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宜黄戏曲的创编表演及其美学思考

2018-06-21杨菁

艺术评鉴 2018年7期

摘要:明代谭纶将海盐戏班从浙江带回之后,以演唱经过改造后的海盐腔艺人如雨后春笋,“宜伶”成为以宜黄县为中心,并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渗透的专职艺人称谓,繁盛时“宜伶”达千余人。自明清以来,抚州地区最为集中和职业化的戏剧艺人,而且和全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宜黄戏剧艺人均不是青楼艺妓,大多数是良家子弟下海做职业艺人,其中有些优秀的演员通过长期的艰苦磨练,表演上达到日臻完善、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有自己的剧目代表作,在观众中构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比如汤显祖时期著名宜伶吴迎,他最擅长的是《紫钗记》,声容并俱,使观众如痴如醉,泪流满面,连汤显祖都对他牵挂不已。可惜在过去艺人地位低下,史书上对于他们的生平业绩都鲜有记载,加上时间久远,近千宜伶只能从前人留下的诗文中,只言片语地留下他们的一些轶事。

关键词:宜黄戏曲 “宜伶” 创编表演 美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157-03

一、邓昆兴的《关公显圣》的创编表演

宜黄戏演员邓昆兴(1861-1926),艺名草苞大花,《家谱》云:坤兴,光祖公次子,乳名草包。少习梨园。闽、赣两省推为戏曲巨擘。于清光绪十一年迁居江右抚州府宜黄县十二都下湾堡观音桥,生于咸丰辛酉年十月(1861年11月),原籍福建光泽人,二十五岁迁居宜黄县仙桂十二都下湾村,曾搭班华荣堂、永福堂、玉华班、春仄班、春和班,曾以“草苞班”旗号,活动在建昌、南丰、宁都、广昌、乐安、临川、金溪以及赣东、闽西一带,所到之处无不赞赏。“草苞大花”前所提及,擅长大花、小花、老花旦。嗓洪亮,文武昆乱不挡,擅演《关公显形》《霸王别姬》《鸿门宴》《齐王哭殿》《花园跑马》《五马践曹》《双别窑》等剧目,多次在许湾获挂钱奖并挂扁著名。他唱功扎实,嗓音宏亮超人。据老人回忆,其声音可送至四五华里之遥,善唱乱弹和高腔,宜黄腔风味甚浓,表演功夫更令人瞠目。

在“罩面戏”《关公显圣》中,运用气功表演物质,将关公这一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上台前,他不化妆而独坐台旁,一气吸入四两旱烟,锣鼓声起,即以两指蘸墨往眉间一划,转身提刀登场,一个圆场,将所吸旱烟一气喷出,倾刻间,脸呈枣红,神态威武,在满台烟云雾海的烘托下,犹如活云长从天而降。紧接着三十六路刀法路路逼真,精湛的唱念做打,观众无不称奇叫绝。据记载,光绪年间草苞大花进京献艺,慈禧太后特地观看了这一关目。

民国丙寅年八月中、下旬(1926.9.10-29)浙江绍兴班来到宜黄仙桂十二都演出,遇一大花角色非请他上演不可,那时草苞大花年已六十五岁,在外地演出因病回家,躺在床上休养,为了应付其场面,他以鸦片提神,上场后,他精神焕发,声震山谷,出色地演完最后一出戏,下妆后,他便周身乏力,双腿不得动弹,次日凌晨与世长辞,永远告别了他热爱的戏曲事业,终年六十五岁,民国丙寅年八月(1926.9.29)辰时殁葬本里雷坑官山。邓昆兴以精湛的表演艺术为宜黄戏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至今为人所难忘。

二、李五俚的《拦江救主》《马前泼水》的创编表演

宜黄戏演员李五俚(1885-1963),江西省南城县分水岭人,姓李名五俚,艺名友春,民间艺人,出生中农。十岁时随兄入“春泰班”学艺,先工花旦,后改小生,满师后,搭“玉华班”演戏,1910年李五俚二十五岁时,自组专唱“皮黄”的“春和班”,并邀请“江南巨擘”草苞大花入班为师,活动于南城、南丰、乐安、黎川、广昌、闽西建宁,以及赣东北之贵溪、铅山、弋阳等地,深受各地观众赞赏。但由于旧社会的摧残,“春和班”于1933年解散。解放后,李五俚分到田地,日子渐趋好转,虽是年过花甲,但对多年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宜黄戏仍不忍丢失。为此在工余饭后,仍然时常练唱。1956年,党和政府挖掘、抢救“宜黄戏”,李五俚第一个被宜黄县人民政府聘请,协助筹办宜黄戏演员培训班。到职后,他满怀激情地投稿了紧张的工作,在面回忆整理宜黄戏传统剧目,一面四处邀请流散各地的宜黄戏老艺人,很快建立了一支抢救宜黄戏的队伍。他对演员循循善诱,耐心教导,要求学生在排练演出时,目不乱看,手不乱动,一招一式,均在情理之中,目的明确,心手相应。经过他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学员就能登台演出。

李五俚专工花旦、小生,他的表演,以潇洒风雅著称,唱腔以甜润、委婉见长。1957年赴省演出,李五俚年过七旬,登台献艺,饰演《拦江救主》中的赵云和《马前泼水》中的崔氏,雖是两个不同的行当角色,可李五俚的演唱,均能得心应手,因剧情和人物不同,嗓音也随之多异。崔氏用小嗓,甜润、娇嫩;赵云大、小嗓混用,宽亮、刚脆,听来浑然得体,毫无破绽,可见他艺术造诣之深厚。1957年饰演《拦江救主》中的赵云,一展宜黄戏粗犷、纯朴风采,受到观众的好评,并荣获省文化局奖金50元。李五俚演花旦,仍然采用踩“跷”。“跷”只能穿入脚尖,脚跟必须提起,不能着地,好似芭蕾舞演员一样,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李五俚能在一连患较大幅度的舞台高度中随着伴奏曲,妞妮作态,把一个心态失学的少妇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

同时他还为剧团回忆整理了宜黄戏传统剧目110多本,现在能上演的78个剧目中,就有50个是他亲口传授的,其中《拦江救主》《孙氏祭江》《金殿装疯》《荷包记》《彩楼记》《回龙阁》《八仙贺寿》《宝莲灯》《昭君和番》《张四姐下凡》《天门阵》《珠砂印》《贩马记》等成为剧团保留节目。1960年5月被评为省文教先进工作者,光荣出席全省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同年9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还当选为宜黄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政协委员。

三、李宗保的《八义图》《雁门摘印》《赵屠仇》的创编表演

宜黄戏花脸行演员李宗保(1885-1974),艺名加元,1885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农村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童年时代,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孤儿生活。十二岁时,随兄到“合顺班”(后改为大顺班),学艺九年,之后,又先后搭入双胜、福胜、昌前、生岚及福建建宁“霓裳社”演出,活动于赣东、赣南、闽西一带。解放前夕,班社解散,李宗保被迫改行,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文艺事业的重视,被当地农村剧团聘为师傅,教戏达五年之久。1956年,宜黄县举办了第一期宜黄戏学员班,李宗保被聘为宜黄戏教师。

李宗保先生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尤精花脸,擅长塑凶残、狠毒或阴险的人物形象,如《八义图》中的屠岩贾,《雁门摘印》中的潘仁美等,其唱腔、表演仍保持宜黄戏平直、粗犷的较为原始的风格。1957年剧团赴省汇报演出,他与五俚老师同台献艺,均博得专家们的一致赞扬。同是花脸行当,但人物不同,剧情有别,李宗保的演唱也随之各异:《赵屠仇》的屠岸贾凶残、狠毒,潘仁美阴险、狡诈,李宗保均能在俯仰之间,收放之时,把他们的内心和形态,从共性到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确实令人记忆犹新,不能忘怀。李宗保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为宜黄戏口述笔录了大量的剧本和多种唱腔,目前存留的昆腔,除《龙凤配》的“兰桡”是五俚师傅传授之外,其余均为李宗保所传,在已经整理上演的和记录了而尚未整理的360个大小剧本中,竟有四分之三是李宗保一人所传。因为李宗保年青时期,曾在不少班社担当“管事”(业务主管),接触了大量的剧本和唱腔,加之,李宗保不但记性好,且能书写,所以他早期就笔录了大量的剧本关目,(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尚存李宗保的手迹),而每出戏的“戏胆”,因为他自幼从艺,演得多,记得牢,回忆起来,也就不成为难题了。1957-1959年,剧团处于抢救阶段,演员经常在演出之余,深夜还坐在李宗保床前,聆听李宗保口述,抢记折子戏。李宗保实不愧为戏路宽,昆乱能当的宜黄戏宗师。1965年他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省政协委员,1967年光荣退休,随团奉养,1974年病故,终年八十有九。

四、何九龙的胡琴演奏戏曲的特色

宜黄戏乐师何九龙(1898-1961),艺名星寿,江西南城县河家边人,出生于贫苦的艺人家庭,父亲何冬吉曾于光绪二十年(1895年)在河家边一带,筹建了一个悬照傀儡戏班,唱老二黄调——宜黄戏。何九龙十三岁随父学拉胡琴,两年后(1914年)随父定居宜黄之新丰,并随班演出,活动于宜黄、宁都、乐安、南城、南丰诸县,四处卖艺,曾驳得多地观众的好评。何九龙不仅会拉琴,还会司鼓,并精通唢呐、笛子等乐器,是个全面发展的音乐前辈。

何九龙的演奏特点,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可窥一斑。一是指法方面:手大指长,按弦不是用指尖,而是用左手指第一节的中部,这样发音坚实饱满,换弦时也无须整个手部移动,而只将腕部稍微轻下,并改用指尖按弦即可,很是方便灵活。二是运弓方面:他惯用的亏子,亏杆是往外弯的,持弓的手指并不在外,而是在内,并和无名指紧压弓毛,运亏时,平拉平推,大分亏为多,发音有力响亮,音量均衡,音色粗犷。三是持琴:将琴直立于左腿前部(不架腿),演到兴处常与弓法配合琴力,左右摇摆。四是伴奏风格:着重质朴、清晰、流利、配合和谐,不喜花梢,更不故意炫耀技巧。

何九龙于1956年10月被请到宜黄戏训练班任教。先后传授了伴奏曲牌80多个,有的声腔也系他口传,为挖掘和抢救宜黄戏音乐,做出了很大贡献,曾在1957、1958、1959年连续三年荣获奖励。1961年何九龙因病辞世,终年六十四岁。

五、应用贤、唐冬兰、邓义等的现代宜黄戏的创编改革

宜黄戏演员应用贤(1939-),江西省宜黄县人,1939年生于南平县,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第四届理事三级演员,1956年6月考入宜黄县剧团,专攻文武小生,后改花脸。历任宜黄县剧团副团长兼书记,曾任宜黄戏研室主任、文化馆馆长,主演宜黄戏《四国齐》《天门阵》《薜平贵》《女三战》《青去寺》等剧目。1963年参加江西省第一届青年演员会堂,在《四国齐》中饰齐王,获优秀演员将,并在省电台录了音。1980年参加江西省古老剧种调演,获演出奖,并被评为宜黄戏有贡献艺人奖。

宜黄戏演员唐冬兰(1943-),汉族,女,江西省抚州市人,1943年10月26日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1958年元月考入宜黄戏剧团第二期演员训练班,师承宜黄戏老艺人李伍俚等老师傅学艺,1960年,随团入省戏校进修,1963年成为剧团主要演员,攻正旦,亦演武旦、小旦,还能演老旦、小生,1985年5月调县工会工作。曾主演《张四姐下凡》《八仙飘海》《孙氏祭江》《园钗》等戏,参加地区和省戏曲会堂,获好评。省人民广播电台曾录音播放。

宜黄戏演员邓义(1946-),艺名眉毛,汉族,江西进贤县人,1946年5月10日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1957年2月考入江西宜黄戏剧罢演世,攻二花,也能小丑、须生、老生。1960年到省戏校学艺。1962年7月回宜黄剧团任演员和导演,曾主演的宜黄戏有《张三借靴》《王彦章摆渡》《徐策跑城》。1981年参加抚州地区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在《张三借靴》中饰刘二,获演员二等奖。1985年导演《桂枝写状》,后为省文研所拍成电视录像。1988年导演《紫钗记》中的《圆钗》一折,参加电视剧《汤显祖》戏中戏的拍摄。1983年,参加地区业余调演,在《武大郎开店》中饰武大郎,获表演二等奖和优秀导演奖。邓义全面掌握宜黄戏净、丑和老生的表演技艺,并且具有导演才能,形成粗犷热烈的表演風格,一直活跃在宜黄戏的舞台上,有着广泛的观众群体,在传承区域内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传承脉络清晰,师承严格,具有强烈的传承意愿和较强的传承能力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六、宜黄戏曲美学的当代思考

由于宜黄的地理环境特色、历史时代的发展、文化传统的优势、宜黄的风情民俗、宜黄的艺术渊源、宜黄的语言特色等,使得宜黄戏的唱腔音乐、曲调旋律、胡琴锣鼓等器乐大多来自宜黄本地的唱腔、民歌、小曲、曲艺等,非常富有宜黄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宜黄戏也培养了宜黄这方水土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形成于江西临川文化土壤中的宜黄戏曲在持续数百年的发展成熟过程中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和美学追求,这里离不开历代宜黄戏艺人不断提炼创造出丰富的戏曲人物。宜黄戏曲重视唱腔,方言、舞台表演讲究以技写情,观众欣赏贵在破除幻觉,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之外感受戏曲的魅力,并且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宜黄戏曲从形成发展至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期间历经战乱或是时代更替,宜黄戏曲在漫久远的历史中,虽然艺人历经斗转星移,但宜黄戏曲不断提高发展,数百年薪火相传,积累流传了丰富的戏曲表演艺术手段,其极具地方特色表演程式和唱腔音乐,备受瞩目。

参考文献:

[1]流沙.宜黄诸腔源流探[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黄振林,曾琪,杨菁.宜黄腔流变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3]杨毅.黔东南原生态审美文化的特质、价值及开发原则[J].贵州大学学报,2013,(03).

[4]高贺杰.马·鱼·小孩——生态视角下的鄂伦春歌唱[J].音乐研究,2011,(04).

[5]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7]流沙.两种秦腔及陕西二黄的历史真相[J].戏曲研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