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带钢琴伴奏合唱的录音

2018-06-21沈佶

艺术评鉴 2018年7期
关键词:话筒钢琴伴奏声部

沈佶

摘要: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与西方合唱不同,由于历史的原因,钢琴一直伴随着中国合唱走到今天。因此,笔者认为对这种演出形式的现场录音技術进行研究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笔者将以理论结合录音实例来说明钢琴与合唱之间的声音关系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当今的合唱录音工作者作简明的参考。

关键词:合唱录音 钢琴伴奏合唱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56-03

中国合唱艺术的历史约有百余年,其兴起离不开早期的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早期的音乐工作者参照日本文部省乐歌折衷东西音乐创作新曲的理念,在新式学堂中通过引进外来音乐的曲调,运用选曲填词的方式构建出不同于传统中国音乐的新艺术形式。和欧洲的无伴奏合唱或者管风琴伴奏合唱不同,由于当时钢琴的普及度更高,方便音乐教育的开展,这种演出形式就逐渐被固定下来。建国之后,当时的音乐工作者在国家的鼓励下,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群众歌曲,其形式也主要是带钢琴伴奏的同声合唱或简单的二部合唱,一度成为中国合唱艺术的“标准配置”。即便是今天中国合唱艺术形式早已不再单一,而钢琴伴奏合唱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这种演出形式的现场录音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合唱的录音需要照顾到声音的群感、临场感、声像分布、层次感、融合度等,综合这些方面的问题是录音师工作的重点,也是影响合唱录音作品好坏的关键。相比无伴奏合唱而言,由于还要加上钢琴与合唱之间的声音关系,其录制难度会更大一些。尤其在现场演出中,话筒的摆放往往不能像录音棚中一样自由,一方面要考虑舞台的美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环境噪声的干扰。可以说,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尽可能还原现场的声音效果,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本文将从钢琴伴奏合唱录音的类型开始分析,尝试举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带伴奏合唱录音的类型

(一)合唱部分的录音技术

合唱根据人数的规模,可分为小型合唱与大型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分为混声合唱(mixed choir)和同声合唱(unison choir)两种形式。同声合唱是有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类别不同,加上合唱团现场站位的多样化,拾音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人们唱歌时运用肌肉拉动声带,发出诸多泛音成分,频率高达8-10KHz,通过鼻腔的作用,对某些频率(包括基音和泛音成分)产生共鸣,使声音更明亮。根据不同声音种类,一般来说,人声的基音频率范围如下:童声频率范围为196-880Hz;女低音频率范围为300-2100Hz;女高音频率范围为500-4000Hz;男低音频率范围为87-523Hz;男高音频率范围为250-2000Hz。

因此根据人声的声学特性,尽量选用高质量的电容话筒,电容话筒的灵敏度高,拾取后的声乐听起来清澈、通透又不失柔和温暖,对人声细节还原真实,没有声染色现象,如纽曼U87或U89话筒拾取人声的效果非常好。一般来说,混声合唱相对需要更多考虑的是声部独立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每个声部都单独给1-2支话筒,这样后期也容易在声像和音量上做一定的调整。不过由于现场录音条件往往难以达到,辅助话筒的设置常常平行于合唱团,一字在前方排开,形成一道“拾音墙”。话筒的数量根据合唱团的人数和站位的宽度决定。

(二)带钢琴伴奏合唱的录音技术

合唱伴奏中常用的钢琴有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种,其录制技术已十分成熟,本文不作过多探讨,这里主要讨论现场演出时的摆位情况。一般钢琴与合唱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舞台侧方、舞台中心前方与舞台中心后方。

第一种,钢琴放在舞台侧方。这种摆位是最为常见的,录音中要考虑如何降低侧方钢琴的音量比例,还要注意靠近钢琴的合唱声部是否会造成串音现象,否则容易造成该声部突出。

第二种,钢琴置于舞台中间,合唱团前方。这种摆位的原因有可能是指挥兼钢琴伴奏,也有可能是需要突出钢琴声部,因此这时候要考虑是否应该在钢琴后上方加一对ORTF制式的话筒作为补偿。

第三种,钢琴置于合唱团后侧。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合唱团需要歌舞表演,不得不扩充前方舞台的面积,只能将钢琴往舞台后侧摆放。这时候相对来说合唱团的干扰就小,在钢琴前方置一堆小AB或者ORTF制式作为辅助话筒就比较容易与合唱团分离开来。相应来说,合唱团也不需要设置点话筒进行辅助,主要收音靠主话筒完成。所以还应该考虑和合唱团之间的音量比例关系。

总的来说,钢琴与合唱之间还是声音层次的关系,钢琴与合唱部分是否错落有致互相包容,是话筒摆放的科学性所决定的。在合唱声部中,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和指挥沟通好,每排合唱的人数尽量不要超过20人,这样形成的“拾音墙”容易获得各个声部的特性与层次感。如果队员站位过于松散,每排超过20人,那么就容易造成整体声音不够集中,声场过宽,不利于最终的录音效果。因此,对于主话筒来说,AB间的距离不能小于2米,并且角度不能过宽,否则偏离了最佳的主声源角度,话筒拾取的声音层次感也会下降,失去了原生产原有的立体声效果。若钢琴摆位在台侧,AB的角度过宽也容易突出处于侧方的钢琴声部,使得舞台左侧的合唱声部受到干扰,破坏钢琴与合唱之间的整体平衡。另外,合唱团面前的点话筒的高度与指向的拾音对象有关,合唱和齐唱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以4排站位为例,如果是齐唱,话筒高度要与第2排合唱队员的眉齐为好,以避免前面演员过响。如果上下层的声部不同,那么话筒的摆放高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反复聆听确定做到高低声部平衡。

因此,在录音之前必须试音,将所有话筒调试到最佳的位置,为了还原现场感,可坐在观众席中去感受声音的位置和特性,再反复进行录音修正,一定要在演员走台或彩排时把话筒调试完毕并记录相应数据,这样正式演出时话筒即可一步到位。

二、实例分析

(一)演出场所与摆位

演出场地位于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演出人员为北京物资学院青年合唱团,指挥潘明。国音堂面积不大,混响时间约在1.8秒左右。合唱团队员约50人左右,分为两层,舞台左半边下方女高音,上方男高音,右半边下方女中音,上方男低音,钢琴开盖置于合唱团左侧。

(二)实际拾音方案

采用主辅录音制式。

主话筒使用一对心形话筒Schoeps CMC 5+MK6构成小AB制式,高度约3米,距离合唱队员5米左右,AB话筒之间间距约为0.4米。相对于全指向话筒,心形话筒收录以直达声为主,缺乏来自侧后方的混响声,牺牲了部分空间感,但是一方面保证声音透亮,有效提升了唱词的清晰度,另一方面又抑制了来自后方观众人员的噪声。

辅助话筒分成三组,分别给合唱团、钢琴以及混响。合唱团正前方1.3米处放置3支心形话筒Neumann U87,等距排开,话筒高度在 1.7-2.3米之间,根据上下方声部音量比例调整到合适位置。钢琴是全开盖的状态,使用一对Neumann KM184构成小AB制式距离琴身1米处进行录制。另外,在观众席中设置一支Shoeps的全指向话筒作为混响。

三、现场出现的问题

(一)点声源的定位问题

加入辅助点话筒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定位感,其次才是为了突出点声源的质感和空间感。而这次录制结束后发现主话筒中钢琴的音量已经足够,再为钢琴专门使用立体声拾音,从结果上看就有些喧宾夺主了。

通常认为,对单件乐器进行录音时,单声道与立体声制式之间的选择取决于空间感与定位感的需要。虽然,钢琴的近场质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合唱艺术当中,钢琴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伴奏乐器出现的,相对合唱部分来说,它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因此没有必要强调它的空间感,则可以选择单声道对其进行录音。

当然这个问题在后期中得以解决,大幅度削弱了钢琴点声源,被迫拉大了合唱辅助轨的音量,同时对其进行压缩,保留住钢琴的颗粒质感,然而人工痕迹却是比较明显的。

(二)聲部的层次问题

这次录音预想过采用三支全指向话筒搭建Decca Tree制式的方案,然而经实验发现,在合唱团人数并不多的情况下,结果非但没有得到理想的大声场效果,反而使得声源模糊不清,尤其是钢琴声部声部的定位感差,这个方案就被弃置了。

后为补偿一部分缺失的厅堂混响,在观众席中部加设了一支全指向话筒,录音过程中发现收录了过多观众席的噪声,影响到了整体录音的清晰度,于是将音量比例拉低10db左右得以解决。

因此,在录音实践中,应考虑到拾取的人声与实际演唱规模人数上保持一致的声音空间感,不可一味追求教堂的大混响而使用大型合唱的录制方式,有时候突出一些模仿录音棚的近场效果反而会提升真实度和临场感。

(三)舞台站位变化的问题

本次录音中有一首菲律宾曲目《Chua-ay》,合唱团员有较多的舞蹈表演与队形变化,并且有脚踏地板的动作,产生的震动会严重干扰到钢琴收音的问题。因此,这种情况下必须舍弃掉合唱团近场的所有点声源话筒,主要靠上方的主话筒进行收音。其中,钢琴部分的点话筒为了避免震动引起的收音问题,在支架下方垫上了地毯以减小震动,同时在录音过程中对低频进行一定的压缩处理,防止声压级过大产生的过载失真现象。

四、后期制作

(一)通过调整 PAN 来仔细地调整各声部的声像定位。U89 主话筒的声像拉至左右最宽,起到展宽声场和粘连各声部的作用,将钢琴的立体声整体往左拉,尽量贴近现场的位置。

(二)利用 Waves Rvox 效果插件,将演唱主旋律的高声部适当地突前,以增强声音清晰度和亲切感;通过加入延时来区分各声部的层次定位;将低音声部适当的延后,造成包裹和铺垫的效果。

(三)调整各声部比例关系,比如说副声部、和声声部不能抢了主声部,也不能一个声部突出太多,脱离整体的合唱效果。

(四)选择一个理想的混响,分别加入分声部音轨和主话筒音轨。混响是同一个模式的混响,但是比例不同。调节混响量等各项参数,使得整体听感圆润,没有毛刺感,并且符合特定的空间环境特征。

自然和谐的群感是录制合唱艺术追求的理想目的。使用好话筒可为录音打好基础。在听感上应该立体感强、融合度好,人声与钢琴之间的关系自然有序,有层次而不游离,各声部的相对宽度和方位要和整体声像布局相一致;听感上浑然一体,能充分体现出人声的饱满度与温暖感。

五、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合唱音乐教育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听众将不满足于在现场欣赏合唱艺术,合唱音乐的网络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同时,群众对于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听到更多录音质量优秀的作品。然而,如今各大视频网站上,合唱视频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专业的录音作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听众需要。因此,一方面录音工作者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合唱领域开展工作研究,另一方面合唱工作者也应当更加重视录音技术,学习了解基本的录音常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合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东.录音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李伟.立体声拾音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李万海.多声道录音方法[J].电声技术,1984,(05).

猜你喜欢

话筒钢琴伴奏声部
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与艺术性探究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拿黄瓜当话筒
自制大话筒
美声话筒
莲蓬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