占有,读一本书是字数的占有,多读书,是书籍数量的占有,虚荣和自负是建立在数字比较的基础上,海量阅读的成绩是建立在非海量阅读数字的失败之上。阅读量所体现的数字占有和紧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这一行为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人的一种心灵异化。
海量阅读除了 “海量”这个关键词,还特别凸显了一个 “快”字,海量阅读要让孩子们踏上 “阅读的快车道”,快车道是超车的,是高速行驶的。多与快构成了海量阅读最重要的两个特征,而这两个特征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极力表明的价值。我不是说阅读要脱离社会脱离时代,但至少阅读的东西应该具有一定恒久的意义,阅读应该慢一点点,阅读应是我们抵抗陀螺般飞速旋转时代的缓冲剂,而不是加速剂,生活和工作已经被裹挟,如果连作为自身精神发展的阅读也被裹挟,那么生存就实在太可悲了。只要上过高速的人都知道快车道是有最低时速要求的,你不快,规则不允许,后面的车也要嘟你,甚至在后面骂你。阅读的最大价值绝对不是浮光掠影地占有某一领域的知识,而是通过阅读去感受生命,体会生活,去思索自身在世界中该以何种方式朝向未来。这些东西绝对是要沉淀,是要慢慢品味的,快是社会浪潮推着你向前,慢是你在后面思索这浪潮与你自身的联系,快是速度与激情,慢是咀嚼与理性。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生活不值一过,我想说,未经反刍的人生不值得回味。
我是一个高中语文老师,从我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最难教的课文类型是诗歌,最好教的恰恰是那些长篇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论述说明文。在高中阶段,用海量阅读的方式去教去背中国古代诗歌意义不是特别大,现在高考每年都有很多背诵默写题,有古代诗歌鉴赏题,但是学生到了大学之后真的喜欢诗歌吗?真的愿意去欣赏诗歌吗?很少很少。如果没有细细品味诗歌的情感,按照叶嘉莹的说法,没有用生命去感发另外的生命,没有通过诗歌让自身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读再多的诗歌也是隔靴搔痒,你读得再快,做题做得再快也没有太多意义。就简简单单的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也能理解大意和大致情感,但是如果不用心去体会,去慢下来一个个字细抠,怎么可能感受到苏轼的悲怆、挣扎、无奈、求索?有对一番作为的渴望,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有壮志难酬、华发早生的悲愁,更有人生虚寂的通透、达观,人有情大道无情的沧桑之感……我们每个人少年都有英雄梦,多少有点英雄情结,但是越到老越被世俗和时光磨去一切,看透之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寥。丧文化和佛系青年的背后难道不是一代人的感伤吗?
海量阅读很美好,但它是这个数字神话社会制造的另一个数字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