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条件下对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2018-06-22周荣宿墨
文/周荣 宿墨
本文作者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的状况,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浪潮下,科技创新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出路之一,基于这一观点,作者从打好基础、抓准方向、两大任务和一个目标的层面为水产养殖科技创新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步深入,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创新是应对当今农业发展的新难题,是解决好农业经济增长向农业经济发展转变的关键。在实行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大环境下,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必须构建新思维,承担新任务,解决新问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意义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永远都与国家政策的指导方向紧密结合,从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鱼类人工繁育,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年年有鱼”的口号,再到现在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实施“转方式、调结构,减量、增质、提效”战略,都说明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响应国家号召,服从国家大政方针。
首先,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进行的。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从以前追求国民经济增长高速度,向追求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全面性的转变,这种战略思维的转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理,国民经济新常态下的水产养殖业也必须从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高品质、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对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在于不能把眼光放在一味追求产业总值的增长上;不能把科技创新简单的认为仅仅围绕增长生产总值和增长发展速度上,而忽略了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忽略了群众生活福利乃至危害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再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那种发展模式不会持续长久,最终会失去民心。
其次,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着重解决经济结构性分化趋于明显,产业结构失衡,供需关系错位,经济稳定性增长持续下行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水产养殖业中的表现同样突出。水产养殖业也必须实现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转变,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生产要素入手,减少低端和无效的产品供给,提升产品品质,扩大高端产品品种,满足和适应人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就是说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围绕优化资源配置,产品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等新命题做文章。具体讲就是不能再满足于解决百姓温饱问题,而要侧重解决百姓营养型、健康型、享受型的消费需求。
第三,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的条件下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集约生产,绿色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样,水产养殖业由于多年来的资源依赖性和消耗型的粗放生产方式,设施落后,带来一系列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供给侧改革条件下的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就是要把绿色发展当作方向性的首要任务,建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攀登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新高峰。
二、当前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状况
2016年我国水产养殖总量已突破5000万吨,占全球水产养殖总量的60%以上。然而,粗放的生产方式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桎锆,而科技创新是突破发展制约实现水产养殖业由量变到质变的唯一途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的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一,传统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仍将维续。我国渔业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质的转变和突破,如由捕捞为主转到以养殖为主,由自然放养到科学喂养,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等。但总体上还是传统养殖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生产方式的粗放、管理及技术人才的匮乏,致使养殖环境还在不断恶化,养殖鱼类疾病趋于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如城市建设一样,不仅要考虑新城区的开发崛起,同时也要考虑老城区的翻新改造。不仅在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生产方式和技术上有所突破,同时也要在完善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现有人才水平等方面下功夫。
第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和技术代表的新兴产业模式,在一路高歌突飞猛进一段路程后,其发展遇到瓶颈,亟需加大推动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这种渔业生产工业化的模式,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养殖,建设现代渔业中所起的作用不容置疑。但由于它前期投入大,占用资金多,技术含量高,人才资源不配套,投资回收期较长等一系列原因,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瓶颈效应,发展步伐有所放慢,产业效应影响不明显。对于这项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的领军技术,必需加大推动力,继续健全推广体系,给予资金、人才、政策的大力扶持,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使其更上一层楼。
第三,池塘工业化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业科技领域的初生牛犊,发展迅速,势头良好。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解决当前水产养殖业困境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实现渔业提质增效,减产增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渔业实施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池塘工业化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借助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优势,适应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国情,同时作为工厂化养殖与传统养殖发展的过度阶段,将会长期占据我国养殖业的主导地位,发展潜力巨大。但他同样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资金和人才的制约,真正形成新的产业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四,水产养殖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正在打开局面,形势喜人。现代渔业强调的是渔业发展的多功能性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我国正在步入现代渔业的初级阶段,三产融合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促生的休闲渔业,正在遍地开花,但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特色和品牌效应;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正在逐步推广,但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生态环保效益,但目前全国仅有15家左右的养殖基地,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效益还不明确,只能说是刚刚落地生根,尚未开花结果。建设多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现代渔业,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创新还是任重道远,尚须努力。
第五,海水养殖在方式、技术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徘徊不前,缺少突破性进展。我国海水养殖贝类占72%,鱼类仅占7%,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克服近海水质恶化,鱼类资源大幅度缩减,深远海养殖方向性突破等方面,科技创新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引领支撑作用。近期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对近海网箱养殖实施限制政策,逐步减少网箱数量;实施伏季休渔政策,养护海洋资源;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恢复海洋活力。这些政策的实施,也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指导水产养殖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探索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浪下,科技创新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落实到具体方向上,可概括为:打好基础,抓准方向,两大任务,一个目标。
第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打好基础就是要建设一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水产养殖业科技驱动发展战略能否得以顺利实施,根本在于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在国家大力推进成果转化的背景下,渔业科技方面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但现有的成果转化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池塘边、网箱上科技人员更是少见。现代化养殖行业迫切需求有关部门为成果转化人才制定可见的发展目标、具体的评价制度、可行的保障体系,使之有的放矢的开展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工作,促进成果落地,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水产养殖业科技创新必须掌握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只有方向明确了,工作才有目标。这个方向就是用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改造传统水产养殖业,用绿色发展理念构造现代渔业的新框架:一是发展生态池塘循环水养殖。通过对池塘养殖设施、生态调控、智能化管控等技术装备的建设,解决我国池塘设施简陋、养殖水质劣化、病害频发、养殖用水量大、生产效率低、品质不高等制约我国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实现 “节水、减排、生态、高效”;二是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作为高产、节水、省地、环保的养殖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相同规模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系统与池塘养殖系统相比可以减少10倍~20倍的土地以及8倍~10倍的养殖用水。同时此养殖模式不再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有着全季节生产、养殖品质可控、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选定合适品种的养殖可以实现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创新发展深远海养殖。在内陆和近海养殖空间受到挤压等因数的情况下,发展深远海养殖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水产品供给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型深水网箱、远海岛礁养殖平台及大型移动式养殖平台等的建设,增加海洋渔业资源产出,提升全球食品安全。
第三,推进我国渔业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安全、健康、优质的水产品市场。推进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在养殖上就是要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取缔有污染养殖源,建设品牌水产品;通过“抓源头、强监管、推典型”等方式建设优质养殖水产品,“抓源头”就是要建设好优良苗种、建设好安全渔用药、建设好健康饲料,保障养殖基础安全;“强监管”就是严格推进市场准入、强化质量监督抽查、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确保养殖成品入市安全;“推典型”就是大力推进健康养殖模式示范、优质产品认证等,逐步实现水产品入市认证全覆盖。
第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是渔业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终身目标。通过内陆养殖结合深远海养殖模式的共同推进,逐步建设养殖品种优良化、养殖营养摄入规范化、养殖环境健康化、养殖装备智能化,实现“每位养鱼人都能养出合格鱼,每位消费者都能吃到健康鱼”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下,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养殖模式、养殖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升华。全体水产养殖业者,要为渔业整体发展进步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