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城抗战之喜峰口:大刀队背后的无奈

2018-06-21

北广人物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旅长东北军热河

有个年仅19岁的战士名叫陈永,他一人就砍死鬼子13人。特别是109旅旅长赵登禹(左图),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不下火线,亲自率领大刀队向日军炮兵阵地发起进攻,手刃日寇60余人,缴获大炮18门……

长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之重要屏障。1933年,这里爆发了卢沟桥枪声之前,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性抗日行为。这里边有中央军、晋军、东北军、西北军,本文主要讲的是第29军的喜峰口之战。

宋哲元曾饱受诟病

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于1933年1月28日发出了准备进攻热河的命令。日军开始向热河进军,到3月4日,中国守军弃守承德,从而导致了热河的沦陷。从日军开始发起对热河的进攻到承德失陷为止,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使中国失地千里,热河抗战全面失败。

东北军一泻千里,日军直逼长城防线。如果突破长城,那么平津地区对于日军来说如探囊取物。东北已失,华北不保,继而日军东可取山东,南可拿下徐州,直逼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长城,成为了抵御日军铁骑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热河战役伊始,张学良就急调29军赶赴北平作为战略预备队。张学良下野后,接替他的何应钦,命令宋哲元第29军紧急赶赴长城喜峰口一线.替换防守此处的东北军。

29军,是西北军。中原大战之后,冯玉祥下野,宋哲元率领这支部队先投靠阎锡山,后依附张学良。无论是阎,还是张,都不把这支部队当回事,任其自生自灭。而29军的败军之将们,都是降级使用的。可以说,长城抗战,不仅仅关乎民族,更关乎29军之生死存亡。在进军的途中,宋哲元提出“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并且任命37师109旅旅长赵登禹为前敌总指挥。

赵登禹为国壮烈牺牲

在喜峰口,原本驻有东北军万福麟部两个师,但他们没打算固守喜峰口,在29军37师副师长刘自珍和109旅副旅长何基沣刚刚先期到达喜峰口,与东北军商议好当夜由29军接防事宜时,追击的日军第14混成旅团就已追至喜峰口关外,并开始发动进攻。东北军顿时溃不成军,放弃阵地开始逃跑。日军立即抢占喜峰口一线的高地。

从热河到长城抗战,溃败俨然已经成为了东北军的代名词。唯一表现尚佳的,也就只有107师了。而这个107师,就是九一八事变中驻扎北大营,被日军攻击后受命不抵抗的原东北军独立第七旅改编而来。从3月6日到3月9日,107师在古北口外几十公里的阵地上,顽强阻击了日军主力第8师团的第16旅团3天多。

喜峰口已经拱手让给日军,如果不迅速夺回高地,29军将无险可守,沦为炮灰。此时,当赵登禹的部队以一昼夜140里的急行军赶到了喜峰口时,看到高地已被日军夺走,只能强攻。日军架起十几挺机枪向下疯狂扫射,加上又有地理优势,29军多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双方激战到傍晚,29军始终没有夺回高地。

此时赵登禹向宋哲元建议:发挥西北军的优势,组织大刀队夜间近战。大刀队出发前,宋哲元亲自为500勇士送行。500壮士一个个从宋哲元面前走过,突然有一个叫做侯万山的班长跪倒在宋哲元的面前,泪流满面。宋哲元当时严厉地对这个班长说:你哭什么,跪什么,你是不是中国军人,是不是西北汉子!你怕死就换别人去!侯万山流着泪对宋哲元说:军长,我不是怕死。打鬼子,咱们不会含糊。只是我的老婆马上就要生了,如果我这次殉国,孤儿寡母求军长体恤,我死也瞑目了!

宋哲元听了以后,感动地对侯万山说:你放心去吧,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接着宋哲元对500勇士们说:兄弟们先走一步,你们的家眷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的。随即宋军长对这500人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侯万山此时已经站起身来,向宋哲元回了一个军礼,头也不回地赶赴前线。大刀队是为弥补装备不足

此役,侯万山果然壮烈殉国。身边战友回忆,侯挥舞大刀,连续砍倒了7个日军,直到大刀全部卷刃而无法再用,才中弹牺牲。之后,宋哲元果然把侯万山夫人生下的双胞胎认做亲子,并且带回宋家抚养。宋哲元给二人取名为宋纪峰和宋纪峪,以纪念其父在喜峰口罗文峪的牺牲。到了二人18岁成年的时候,宋家出于对侯万山的尊敬,又让其恢复了侯姓。

此时日寇觉得高地已经被占领,况且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太差,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所以,并没有太多的警惕。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在老乡的引路下,深入敌宿营地,先向帐篷内掷手榴弹,再用大刀砍杀四处奔逃的日军。将这样,喜峰口高地又被夺回。

在此次战役中,29军缴获日军机密文件,从中探知敌人两天后将进攻罗文峪,继而突入北平。宋哲元急忙派劉汝明部赶赴罗文峪,继而粉碎了日军的阴谋。在整个喜峰口战役中,还有一次更著名的夜间偷袭,从而让西北军大刀队的声名,在整个中华大地传唱。

全国人民纷纷解囊支持

出击部队分为三路,由三个旅长分别出击:由赵登禹旅长率部摧毁日军炮兵阵地,佟泽光旅长摧毁日军辎重。一旦二人得手,日军正面主力必然要回头救援。此时王治邦旅长率部从中路连夜突进,一举击溃日军,占领主阵地。

身背大刀的勇士们攀垣越墙,分头摸进各村敌营。骄狂的日寇做梦也没想到29军会来偷袭,都在呼呼大睡。大刀队的勇士们怀着报国雪耻的民族仇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抡起大刀横砍直劈,日军官兵正做着美梦,便稀里糊涂地成了刀下鬼。有个年仅19岁的战士名叫陈永,他一人就砍死鬼子13人。特别是109旅旅长赵登禹,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不下火线,亲自率领大刀队向日军炮兵阵地发起进攻,手刃日寇60余人,缴获大炮18门。

可惜,后来由于友军逐个被击溃,29军陷入被包围之地。不得已,退出了喜峰口。从大刀队夜袭成功之后,当时的国内媒体就不断鼓吹:冷兵器战胜了热兵器;近年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否定“大刀队”,认为大刀队并不“纯正”,里边包括着手枪跟手榴弹。

其实,真正应该看到的,是当时日军与国军实力上的巨大反差。以当时的29军为例:三分之一是太平天国时代的毛瑟枪,三分之一是原西北军的三八式和汉阳造,再三分之一是29军成立后自己造的武器。全军只有野山炮10余门,重机枪100余挺。而日军呢,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之所以用血肉之躯用冷兵器,这背后透露着多少辛酸!近身肉搏,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猜你喜欢

旅长东北军热河
赞浦子·秋怀
快刀猴
热河道库:清帝巡幸热河时期的备赏银库
清代热河驻防八旗的沿革与职掌(1702─1810)
大校旅长退休回乡当农民
达什达瓦部迁徙热河考(蒙古文)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逃兵
刘澜波抗日救亡活动之武汉篇
东北军对张学良被囚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