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策 以结构优化为核心

2018-06-22徐旻禾

当代陕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富平县奶山羊富平

◎本刊记者 徐旻禾

产业兴旺要因地制宜,成功的村都在“做自己”

▲ 现代奶山羊产业园区内进行集中挤奶

“这是咱的七面坡,这是咱的金银坡,由咱踏来由咱搓,日出踩到星星落。”富平阿宫腔现代戏《天女》中的这样一段唱词,唱出了富平人脚踏实地,努力奋进实现生活富裕的场景。

说到农业,富平县可谓是“天赋异禀”。北部的沿山林果产业带、中部的川塬粮畜产业带和南部的灌区设施瓜菜,让富平成了著名的“中国柿子之乡”“羊乳之都”“早中熟苹果之乡”“中国好粮油”示范县。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产业兴旺,富平开始了一场做优特色产业,化解发展短板,打造产品品牌的“优化牌”提质实验。

做优特色

在优化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富平县发现,不能一味追求做大产业,适度规模才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

1987年,富平县就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奶山羊之乡”。养一只奶山羊,一年利润收益3000元,还不影响干农活。这本来是富平县奶山羊散养户的理想生活,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防疫困难、奶源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农民小富即安的思维,阻碍了他们致富的动力,推动不了产业的大发展和产业提升。”副县长杨稳山说。

▼ 全自动生产线进行柿子清洗、分拣

在齐村镇董南村,张建斌的家庭农场通过奶山羊鲜奶收入、良种输出,年家庭纯收入达15万元。“原来一个人养十几只羊,现在我两口子养了280只。”

不仅如此,建斌农场还通过签订“粮改饲”,在场务工等方式,带动3户贫困户增收脱贫。“两户把自家的7亩地改种苜蓿,一亩一年能收入4000元;还有一户每天来打扫羊场,年收入8000元。”

对农户而言,家里的地不用种粮食,改种苜蓿,降低了劳动强度,收入反而大涨。农民有了更多时间外出打工挣钱,就连清扫出来的羊粪也能成为天然肥料卖钱,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循环。

到了现代农业园区,这个小循环升级成为有机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在红星美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600亩园区内,既有设施农业,又有种植业,还有1000只规模的种羊繁育中心。富平县畜牧局路加社介绍,农业生产中的肥料都来自于养殖场,通过加工厂,把羊粪制作成生物肥,全部供应给设施农业,这样果品质量提高了,果业效益自然会更好,还能解决污染问题。

红星美羚计划在今年引进优良品种的奶山羊,改进当地奶山羊品种退化的情况。品种优化、科学喂养,将极大促进全县奶山羊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在红星美羚等6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富平现已建成现代奶山羊产业园区3个、规模养殖场及家庭农场156个,奶山羊存栏量达55万只,奶山羊养殖业产值9.6亿元,养殖纯收入2.98亿元。

在留古镇,塬上塬下,两幅景象。

塬上的农民人均年收入13000元,塬下的农民只有7000元。

同样的自然条件,为何收入竟差近一半?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差别,而是种什么,怎么卖的问题。

塬上农民发展设施瓜菜,从前一年的11月一直要忙到来年的6、7月,农村没有一个闲人;而塬下农民纯粹依靠粮食种植,同样辛勤劳作,收入却只有塬上农户的一半。

塬下群众也想发展现代农业,可前期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大棚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张桥镇拿出了解决办法,成立专业合作社,将造价17万元的大棚,按年租金6000元租给农民。

2017年11月,张桥镇原李村村民高引周承包了两座大棚,准备种植甜瓜。没想到刚翻过年,一场冻害,让老高慌了神,“合作社顾问来看了,说肯定是今天上冻,明天栽,让我把棚全部卷起,把头一茬都冻死,重新栽苗。”

刚种下就要全拔了,今年还有没有收益?高引周心里直犯嘀咕。半信半疑的老高按照专家指导,第二茬又种了7000苗,到五月底,收获的甜瓜全部售出,收入5万多元。这让种了20多年甜瓜的高引周没想到,“劳动强度减少了,风险也小了,收入咋还更高了?”

合作社支部书记赵可合当起了技术员,他设立了高标准,“只要不打农药,我包销。卖不出去给我打电话,三天之内给你卖完。”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合作搞生产,联合闯市场。现在,加入合作社的农民靠甜瓜一亩地能收入3万元,刨去人工、投资等成本,一年至少净赚2万元。

化解短板

沃野看金银,最美大樊村。这两天,宫里镇大樊村党支部书记惠春侠格外忙,除了要去地里看村民摘收金银花,还要跟规划专家研究制定大樊村金银花扶贫产业旅游规划。

一个村,主动做一个产业规划,这事还要从惠春侠去年到山东考察说起。

▲大樊村村民将晒干的金银花装进袋子

大樊村386户,1580人,大都靠地吃饭,可效益总是很差。在山东,看到当地人发展金银花产业致富,惠春侠眼前一亮:两年的苗子一亩能收入2000元,一年的苗子一亩也有1000元。一次投入,年年收益,既解放了劳动力,又能带动群众致富。除了做药材,金银花还能进行茶、饮料等深加工,将来还能发展乡村旅游。

村“两委”多次研究后拍板,要在村里推行种植金银花,“一开始只流转了46亩地。到了7月份,就达到了500亩。”

既然要把产业做优,就得有规划。大樊村成立了合作社,明确了集体经济收入20%留作集体积累,80%收益由村民按持股比例分红的方案,惠及贫困户20户55人。现在,大樊村种植金银花最多时能解决200个左右剩余劳动力。一个贫困户通过园区务工一年收入8000多元,托管的两亩金银花最低分红1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仅金银花一项,一年就能挣万余元。

5月,大樊村金银花扶贫产业园1100亩金银花进入采摘高峰期,每天能采1000多斤,园区全部被企业预订。

“我们想把金银花种植与扶贫、民宿、旅游、采摘、养老等相结合,最终打造成‘休闲产业+旅游’小镇。”惠春侠说,村上的金银花产业规划已经做到了2025年。

华丽转身的还有曾经的“花炮之乡”老庙镇。

2012年老庙镇响应国家政策开始退出白灰、花炮产业,到2017年全部退出。没有了最挣钱的营生,老庙镇将目光投向了种植中药材黄芩。曾经的秦声花炮厂转型建成富平县万乔黄芩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子,目前种植黄芩近万亩,合作社自种1200亩。

2015年,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田解胜回到了尹家村,通过合作社承包了17亩黄芩,组织入社农户锄草,一年仅靠种黄芩、收黄芩,毛收入都在七、八万元。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黄芩产业越做越旺,隔壁美原镇村民何军锋也被吸引。曾经从事白灰生产的他,现在通过租用出药机,一亩地挖一小时收入160元,一天能挣1000元。“白灰生产污染大,每天回家一身土,现在自己种药、出药、再加上养殖奶山羊,收入不比原来差。”

2017年,老庙镇引进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组建富丹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从整地施肥、播种、管理、采收、销售各个环节对242户贫困户进行全方位帮扶。

种植基地实现了黄芩的规模化种植,还一并解决了资金流转、市场销路等问题。下一步,老庙镇还将打造集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渭北综合性中药材集散中心。

从种植苹果、酥梨到改种葡萄的到贤镇,一亩地收入上万元;深度贫困村赵老峪北村开始了丹参+槐花的种植尝试,发展“甜蜜事业”,两年半到三年就可以收获700亩丹参,产值1400万元左右……这些曾经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找不到定位的“后进生”,正通过自我发掘化解短板,找到了人无我有的优势项目。

擦亮品牌

农业进入新时代,质量才是最核心的生产力。

“甜瓜咱们种的早,甜度也很好,品质上我觉得不比他们差!”提起甜瓜,人们总认为是阎良甜瓜好,可张桥镇富郁香甜瓜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赵可合却不服气。“我们种的‘全无敌’,清香脆甜汁多,甜度超过了16。”今年3月,富平甜瓜先于往年一个月上市。

说富平甜瓜好,赵可合可不是“自卖自夸”。2007年,富平甜瓜就已经成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年,凭着质量和口碑,富平甜瓜的牌子越擦越亮。

现在,仅张桥镇甜瓜种植面积就达2.4万亩,年产量5.5万吨,总收入1.4亿元,带动了223户681人实现了稳定脱贫,高峰期日产量达到200多吨,销路却不愁。采访完,赵可合急着往家赶,“西安、阎良都来家里拉瓜正等着呢。”

先天优势再加后天努力,富平县现在已经拥有富平甜瓜、富平九眼莲、富平尖柿、富平墨玉、富平柿饼、富平羊奶粉等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怎么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打造品牌,推动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富平县通过以特色树品牌,以质量撑品牌,实现了市场效应和品牌价值的双重提升。

5月15日,由县人大牵头的千亿级奶山羊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有业内人士提出,“富平奶山羊是咱们自己的优势产业,商标咋能让人家注册了?”

意识到问题,富平县迅速行动起来,实施大市场营销战略,统一运营“富平羊奶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问题就处理,我们不但要利用好富平奶山羊这个地理标志,还要通过进一步提升,将富平奶山羊打造成区域公用品牌。”副县长杨稳山说。

为了保护有370年历史的富平柿饼品牌,富平县出台了富平柿饼地理标志保护办法,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办公室。保证使用专用标志产品的溯源性,要求使用专用标志生产企业应当按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并实施年度报告制度。

现在,富平全县共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生产企业42家,全年专用标志使用达到了350多万枚。对地理标志专用标识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对企业违法使用专用标识的给予处罚,定期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从原(辅)材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执行、产品检验、专用标志的使用等方面进行随机监督,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了富平农产品品牌的“含金量”。

>>点评

让农村找准方向干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长远之策。对于富平而言,北部的沿山林果产业带、中部的川塬粮畜产业带和南部的灌区设施瓜菜,让富平县成为著名的中国柿子之乡、羊乳之都、早中熟苹果之乡、粮食生产先进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天优势再加后天努力,富平县通过以特色树品牌,以质量撑品牌,全力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实现市场效应和品牌价值的双重提升,推动了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省委农工办农村处

猜你喜欢

富平县奶山羊富平
关中奶山羊与阿尔卑斯奶山羊杂交后代乳品质研究
小花船
富平人的性格
躲太阳
奶山羊泌乳期的饲养管理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首部《富平县志》记
杨凌全力打造奶山羊百亿元全产业链
晒秋
富平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要意义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