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城市的年轻女孩:我们不再去工厂
2018-06-21黄靖芳
黄靖芳
这是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这是商场里随处可见的艳丽、精致的脸庞背后读不出来的故事。
从95后所经历的时代开始,“农村一城市”的二元结构已经变成城市化的单一社会演变了。在这种社会时空的改变中,现在的很多年轻女孩,跟经典的“女工”在心理上和社会特征上还是同一类人吗?近日,我走进那些跟我年龄一样,或比我小的年轻女孩的世界。
不再去工厂
根据我所掌握到的各种资料,场景和数据,现在在珠三角一带,从农村出来,进工厂的年轻女孩已经不多了。她们的职业选择,基本是服务业,比如公司、服装店、美甲店、酒店、中高档餐饮业。而这些服务业,不再像工业区那样和城市主流社会有区隔,恰恰是开在一个城市繁华的地方。
张勤丽在一家美容店上班,高一时因为玩手机上瘾,对读书不再提起兴趣,便远离茂名老家来到广州。在她和她同辈的眼中,进入工厂的流水线上班几乎是从未考虑过的选项。
我以为工资是首要考虑因素,但其实并不是。“女孩子爱美,怎么肯天天穿着制服上班”,这是张勤丽几乎脱口而出的反应。
而且,细心留意会发现,张勤丽和其他很多女生一样,不再提到自己是出外“打工”,转而用“上班”来代替。这个词义已经建构了一种新的自我认同。
张勤丽的话和她的妆容遥相呼应。艳丽的五官,嘴唇上带着亮片的口红,让人第一眼就能注意到她。而在工厂不会允许这样干,毫无个性的着装和生活步调,和“打工”一词被丢进了历史的废纸篓,也被尘封在希望时刻跟紧外界步调的年轻女性的思想角落。
她和很多人一样,选择退学,就是被手机里,或者其他人口中的外面世界吸引,而呆板的工厂生活显然不足以提供这样的氛围。
人的城市化
工厂区对人的吸引光环暗淡之后,是城市服务业的吸引力时刻。
对于过去的一代女工来说,走进车间并不等于走进城市,至少在心理上如此;而对于现在在服务业工作的年轻女孩来说,走进上班的地方即已经等于走进城市,至少在心理上是如此。看电影、逛街、外出吃饭,已经成为我所接触到的年轻女孩的日常休闲。
城市的工作给她们带来的,不仅是外表的变化,还有内心的波动。
在四川内江长大的林莉从小喜欢看书,每个周末,她都会从郊区的住处跑到市中心的图书馆、博物馆,还有参加不定时的艺术展览,她那些从小埋藏的“文艺细胞”有了生长的地方。和她交谈,会有跟别人很不一样的感觉,例如在描述某处场景的时候,她不说很美,会用的话语是“陌上花开,缓缓归矣。”
那些备受城市中产青睐的小资、时尚的生活方式也被快速复制粘贴,哪怕生活在城中村一角,也能提供快速通往城市模式的通道。即使是刚进城的来自农村的女孩,融入环境的成本也愈发降低,看起来,人的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
内心的禁区
在采访之初,我不曾担心以前都会有的“寻找采访对象”的问题,浸淫城市多年,她们应该早就积累出一套社会化的交往方式。我以为会像在深圳一样,有走进这些女孩内心的机会。但实际上我发现,我不被欢迎走进内心。
刚开始的经历让我落得一鼻子灰。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变身为怪物,不然怎么会受到如此频繁的抵触?这样的抵触在遇到洪红的时候达到最高峰。
洪红来自茂名,今年才19岁,在广州三元里一家服装店上班。当我提出采访的请求,她没有拒绝,但是整个人表现得很不好意思。等到洪红下班,在地铁闸机前,她说出了她的疑惑,“我怎么知道你不是骗子”,我想起来自己还没提供名片,但这小足以建立信任,“现在名片也是可以伪造的”,她义正言辞地说逝。但即使证实后,她还是倔强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我觉得你还是不用问了吧”。
我意识到,她的拒绝,并不仅仅是怕遇到
“骗子”,甚至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托词。我想起了在跟别的女孩接触时的情境:她们可以跟我说现在,说未来,但并不太愿意说过去,一提到过去多多少少都会逃避。她们好像有一种把过去遗忘的心理模式。是因为在城市的“现在”还比较脆弱,不足以建构出通向美好未来的通道,因此体验过去,会害怕在心理上被“打回原形”吗?
在费了一番周折后,洪红还是接受了我的采访。但我们的交谈并不顺利。不顺的原因是我按照了解经历背景的思维问到了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说了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后,我多問了一句经历。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一直在问一些不好的事情!”她突然提高了音量,情绪变得不一样了,用一种变得强烈的语气。整个车厢的目光都围了过来。
尽管之前她没有提示我任何“不好”的信息,但我知道触碰到了某些禁区。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对于我这种“不速之客”近乎本能的远离,或者是拉锯战一般的“扭捏”和抗拒,不是因为我是“怪物”,是她们害怕自己成为“怪物”。她们已经预设自己是跟我,跟所有人一样的同质的城市主体,不再是被研究,被采访,被同情的对象。外界的触角很少伸向她们,谁会特意走进这些每天都会遇见的年轻女孩的心里?当然她们是极不情愿,毕竟不想拥有和上一代打工女性挂钩的社会标签。
我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曾经,“老乡”是联结外出务工群体的一个支点,那是安土重迁,以熟人网格为重要支撑的社会象征之一。老乡带老乡,一起进城,一起赶春运,成为了在外打工生活中的重要依靠。这种连接背后的暗示在于,他让你时刻保持着对乡土的记忆,那是一个成熟的社群对人的心理的不断强化。
但现在,无论是张勤丽,吴竹巧还是洪红,都不再以老乡为社交圈子,甚至她们会说,“不认识几个老乡了”,在服务行业这样一个追求潮流、时尚的地方,“老乡”仿佛已经成了一个会降低“格调”的词,也从小会在她们口中听得见。带来的结果是,随着“老乡”一起留存的关于农村、过去的记忆,也就可以随之一并埋没。这是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这是商场里随处可见的艳丽、精致的脸庞背后读不出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