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墙”背后的故事

2018-06-21唐昀

华声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墨北爱尔兰加沙

唐昀

墙越筑越高,技术也愈发先进,却并没有换来人们的期望,反倒是在墙倒之后,或丧失了初始功能,才迎来真正的安宁。

特朗普上任以来,不断将“墙”一词推上热搜。仔细想来,从美国与墨西哥的“特朗普墙”,北爱尔兰隔离宗教冲突的“和平墙”,到以色列孤立巴勒斯坦人的防护墙,无不试图利用墙最原始的“阻隔”功能来获得一种安全感。

美墨:百年恩怨筑“心墙”

2017年10月,“特朗普墙”终于在美墨边境的圣迭戈露出庐山真面目。8面样板墙五颜六色,造型各异,高的达9米,矮的也有5米多,或混凝土结构,或钢板。样板墙各具特色,有的固若金汤,有的特别难以攀爬。据说在测试中,有人好不容易爬到顶部,却无论如何下不来,最后不得不动用吊车。根据设想,这座未来耸立于美墨之间绵延千里的边境墙还将安装光纤感应电缆、雷达、通宵照明灯,整体费用超过200亿美元。

谁来支付这笔巨资?特朗普认为当然是墨西哥,但遭严词拒绝后,他又琢磨着通过新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增加关税,变相让墨西哥为建墙埋单。

特朗普的强硬姿态引起墨西哥强烈不满,不少城市爆发“抵制美货”运动,原定2018年1月30日与墨西哥总统的会面亦遭墨方取消。

两国关系紧张也远非一日之寒,早在百年之前,美墨之间就已经筑起一道“心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圣迭戈与墨西哥边境处就开始动工,之后历届政府都有修建,现已超过三百多英里。

“非法移民”始终是美墨之间的心结。19世纪初,美国觊觎墨西哥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开始大批西进和南下,在当时仍属墨西哥领土内的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等地安营扎寨。1836年,得克萨斯的美国移民宣布独立,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从而引发与墨西哥的冲突。美国插足,帮助得克萨斯赢得了战争。1845年,得克萨斯并入美国,成为第28个州。

紧接着,美国野蛮的领土扩张变成了向落后地区传播民主福音的“拯救运动”。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爆发了美墨战争,结果墨西哥再次失败,一纸《美墨和约》让美国获得了236万平方公里的墨西哥领土,相当于当时墨西哥领土的一半还多,而美国付出的“报酬”仅为聊胜于无的1500万美元。

此后,两国虽再无领土之争,但另一场“霸凌”悄然开启。美国通过大量资本输出,将墨西哥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到迪亚斯时代,墨西哥75%的矿业和50%以上的采油业为美国资本控制,工厂的关键职位均由美国人把持。

从1941年到1964年间,因为二战缘故,美国工人稀缺,故而实施“手臂计划”,允许大批墨西哥人来美国工作,把年轻人送到美国做工,几乎成为每一个家庭的成人礼,并且“惯性”地延续至今。以色列:

“全球绝无仅有的高技术墙”

以色列的工地上机器轰鸣,一座10米高墙正在加沙周围拔地而起。长约60公里,地上10米,配备摄像头和自动射击装置;地下40米,相当于13层楼的高度,配有新式传感器,一旦有人破坏墙体或在附近挖掘,就会发出警报,是世界上首个有此类功能的地下边境屏障。

自从2017年12月6日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以来,巴以之间交火陡增,已导致巴勒斯坦16人死亡,五千多人受伤,以色列也有不少伤亡。虽然特朗普的表态并非以方造墙的缘起,但局势的骤然紧张催促着以色列以每周6天、每天24小时的节奏快马加鞭地推进工程。

以色列造墙是为了切断来自加沙的地下威胁。多年来,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在加沙地带打造了一个庞大的隧道网,不但可以躲避空袭,还常常用来袭击以色列士兵,绑架平民。以色列视之为安全大患,于是斥资10亿欧元建造防护墙,将加沙围成一座“孤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流亡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渴望拥有自己的国家,于是纷纷回归巴勒斯坦地区,即历史上以色列王国诞生之地。但已在那里定居多年的阿拉伯人和邻国都觉得不公平,双方多次发生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问题国际化。次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而阿拉伯方面反对分治。

自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加沙是巴以冲突的一个缩影。2005年以色列从加沙撤军,但该地区不久被赢得选举的哈马斯控制。于是,以色列以“防恐”的名义封锁加沙,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150万巴勒斯坦人如同关在一座巨型监狱里,70%以上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半以上耕田荒废,失业率奇高,一片凋敝景象。

北爱尔兰:十字路口的“和平墙”

当美国和以色列仍热衷于修墙之时,那些横亘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街头的“和平墙”,已渐渐淡化为历史的一个背影。但英国选择“脱欧”,再次将北爱置于和平的十字路口。

和平墻并非一堵墙,而是城市各居民区里的好几段隔离设施,有的是砖筑,有的是隔离板加铁丝网,三四米高,最长的绵延几公里。北爱人赋予隔离墙以“和平”之名,是因为这里混居的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总是争斗不止,竖起高墙能挡住彼此互掷的石块、酒瓶和汽油弹。

爱尔兰是英国的第一块殖民地,那里的居民信奉天主教,而英国人大多信奉新教,宗教矛盾令爱尔兰人饱受英国统治者压迫,独立之声贯穿大英帝国整个殖民史。1921年,英爱签订协议,爱尔兰南部26郡从联合王国独立,北方6郡仍属英国。

北爱尔兰60%人口是英国移民后裔,40%是爱尔兰后裔,在北爱尔兰归属问题上,前者主张留在英国,后者坚持回到爱尔兰。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水火不容,暴力冲突成为生活之日常,先后有3500多人死亡,4万余人受伤,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1万亿英镑。直到1998年,英国、爱尔兰及北爱尔兰自治政府签订《贝尔法斯特协议》,北爱尔兰才获得久违的和平。

英国“脱欧”却让趋于平静的北爱尔兰再次陷入不安。英国预计在2019年3月正式脱欧,脱欧,还是离英?北爱尔兰人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也许,他们还看不太清楚未来,但一定明白什么样的道路不能选择。

猜你喜欢

美墨北爱尔兰加沙
以军持续空袭加沙
何以为家
加沙街头
大篷车
英国北爱尔兰学前数学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及启示
中国人同情苦难加沙
美墨战争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