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舞蹈形成与发展的生态因素分析

2018-06-21汪法萍

艺术评鉴 2018年7期

汪法萍

摘要:自古江南就山清水秀,气候温暖,老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所能代表的是那种温婉,柔情并且充满灵气的内在气质。一个被称作“鱼米之乡”的好地方自然是山美水美人也美,江南舞蹈便能充分代表江南的气质与内涵所在,女子的温婉柔情,还有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坚毅性格。本文从江南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即生态因素出发,对江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江南舞蹈 形成与发展 生态因素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83-02

江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江南本身的生态因素密不可分,因此要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来一点点向读者展开其庐山真面目,并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一、江南独特的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分析

从历史上看,江南不仅很好的区分了南北文化的差异,而且也是唐宋清的主要行政区域,它的含义是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南方文化的细腻与北方文化的粗犷形成了鲜明对比,最早的文化概念出自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南部与江西。其温和适宜的温度成了人民生活的根本,农业发达,人民生活富饶,充满乐趣和温馨,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才有极为统一的地理水文条件、语言体系、生产方式和民风民俗。一个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江南文化成为了独特而且富有内涵,江南舞蹈也因诗词歌赋,日常劳作应运而生,因此江南舞蹈与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二)自然环境对江南舞蹈的创作影响

一提起多雨的江南,它在人们眼中就宛若一个弱弱的女子在舟上缓缓而行。诚然,江南的气温高,降水丰富,其农耕期长,不仅能生产出源源不断的水稻来供本地人民食用,而且许多农畜的大量繁殖与渔业的发达,使得江南在古代就被称作“鱼米之乡”。与北方的干冷,岭南的湿热,西北的干燥截然不同的是,江南更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水文化也因此成为了象征江南的文化符号。江南舞蹈更是将水文化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有柳树、芦舟、雨伞等元素,还有如水般柔软的舞蹈姿态充分表达了其細腻,既有河边垂柳的轻轻浮动,也有水乡妹子的温婉多情。舞者用身体去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将江南的自然条件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江南水系发达,其水文条件优异,河网密布,溪流纵横,渔业发达。在今天的许多如周庄、西塘、同里等镇,水文系统完备,但仍然以舟作为交通工具,在舟上的晃晃悠悠等动作成为了江南舞蹈的主要创作元素。以盛行于江苏江阴一带的民间舞蹈《渔篮虾鼓》为例,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间舞”, 江南人民在舟上进行日常劳作,与鱼虾相戏于江河之上,其“颤”和“摇摆”组成了的整个舞蹈,这种看似飘忽不定却充满美感的动作是源自渔民脚下的木板。在水中失去重心的木板伴随着渔民手中不断晃动渔网来吸引鱼虾的注意力,引起鱼虾的好奇,最中落入网中,一网打尽。在保持水上的平衡时需要不断找到重心来进行捕鱼,因此其动作变成了“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自始至终都在不断重复着动作。其中的变化则是不断改变“颤”与“摇摆”的动作,但千变万化终归是那最基本的捕鱼姿态。而这些成为了构成江南舞蹈的基本动作元素。因此,江南舞蹈与多雨的江南密不可分,最终用舞蹈来表达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

二、江南的社会文化因素下对江南舞蹈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于江南舞蹈的影响并不是全方面的,它的发展还需要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经济文化等关键因素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带有独特地域特点的舞蹈形式。无论是发轫于春秋吴越时期的江南民间舞蹈,还是发展在当下的新时期江南舞蹈舞台艺术作品,最终它向我们展示的永远是属于那个不变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当地农业生产对于江南舞蹈的深刻影响

江南地区因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势平坦,降水充足,其水道纵横交错,处处可以打渔,可以农耕,人民生活富饶,农业基础好。在历史上江南多次成为经济中心,对当时朝代的影响不可小觑。南京曾经为六朝古都,因此其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因为农业的发达而成为了当时的经济中心,因此对于江南舞蹈的发展也变得重要。其发达对江南舞蹈影响如下:首先,鱼米之乡带给当地人民的富足感,使得江南人民性情温和而不激烈,充足的衣食又带给人民对于思想艺术的不断研究。江南人民时而慵懒,时而闲散,其内心的安详与宁静使得艺术变得更加富有含蓄的美。以当代江南舞蹈作品《小城雨巷》为例,舞者用拧转来展示女子的婀娜多姿,来象征着江南女子的美。不断地用倚靠来贯穿舞蹈的始终,无论是静立还是行走,都不断的用向后仰来展现女子似水仙花一样娇羞的模样。再加上不断地用兰花指来进行手上的动作,连拿起一把雨伞,都是小心翼翼,似乎像是怕它跌破了一般。但是,江南不是全都是充满柔情似水的特点。长江有动有静,无论是雨期的泛滥,还是水流的湍急,都使当地渔民面临巨大的生存考验,而渔民在与自然的搏斗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也同样展示了江南人民刚强的一面。江南舞蹈中也同样是柔中带刚,充满着劳动人民的意趣。

(二)文化教育与宗教信仰对江南舞蹈的深刻影响

富足的长江环境养育了一群知书达理的人民,他们对于知识文化的研究非常的深刻,当然,礼仪的观念自然是深入人心。江南文化对于江南舞蹈来讲总跟是以下几种文化情结。

1.水的柔弱对江南舞蹈的影响。江南人天生对于水就有自己独特的情结,柔弱对于江南人来说已经成了他们的共同特点。在这水文化的影响下,江南的女子们多愁善感的特性,江南才子的多才多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然于江南的风景线上。

2.尚玉文化对于江南人的深刻影响。玉的细腻与顺滑代表了江南文化的细腻与多情。

3.诗性文化对江南舞蹈的意境的营造。从楚文化的兴起,到现代诗对江南的描写,全都能为江南创造一个美丽充满幻想的意境之美。对于舞蹈这门艺术来讲,缺乏意境的渲染和衬托是无法能显示出它的独特所在。楚辞的浩荡与雨巷的忧伤使得江南舞蹈文化变得多元而又不尽相同,而舞者从中表现出来的又使得舞蹈提高了意境之美。

4.宗教文化又对江南舞蹈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深深地影响了江南舞蹈的发展。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即佛道儒,每一种都代表着不一样的宗教体系,而江南文化在其熏陶下,变得更加有内涵。而对于江南舞蹈来讲,更是将其内涵融入了进去,使得成为了有质感,有美感的艺术形式,并且有思想可依,不使其成为空洞无聊的艺术。

江南文化从整体上来看,它是一种充满着柔性、细腻、意境丰富的文化,而且在其文化的影响下,江南舞蹈也是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相互结合,最后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而且还有对于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让它更加完善并且得到人们的认可。

(三)社会政治对于江南舞蹈的重要影响

江南文化处于长三角地区,其南京与杭州都曾是权力中心,统治者更注意对意识形态的传播。因此文化在江南一带非常繁荣,尤其是东晋之后,战乱频繁的北方与安定富足的南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凭借着长江之险,北方人不敢轻易入侵。因此江南文化在文化上有自己独特的成就,在当时成为了一度的文化中心。江南文化也因和平成為了一个大的转型期,而封建统治者也对文化有特定的需求。到了近代,国家的百花齐放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甚至还有人民的艺术消费市场,都对文化有了不一样的需求。而江南舞蹈也要随之转型,以相应人民的需求。

三、江南舞蹈的历史发展历程

从春秋的孕育期,其吴越文化的融合使江南文化逐渐统一。而居于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最为擅长跳“响屐舞”,即脚着木屐,裙系小铃,带着宫女以踏廊作响为舞,富有特色。汉代的塑形期则是从画像砖上可以看到当时流行的长袖舞,其中又分为独舞和群舞,不仅充满着线条的优美,而且当时欢乐愉悦的场景仿佛活了一般,它从根本上奠基了江南舞的形式。到了六朝之后的融汇期,宫廷大量采用新曲子来进行江南舞的创作,不仅有诗歌的和韵之美,还有轻歌曼舞的和谐之美。当时老庄思想对其更是有深刻的影响,那种飘然于苍穹的美丽是和庄子逍遥游等观念是分不开的。艺术与宗教也融为了一体,使艺术变得更加空灵,舞蹈也深受其影响。再到现代的创作期,从过去的基础上,新添了许多元素,但是仍然是以女性为基本审美还有求雅而乐俗舞蹈意趣。在服饰上舞姿上情感上,都要加以深刻的研究,使其更能成为主流而不至于消失殆尽。

四、结语

江南舞蹈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本身特点上,都是足以代表江南的温婉多姿。它是我们中华文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合了当地文化、诗歌文化还有农业文化等许多足以代表江南的文化,用婀娜、飘然的舞姿展示着古人在舞蹈上的基本审美意趣。而今天,我们在懂得了江南文化的来龙去脉后,就更要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本文从江南文化入手,来向读者展示江南舞蹈独特的一面。

参考文献:

[1]路漫漫,杨莉莉.论江南舞蹈形成与发展的生态因素[J].艺术百家,2016,(06):249-250.

[2]沈阳.“江南舞蹈”形态与审美特征的形成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