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电台:从陪伴、治愈到知识进阶
2018-06-21马程
马程
20年前写的信、打出的电话,10年前发的短信,和今天直播空间的留言,讲述的仍然是相似的困惑、迷茫、孤独……
“我爱安静,我爱笑。我是丽红,我在北京,你在哪儿?”这个如红颜色般温暖的声音,曾在每晚11点至翌日凌晨1点,回荡在北京夜空的电波里。
初三学生陈章鱼,那时刚随家人从东北小城到北京上学。寄宿的学校里,他没什么朋友,深感被孤立,课堂外最大的乐趣就是抱着随身听听电台节目。难以入睡的深夜,他搜索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不眠夜》主持人张丽红的波段,然后停了下来。
“她是女中音,声音很沉稳,但是听上去很舒服和温暖。”陈章鱼说,“她把观众的问题读出来的时候,显得特别诚恳。”他所有的少年愁绪,都会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2007年,丽红博士毕业,离开工作两年的电台。之后,陈章鱼很少再听这个节目。随着进入高中,他很快融入新环境,不再有那么多孤独需要排遣。他喜欢上了相声和评书,逐渐变得开朗。但他还是会时时想起那个曾陪伴过他度过无数个夜晚的声音。他有一部分青春,寄存在那些已经消逝的电波里。
电台主持人很“吸粉”
DJ杨晨辗转过北京市内几乎所有知名电台,曾主持过《午夜收音机》《北京夜未眠》等多档深夜电台节目。他收到的听众来信经常要用麻袋装。有了电子邮箱之后,他的信箱也总是爆满,需要手工清理。他们写信过来,有时候是出于困惑,希望通过电台得到解答;有时候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自己的故事或一时心情。
很多时候,听众对深夜电台的眷念,是因为喜欢里面的某个主持人。
在北京工作的小雪,从7年前开始听杨晨在北京交通广播的节目。每逢加班到很晚,开车回家的路上,她都会调到杨展的频道,甚至不需要仔细听他讲的内容,只是听他的声音就能放松下来。
2012年后,杨展开始花费更多精力,创作自己的声音艺术作品。他徘徊在主播和自由职业之间。2015年,他回到央广文艺之声,开设“杨展时间”,但很快又离开。
如今,小雪追随着杨展的声音辗转于不同的平台,在公号上听他读诗,读《道德经》,读《大悲咒》,去剧场看他穿着袈裟演绎《情爱长安》。她大气不敢出,看着他把话筒放在嘴边时近时远,只用声音就可以hold住全场。
这个陪伴了多年的声音,给小雪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她会带着家人一起听杨晨的音乐,还带着孩子参加了他的声音体验课程。移动电台是趋势
眼下,传统的无线电电台向网络移动电台迭代,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杨展最早意识到风向的变化是在2008年。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成为电台主播与观众互动的主要载体,纸质信件逐渐变得稀少。杨展记得,那时候他每天都在节目里不停地念短信和手机号码,深夜档也是如此,节目内容也更加生活化,回答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到最后,他感到了无聊。
在地方电台工作多年的DJ程一也深有体会。为了生计,他辗转全国各地,从河南、河北、四川、安徽、甘肃……工资从最初的几百元,涨到了4000元,但他感受更多的是传统电台的天花板。
很快,移动电台兴起,深夜节目以另一种形式回归到年轻人生活中。
90后的蕊希开始在移动电台上做节目,是因为她失戀了。
大三时,她和男友分手。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很难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每天都郁郁寡欢。她用学校电台的设备,录了一段“失恋”的音频,配上悲伤的音乐,发到网络上。她只是想借这个音频,宣泄一下情绪。
很快,蕊希收到很多人的留言,同她分享个人情感经历。这让她看到了一种可能。之后,蕊希开通公众号“一个人听”,找来写手和后期,一起创作音频,主角多是北漂人群,忙碌的白领、没时间谈恋爱的情侣等,讲的是小情、小爱、小失意、小确幸。
大学毕业后,蕊希一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一边继续做自己的音频节目。“我就是他们的一员。”她偶尔回想起失恋时的状态,笃定地认为,她要关注的话题,是当下年轻人中常见到的迷茫和困惑。公号的每一条推送后面,经常都有上万条留言,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她希望自己的声音和故事能给人们一些慰藉。
2016年,公号用户数达到了5000万。蕊希决定辞职创业,专心打理电台业务。也是在这一年,杨展离开了工作18年的广播电台。他想让自己的声音换一种形式存在,“一种可以留存下来的形式”。他在全国巡演自己的声音剧场《情爱长安》,录制付费音频《金刚经》,在杭州给孩子们开办声音培训班。
脱离了深夜电台,他再也不用熬夜,闲下来时,喜欢一个人发呆。他把这称作养神,“说话多的人,需要养神”。
电台内核依旧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美国睡眠产业年产值达200亿美元,而在中国,失眠症的发生率高达38.2%。一二线城市里有大量人群由于工作、学业、婚姻等压力,夜晚难以入睡。
深夜电台的辽阔市场,露出冰山一角。
不久前,杨晨联合蜻蜒FM推出“帮你入睡”系列付费音频,用轻声细语的声音哄人安眠。他在平台上有了一个新头衔——催眠师。“顺其自然,越来越放松,身上的不舒服都消失了,懒洋洋地,3、2、1……”这是音频的全部内容。
付费音频兴起后,深夜场景的功能性愈加明显。蜻蜒平台上,高晓松推出的一档需用耳朵听的“脱口秀”节目《矮大紧指北》,上线一个月付费用户就超过了10万,总收入超过2000万元。
而网络电台很大一部分节目的收听时间,都发生在深夜。“深夜是一天之中的高峰期,不同类型的节目都有比平时更多的流量,我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深夜场景的可能性。”蜻蜒FM副总裁郭嘉注意到,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听着有营养、有学问的内容入睡,可以是高晓松的指点江山,也可以是老梁的评书。
电台传播的介质虽然在改变,其内核却依旧。20年前写的信、打出的电话,10年前发的短信,和今天直播空间的留言,讲述的仍然是相似的困惑、迷茫、孤独……
编自微信公众号“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