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历史上有15个成语与他有关(下)
2018-06-21
战无不胜、国士无双
这是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国土无双”是指一个人的才智极为高超,而且在这一国之内无人能出其右。《史记·淮阴侯传》记载: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土无双。淮阴侯就是汉朝刘邦的大将军韩信。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时,说他是国土无双,就是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推陈出新、多多益善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
有一次,汉高祖刘邦问韩信说:“如果我来带兵,可以带多少兵呢?”韩信说:“陛下可以带领十万大兵。”汉高祖又问:“那么你可以带领多少兵呢?”韩信笑着说:“我吗?多多益善。”刘邦有点不服气,觉得带兵竟然不如韩信。韩信说,“陛下不善将兵,但善于将将,就是统领将军。”后来,人们就用“多多益善”来表示越多越好的意思。
伪游云梦
韩信是开国功臣,刘邦为了削掉他的王位,给韩信安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十二月,刘邦突然对手下将领们说:“有人告韩信谋反,你们觉得要怎么处理?”那些将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叫嚷说:“干脆发兵,干掉这小子算了!”刘邦自知师出无名,沉默良久,最后向陈平问计。陈平以谋略见长,但有才无德。刘邦话一出口,他就知道韩信其实没有谋反。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他对刘邦说:“陛下的军队不如韩信的精锐,将领也没有超越韩信之人,发兵进攻逼迫韩信决战,对陛下是危险的事。”他设计让刘邦假装到湖北云梦去游猎,命令诸侯到河南的陈地与刘邦相见。陈地在楚国边境,韩信前来就可轻而易举地把他拿下。刘邦欣然采纳了陈平的计策,遣使者通知韩信前往陈地相见。韩信并不见疑,亲往迎谒。刚一见面,刘邦就喝令武士拿下韩信,韩信错愕之间,已束手就擒。既然目的达到,刘邦也不再去云梦游猎,立即打道回府。韩信这才明白刘邦此行专对自己而来。他愤怒至极,高喊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听了,面红耳赤半天说不出话来,吭哧良久才说:有人告你谋反。刘邦深知没有实质理由就抓捕开国功臣必然不能服众,所以一回到洛阳就大赦天下,借机释放了韩信,但没有放他回楚国,而是降为淮阴侯住在都城,不可以回封地,也不许拥有军队,实际上是把韩信软禁起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韓信因萧何的赏识,建立丰功伟业,却也因萧何的背叛,死于非命。西元前196年,赵相国陈稀起兵反于代地,刘邦前去征讨。一日,吕后急召萧何入宫,对他说韩信与其家臣密谋,欲为陈豨之内应,要谋害自己和太子。命令萧何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欲行诛戮。萧何闻命,甚感棘手。他素知韩信,一饭之恩,尚能干金为报;胯下之辱,亦能以德报之,为人如此,必无反心。退一步而论,韩信当日拥兵齐地,天下全在韩信,若说谋反,易如反掌。而韩信却坚持认为背信不祥,不听武涉、蒯通之谏,不为鼎分天下之图,又如何会在刘邦一统,天下大定之后,再行谋反呢。再退一步,汉初时韩信被封楚王,在家乡楚地陈兵出入。若行谋反,何不于彼时联结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却于此时,深居长安软禁之地,称病不朝六年之后,要与远在代地的平庸之将里应外合呢,故而吕后之辞于情于理皆有不通。
然而此时,萧何却未能为韩信申一言之辩。萧何深知,韩信之招祸实由功高而遭忌于刘邦、吕后。早在六年前刘邦依陈平之计伪游云梦之时,就已动了杀机,只是到底畏于韩信的威望,一直犹豫而未决。而吕氏之独断专行比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萧何自料不听其命,恐有性命之忧,终于还是屈于吕后之威,前去诈信入宫。萧何谎称陈稀已灭,刘邦凯旋,耍韩信带病入贺。韩信虽知兵善战,但心怀磊落,没有想到萧何会对自己用诈。然而,韩信走进了长乐宫的钟室后,却再也没有回来。吕后不仅诛杀了韩信,更极尽刻毒,夷其三族。 据搜狐历史整理
细数乾隆收藏的赝品
乾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书画痴”。乾隆曾编撰了我国书画著录史上的旷古巨著《石渠宝笈》,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收录藏品约有数万件之多,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是明清两代,600年宫廷收藏的总结。然而,他的眼光好像并不太好,许多学者发现他的藏品里有许多并不是原作,那么他究竟收藏了多少赝品呢?乾隆收藏的赝品里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了。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见到后爱不释手,使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招——到处盖章、题诗,连山缝也不放过。结果第二年又得到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图》,而第二幅才是真品,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此前收藏的是假画,一边却又以不菲的价格将他所称的“假画”买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笑谈。
倪瓒是“元代四大家”之一,而乾隆至少收了他三幅赝品。乾隆对倪瓒的《狮子林图》喜爱有加,在画面上反复题跋六则,但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金祥都认为该作“为明人的仿摹之作无疑”。还有现藏故宫的《古木竹石图》,经故宫博物院书画研究院院长肖燕翼通过对画面风格、印章、题跋的仔细对照研究,认为倪瓒这件作品当属赝品。倪瓒的《汀树遥岑图》也被徐邦达鉴定为赝品无疑。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图》曾被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中。但是直至清室败落,很多鉴赏专家见到画作后才发现,虽然画面协调、用色落笔等均有古风,白描人物也极具宋人风采,但是更多证据显示,这幅画却不是出自李公麟手笔,而是后世仿品无疑。
据档案记载,清代内府里曾藏有两幅宋代大书法家蔡襄的楷书作品《谢赐御书诗表》,内容一样,均是行墨持重,措笔安和,字字端严劲实。其中有一幅字就很轻易地被乾隆皇帝赏给了自己的皇六子永瑢,并被乾隆皇帝刻入《三希堂法帖》,另一幅流传去了日本,然而留下的恰恰是赝品。
主攻中国宋元绘画研究的刘九洲更是犀利地指出乾隆收藏的宋画里六成都是假的。1997年台北出版的《故宫书画图录》也意识到这一点,比较可靠的真迹都是彩色印刷,不可靠的都是黑白印刷,而全书大部分是黑白印刷。台北故宫博物院助理研究员陈韵如也曾分析出乾隆收藏的七十余件宋徽宗作品中,可能仅有五件作品能视为有据之作。
关于乾隆被坑的故事中,最荒唐的恐怕就是高士奇明目张胆地将自己收藏中的精品留在家中,另立秘册,将伪劣、价廉之品进呈给乾隆。图书馆专家钱存训曾收藏一册高士奇精写本《江村书画目》,明确标明了“进上”和“呈上”这样的字,而这些作品大多是售价几两银子的赝品。比如,在标注“进献”的“钱选《竹林七贤》”条下,就注了“不真,二两”。
乾隆收到赝品其实并不奇怪,首先人家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深究藏品知识,一一去做鉴定;其次,很多贡品、珍玩都由大臣进献,太监调度,大臣想巴结皇帝,又拿不出好东西,于是就和太监一起骗皇上;再加上,有些赝品是源自之前的藏家,就延续了之前的误定,比如《狮子林图》,明末清初就经过藏家孙承泽、高士奇递藏,后被收入清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