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弟子规》之“父母呼,应勿缓”
2018-06-22罗大伦中医诊断学博士编辑明月
文/罗大伦(中医诊断学博士) 编辑/明月
很多人找我询问身体问题,我看到这些成人因为自己的性格或者习惯而病,比如,容易抬杠、喜欢看别人的坏处、对自己利益患得患失等,久而久之,自己的负能量越来越多,这样身体怎么能好呢?可是他们却对自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因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改不了,这不是吃药能解决的。我心里觉得很是可惜,心想,这些习惯确实很多都是小时候养成的,真想让时光倒流,让他们的父母再培养他们一遍,可是,人生不能重复,只能自己下大力气,或许会有改变。所以,我很希望能提醒现在的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否则,孩子未来痛苦,这一定不是家长希望的。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学习《弟子规》,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这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培养了孩子的奴性,是糟粕。这也是今天很多国人对儒家的看法。那么,真是如此吗?这《弟子规》里面到底有什么道理呢?是否可以用来培养孩子好的品性呢?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
我们来看看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这句的字面意思是:对于父母的呼唤,做孩子的,应该立刻回应,不要让父母等待。为什么要做到这些呢?有的家长立刻提出,这种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我,会不会太严厉了?
我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例子。有位朋友听完我的课后,一定要请我帮助分析她女儿的皮肤问题。其实那天我特别忙,真的是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在路过一个地方的时候,让她们提前过去,我顺便看一下。结果这孩子来了,吓我一跳,不是她身体有什么问题,而是她的情绪。孩子上初中,脸色是铁青的,头发下垂遮盖到了眼睛边缘,没有一点笑容,妈妈让她和我打招呼,她嘴里只是哼了一声。她妈妈在与我寒暄的时候,她把头趴到桌子上,左右滚来滚去。最后我简单分析了一下,告诉这个孩子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其实根源是情绪,但是对于这孩子,以我的能力找不到开解的方法)。最后告别,她妈妈要她谢谢我,她眼皮都没抬,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头一扭就走了。这位妈妈整个过程都很尴尬,一直对我说现在的小孩子个性特别强。
这次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这种所谓的“个性”我首次见识,这孩子的当天表现,可以说是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对母亲希望她做到的,她一样都没有做到。可能这个孩子不想来,是家长硬拖她来的,但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可以极其消极地对待吗?这样的情况长大了就会自然好转吗?说实话,我当时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可能难以融入社会。如果这样进入社会,也很难被接纳。
我也很清楚,这个孩子不是青春期叛逆、个性强等,她的这种行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形成原因应该贯穿她的整个教育时期。
再讲个成人的例子。一个硕士毕业生,到了单位,有一天领导让她送一封文件给合作单位,可能这位硕士觉得应该由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去,比如办公室打杂的,自己是硕士毕业生,干送信这个活儿太丢人,所以很不愿意去送。那么,在工作中对自己不喜欢的任务,就可以不去做吗?这位硕士生是怎么做的呢?她领了任务,很不开心,就开始摔摔打打地把东西往桌子上扔,表达自己的不满,然后在离开时,把门很重地“咣”地一声关上,把经理吓得不轻。请问大家,如果是你碰到这么一位下属会怎么办呢?我想这个领导不会接纳这个学生所谓的“自我”和“个性”,几次以后,就劝她离开了公司。
那么,这个硕士毕业生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仅仅是长大以后才这样的吗?我想大家都理解,应该是在小的时候,脾气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很多心理思维惯性,已经在儿童时期奠定了。
那么,这句“父母呼,应勿缓”培养的是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呢?大家可能会说,培养的是服从的习惯。我说,这可能只是表面含义,再深一层,培养的是“自己与他人是一个整体,要互相合作的思维习惯”。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别人是一个整体,大家活在一个圈子里,你影响我,我影响你,没谁自个儿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不与别人发生关系。在这样的圈子里,别人对你如何,基本上取决于你对别人如何。大家还别不信,这是一个互动的圈子,你发出什么样的信息,最后都会回馈到你身上。比如,你骂人,整天骂,结果如何?别人都会微笑对你?不会的,难道大家都是欠着你的?所以,别人也会用不愉快的态度对你。
因此,这是一个互动的圈子,谁都跑不出去。要想生活幸福,记住秘诀:你必须和大家一起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
比如,你在需要别人配合你工作的时候,向别人发出请求配合的信息,别人会前来配合吗?
我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别人需要配合工作的时候,你对其他人的反应。如果平时与同事就有非常好的互动,大家感觉彼此和谐顺畅,很开心,那么,你发出请求信息的时候,别人当然也会欣然而至。这是人世间的规律。
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要靠你平时的思维习惯,而不是强迫自己这样做。是习惯,你有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积极配合的习惯,这是思维惯性。而这个习惯,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少年儿童时期。
思维习惯有这么重要吗?国外的心理学家的实验可能有利于我们理解它。心理学家是一群很有探索精神的人,他们把猴子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猴子每小时能吃240个小饭团,小饭团被放在一个小洞里,起初要30秒取到一个,这个速度猴子只能吃到半饱。每天用这样的方式喂养猴子,那么,大家来猜猜,几个月后,发生了什么?猴子取得食物的速度会变快吗?
答案是:猴子熟能生巧,取食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吃饱。可是,这只是答案的一半,另一半答案令人吃惊。当研究人员解剖研究这些猴子的大脑的时候,发现它们负责这一行动的区域的大脑皮层,明显变厚。这意味着,大脑结构的进化,并不是用了几代猴子来进化,而是短短几个月。
还有很多这样的实验,都提示一个结果,就是习惯会改变大脑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习惯成自然,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的一样。反过来,这种大脑结构的改变,会让你自然而然地去做,从而强化习惯。可见,习惯有多么的重要。
有两个大学生,是同班同学,一起进入同一个单位。一个处处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另一个随意,完成工作就满足。若干年后,处处仔细的那个人,成为了一个著名品牌手机的老板,财产几十亿;另一个还在打工,每个月工资五千元。
当然,并非钱越多就越成功,但是,论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是前者多,因为他给那么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功德无量。当时大家都评论,看来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可是我要问大家,细节从何而来?是强迫自己去做的吗?很大程度上,不是每次的强迫,而是来自于习惯,儿时养成的习惯。如果儿时就有这样的习惯,工作后再培养,则容易得多。而第二个人,则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争取,所以进步不大。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要“父母呼,应勿缓”。其实,这是培养孩子建立一种习惯,一种别人有求,你要迅速回应的习惯。这是与别人良好互动的开始,如果你与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有如此的互动,那么,这只是一个演习,当它成为一个习惯,你在成人之后的工作中,习惯会帮你的大忙,会令你更好地进入与周围人的良性互动中。
现在的孩子,因为多是独子,所以家长呵护备至,导致很多孩子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孩子不大会与别人分享。当孩子呼唤别人的时候,别人要立刻到位,比如喊父母,父母要马上出现,这是“儿女呼,应勿缓”。当父母喊孩子,却因为玩游戏而不予理睬,或者“别喊我,没看见我正在过关吗?”这样就不是互动关系,而只是单方面的,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看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单位的评价就知道了,曾经有一个电视台的朋友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平时需要我这个前辈时,我都立刻去帮忙,但是那天在电梯里,我拿着很重的摄影设备,旁边的年轻人都看着,没有一个说要帮我一下,太寒心了!”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没有培养出“分享、互助”这样的思维习惯,而是觉得世界都是应该帮助我的。这样,他的良好互动越来越少,何谈职场生涯的幸福与成功?
另外,我们中国过去有个词,叫“规矩”。规是圆规,是画圆形的工具,矩是画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尺,这词讲的是每个人在社会中该遵守的规范。严格地说,“父母呼,应勿缓”也是一种规矩,过去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要遵守规矩。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过我:见到客人要鞠躬问好;吃饭时筷子不许插到饭碗里面,不许敲碗;走路老人先走,吃饭时老人先动筷子等等。这些是家长告诉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往往在没懂为什么的时候,就开始必须遵守了,这叫规矩。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规矩是没有用的,让孩子遵守规矩,会使得孩子丧失“自我”,没有个性。可是往往矫枉过正,很多孩子开始成为家里的中心,吃饭没有时间点,大人喊孩子吃饭,孩子往往玩得正开心,不加理睬,等过了一个小时,孩子饿了,家长再重做饭;家里吃什么,完全孩子说了算,孩子想吃什么家里立刻就去做,不想吃的,做好了一口不吃;吃饭时孩子吃第一口,老人都要等着……总之,在家里孩子是中心,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性格张扬。可是,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孩子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因为那里不以他为中心,没有人像家里那样宠着他,所以他在那里无所适从,深受打击,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得异常老实、服从,甚至丧失自我。这样的孩子,往往形成双重性格:遇到弱于自己的,张扬力量去欺压发泄;遇到强于自己的,性格立刻变得懦弱谦卑。两种力量冲突,往往会令他们找不到自我。
当然,家里的气氛是有异于学校等社会的。但是,我们应该想到家可能也是一个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演练场,在这里稍微学会一些规则,一些规矩,使得孩子知道有这些社会规范的存在,这对孩子适应社会是很有好处的。
总之,社会是个协作的大家庭,在社会组织运转时,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儿童时期,能够了解到我们都是一个整体,要和谐互动,同时,在这个阶段培养出一些良好沟通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父母呼,应勿缓”有着很深的意义,我们现在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如果不懂里面的深意,我们可能会觉得它死板,把它当作糟粕扔掉。
最后,我们还是用家里人一起吃饭的例子来讨论为什么要教孩子遵从规矩。有的家庭到了吃饭时间,孩子玩得高兴,因为长期没有给孩子规矩,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愿来行事,所以孩子往往怎么喊都喊不动,他要一直玩到自己饿为止,然后家里再给他重新做饭。那么,是否要求孩子按照规矩必须来吃饭?有教育思路认为可以由着孩子,孩子饿了再吃,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我。其实,从医学的角度,要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因为吃饭时间会有节律。如果到了吃饭的时间没有吃饭,身体照常会分泌胆汁、胃液等,胆汁分泌了却没有食物,日久胆汁会蓄积出现结石;胃液分泌了却没有食物,如果时间长了,会消化胃黏膜,造成损伤,然后身体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在反复的长期的炎症修复中,细胞变异机会增加,就可能导致胃癌。所以胃癌与饮食不规律有密切关系,这是肿瘤医学给我们的信息。而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可能来自童年。当然,工作以后,也尽量不要因为工作而改变吃饭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