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论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主要研究途径
2018-06-21毛云岗
摘要:我国江南地域的环太湖地区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负有盛名的蚕桑丝绸种养和加工销售地区,在近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伴随着蚕桑生产劳动和蚕桑民俗的环太湖地区桑蚕音乐,经历了千年百代的传承,绵延流传。本文以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主要研究途径作为研究对象,以论文的形式,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谈起,最主要从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观点和措施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能够探讨出研究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蚕桑音乐的主要研究途径和对策,能够使之有效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环太湖地区 蚕桑音乐 蚕桑民俗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10-03
我国江南环太湖区域(以长江三角洲的苏南、浙北和上海的太湖沿岸地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最早发明之一——中国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的发源地,也是当今中国负有盛名的蚕桑经济区。上世纪50年代从浙北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距今4700年的残绢片和丝线,证明早在近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世界最早的蚕桑丝织生产就已在这一带出现。伴随着数千年的经济与人文积淀,江南区域形成了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蚕神祭祀和蚕农生活习俗,以及与其融为一体的、具有蚕俗风格特点的民歌、歌舞音乐、器乐、皮影戏音乐等传统音乐。如今这些蚕桑习俗以及具有蚕俗特点的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已是当地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象,其中的蚕俗歌舞“扫蚕花地”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一、研究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主要意义
然而,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整体性存在与相应的研究缺失形成了鲜明对比。纵观国内外文献,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出现以其为主题的著作与论文,即便是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部分蚕桑音乐项目的描述性成果,也是寥寥无几。如:刘旭青《祈蚕歌与蚕桑文化——以杭嘉湖地区为例》,是对浙江北部祈蚕民歌和相关蚕俗的阐述;徐春雷《桐乡蚕歌》,是一本以县域为范围的蚕桑民歌歌词集;费丽萍《德清扫蚕花地》,是对当地蚕俗“扫蚕花地”的介绍。此外,在一些蚕桑习俗的理论成果中,对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的蚕桑民歌也略有提及,但均无音乐分析与论述。
显而易见,与蚕桑习俗密不可分的环太湖地区传统音乐是一个被学术界忽略的研究领域。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以往音乐界只把它们认作一般的民族民间音乐,而没有考虑到它们所共同具有的、民俗文化特质的共性,以及受这一特质制约下产生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点的个性。与此同时,民俗学界又只研究蚕桑习俗事象,而没有梳理那些融合其间的江南传统音乐内容,以及它们反过来对蚕俗之形式与内容的发展作用。两个学科各扫自家门前雪的结果是,给本研究的系统研究和学理开掘,提供了能有作为的学术空间。
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是江南地理、人文等文化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产物,与我国其他文化区域的传统音乐有着形态上的差异。它们又是特定的习俗生活组成部分,与同一地域的其他传统音乐有着性质、内容和表演等方面的区别。它们还是历史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中国七十年的文化建设中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变迁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可在这三种比较中提炼、把握前人没有涉及的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整体形态与表演特征,以拓展传统音乐的研究领域,揭示传统音乐艺术从民俗土壤中成长壮大的一条发展路径,为中国传统音乐学,也包括中国民俗音乐学的理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补充。
当前江南环太湖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大力推进,使得这一区域的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民间音乐,面临着亟待保护传承的严峻问题。因此,对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研究,可通过分析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形态和表演形式的历史变迁过程,揭示在民俗土壤上的非遗传承式发展特征与渐变式变迁规律,以帮助相关的传承人以及项目保护单位的工作者,更准确、更到位地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推广和教学等实践工作。
二、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研究可以以专著的形式进行,主体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为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形态研究,包括第一章“蚕歌的形态构成”、第二章“蚕舞音乐的形态构成”、第三章“蚕俗器乐的形态构成”和第四章“蚕戏音乐的形态构成”。其中贯穿对受蚕俗制约而产生的音乐形态特点的梳理,以及与区域其他传统音乐在形态要素上的比较,同时重点论述蚕俗仪式中的蚕乐整体结构布局。最后在本篇小结中,打破各音乐体裁的界限,对蚕桑习俗中的江南传统音乐在整体层面上的旋律发展手法、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曲式结构、织体配器等音乐形态要素特点进行归纳。
中篇为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在蚕俗中的表演研究,包括第五章“蚕俗中的蚕歌演唱特点”、第六章“蚕俗中的蚕舞与其音乐表演特点”、第七章“蚕俗中的器乐演奏特点”和第八章“蚕俗中的蚕戏与其音乐表演特点”。其中贯穿对区域传统蚕桑音乐的行为主体——乐人在蚕俗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感知、情感和思维方式的探讨,以及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上的润腔方式与乐队声部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梳理。同时重点论述传统蚕俗音乐的认知模式如表演中的“死曲活唱”“谱简曲繁”等,以及蚕俗仪式与音乐表演的对应方式、对应原则。最后在本篇小结中,对蚕俗中的整体音乐表演特征和规律作出概括。
下篇为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与当地蚕桑习俗之间的关系研究。由于上篇已梳理了受蚕俗制约而产生的音乐特点,因此本篇将着重分析与探讨以下三点内容:即第九章“江南蚕桑音乐与蚕俗样式的历史形成”,分析历史上民间音乐被挑选成为蚕俗音乐的选择原则,以及蚕桑音乐对蚕俗整体样式形成的作用。第十章“变迁中的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与蚕俗互动”,梳理两者自身与时俱进的变迁对另一方变迁的双向互动关系。第十一章“民俗土壤上的成长路径”,梳理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蚕俗歌舞“扫蚕花地”,是如何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到蚕农祈蚕的生活习俗动作,再加工为职业或半职业艺人的商业表演样式。最后又提升為当下群文舞台的歌舞节目这一历史变迁过程,并以其为个案,揭示蚕桑习俗中的、传统音乐的变迁发展规律。
三、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主要研究途径
(一)研究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首先从江南蚕桑习俗与其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调查,以及活态音乐资源的收集、记录开始;然后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使用民俗学和音乐学等跨学科方法,通过传统蚕桑音乐本体、音乐与蚕桑习俗之关系以及蚕桑音乐的变迁发展等不同层面的研究,提炼其音乐形态、音乐表演等方面的特点与其变迁发展的规律;最后在前述基础上,对其音乐特征、意义和发展趋向进行思考与总结,以达到全面把握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主要方法
研究前期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法,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研究过程中,将采用以民俗学和音乐学为主,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分学科的方法,对蚕俗事象中的音乐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是对蚕俗音乐加以客观翔实的梳理、分析和探讨,亦要将其放置在地域文化、城乡蚕桑经济、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中进行历时性考察和共时性观照。其研究重点是:在历史、现状与发展的三个维度上,对蚕桑习俗与其音乐之互动关系的探讨。其研究难点是:其一,具有可资借鉴、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过少,且相关资料零散,搜集具有一定难度;其二,对其蚕俗与音乐的关系以及在文化、经济、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中对其进行历时性考察和共时性观照,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能力。
研究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主要人员主要来自苏、浙、沪地区各省的高等艺术院校、文化部门和非遗保护部门,并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江南地区,对当地的各类环境较为熟悉,以第一线骨干教师为主,具有较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文字写作水平,主要以正高職称、副高职称、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层次的人员为主。同时各自的工作单位均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音乐厅、排练厅和多媒体教室,配有高配置计算机、专业数码相机、专业数码摄像机、录音笔以及各种民族乐器,还需拥有几支专业的歌唱队和民乐队。再者研究成员均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的能力,并均拥有自己的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这将为本研究的外出调查、案头研究和团队协作等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研究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要经常深入江南腹地环太湖地区江浙沪三省各地的文化部门、专业团体、民间乐社、图书馆、博物馆和非遗保护部门进行了若干次调研,搜集部分有关当地各类传统蚕桑音乐的书籍、录音、文字、乐谱、图片等资料。对搜集来的江南地区传统蚕桑民歌、民间蚕桑歌舞音乐和民间器乐的资料已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其进行了高科技数字化处理,永久保存,同时已开始对区域内的传统蚕桑戏曲音乐和蚕桑曲艺音乐资料进行搜集。
(三)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主要研究观点
在整体上,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不是一般的民族民间音乐,它们具有地域民俗文化特质的共性,以及受这一特质制约下产生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点的个性。
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在受蚕俗制约的同时,又反过来对蚕俗的形式与内容产生影响,两者具有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承载着这一区域人民群众的民族情感、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和文化记忆,它们既是阶段性的历史动态变迁产物,也是当今区域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新起点。本研究为学术界第一次对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做出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通过音乐学与民俗学的两者关系视角,在历史、现状与发展的三个维度上,建立起互为印证的研究新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环太湖地区是世界蚕桑丝织的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人文积淀,形成了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桑蚕文化,其中蚕桑音乐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不同的音乐样式与形态,展示了当地浓郁深厚的地域特色,并表现出卓越独到的文化意义。对其研究,一是可以填补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专业研究的空白;二是可以进一步认识它的文化价值,推动这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三是通过蚕桑音乐与民俗、经济与生产劳动关系的梳理,可以提炼、把握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发展规律。本文只是提出了研究环太湖地区蚕桑音乐的一些设想和途径,具体的研究方式方法还靠本地一些有事业心、有责任心、乐于为民间音乐而付出的专业音乐人士,通过以民间考察、学术调研、交流研讨、研究报告、学术讲座、课题申报、论文发表、著作出版等多种形式,有程序、有目的,以科学有效、真实精细的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上海、江苏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徐春雷.桐乡蚕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费莉萍.德清扫蚕花地[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4]袁瑾.蚕桑文化网络中的民间小舞“扫蚕花地”[J].时代文学,2015,(09).
[5]刘旭青.祈蚕歌与蚕桑文化——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6]毛云岗.太湖流域民间音乐形态与民俗关系研究[J].艺术评鉴,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