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实干能致远和衷共启新征程
2018-06-21赫坚
赫坚
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18年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本文就吉林省教育学院的实际情况总结了2017年的工作,并计划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关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未来发展思路,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党建;管理;发展
一、真抓实干、稳中求进。2017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7年,吉林省教育学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十九大后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全年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这一年,学院持续抓好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树立师德为先的教研工作的鲜明导向,突出培训课程中师德必修课的德育功能;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压实责任体系,严格检查考核,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内控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有序推进学院内部“放管服”改革;教研工作的影响力得以加强,培训品牌优势收效明显,多元办学取得新进展;改进人事管理,完善科研支撑,教科研成果实现提质增量;实现了收入总额的稳步增长,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严格细化管理,强化人防物防,实现了学院全年的平稳发展。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部门科学领导、关心爱护的结果,是班子成员心系大局、积极谋划的结果,是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成果也得益于学院领导在繁复的工作中剥丝抽茧,处理好了一些相辅相成的关系,使之成为利于学院事业开展的要素。
(一)守土与开疆
守土就是守得住家业。教研和培训都是学院教职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攒下的家底儿,去年研训部门在全国比赛及评比中屡获佳绩,为学院保持了荣誉,扩大了影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申报的“初中语文一线教师教研员研修”项目在全国排名第一,力克包括北京大学在內的全国12所其他高校;经过积极争取,“吉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落户我院,为我院职业教育事业及职教基地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这些事例都彰显了我院研培结合的成效,是教研成果作用于培训或良性影响培训的硕果。所以说,不断提升教研品质、壮大培训实力,就是守住了家业,这样学院的立足之基才能稳。守土还得守得住初心。在学院六十周年庆典大会上,学院把教研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李元昌老师,李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心系农村教研的执着与奉献精神直击人心,他治学做人的坚守令人动容。对于个人来讲,尤其是做学问、搞研究,难的是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当别人都在追捧显学、追名逐利的时候,一个研究者、一个团队能沉下心来,选取有益于国家和人民、有益于社会和事业发展、有益于个人成长的方向,脚踏实地地研究下去,并兢兢业业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那么其成功必然是沉甸甸、有分量的。
开疆就是不僵化因循。去年学院干成了一些大事、要事、难事和喜事,归功于全院上下面对困难不畏惧,积极谋事、干事、成事。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不能偿还教研大厦施工款,本届新班子本着一定要解决问题的态度,几次磋商研究,相关领导反复与法律顾问、施工方代表沟通协调,关键节点亲力亲为,终于在法律框架下形成了偿还方案,有效化解了难题;面对随之而来的资金压力,班子成员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积极化解风险,院长亲自沟通协调,最终学院将教研大厦实实在在地攥回自己手中,真正做到了“大河涨水小河满”。学院班子面对困难,切实做到了不纠结于历史问题、现实制约等客观因素,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心系大局,迎难而上,最终圆满解题。
开疆还是能开拓创新。去年,学院及时推进学习、宣讲十九大精神进培训课堂,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一个新特色,受到教育部领导和参培学员的高度评价;学院的委托培训合作区域实现点的突破:向西、向南都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委培金额大幅增长,与一些委托方形成长期合作关系,针对委托培训的大幅增长,学院又向管理要效益,学院及时出台了《吉林省教育学院培训费管理办法(试行)》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委托培训经费管理办法(试行)》两项制度,既鼓舞同志们做好委托培训的干劲儿,又从管理上把好关口,为相关人员提供可供遵循的制度依据;这些创新有的从宏观上统领全局,有的在微观上服务发展,有的前瞻性强具有战略意义,有的涉及面广富有时代特色,但它们都从某种程度上推进学院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这篇大文章,有利于启发全院师生不局限于现有结构框架,居安思危,强化“穷则思变,变则能通,通则能久”的创新思维。
(二)抓核心与重支撑
抓核心就是坚持多条腿走路。2017年学院的核心业务教研、培训和多元办学在挖掘潜力、增加收入、获得社会效益与认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多元办学增效明显:民族预科教育中心招生数稳步增长,有效争取国家生均培养经费;高职院扩大与中专校开展“3+2”中高职衔接办学规模,使合作中专校增加到4所;成人教育学院独立设院后,强化管理与合作发展,招生人数大幅增加。事实证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学院要站在战略高度,实现教研、培训和多元办学的协调发展、互惠发展,将来不只研、培可以深度融合,三者之间也可以良性互动。
重支撑就是建好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去年学院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真抓实干,华翰集团对学院贡献度大幅提升,在完成利润指标的同时,运营成本大幅下降;学院有序推进校园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发挥校园综合功能,推进综合整治。通过系统施策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服务体系,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使办学支撑保障条件得以强化,和谐稳定的办学环境进一步巩固。所以说,在2017年学院处理好了抓核心与重支撑的关系,使之协调共进,做好“四轮驱动”的转型升级,才最终促使学院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三)调整与存续
调整是演进的必经过程。前两年国家经济发展在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使之实现在金融危机时的平稳过渡;近日全国“两会”又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对政府机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国家如此,学院亦然。去年,学院进行了比较明显的机构和人事调整,是为了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运行更高效,更有利于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为此调整高职院机构设置,由副院长兼任系主任,使管理体系更科学合理、简洁高效;设立教师工作部和思政教学部,把好教学政治方向,优化教学体系;调整、理顺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华翰集团董事会、监事会部分人员,使之更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调整部分中层干部,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让人才流转起来,让机构活跃起来。对于当下的学院来说,人员和结构的调整是对整体最集约化的重构。按照学院“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学院将会通过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分布结构等,积极推动人才资源重组,促进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发展。
存续的基础是与时俱进。对于部门来讲就是积极顺应形势、及时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改进问题,保持前行态势。有的部门能够主动学习和接受先进的理念,借鉴和使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在预科逐步推进教学和管理特色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缺少专职辅导员,尤其缺懂民族语言的教师,几位院领导与民族预科中心都积极推进问题解决,不仅从新疆聘请了懂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语言的辅导员,还为其他原有辅导员开小灶学习简单交流语言,使人岗相适。一些部门及其负责人在总结工作时能够客观剖析存在的不足、部门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这些思路是部门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与总结成绩同等重要。
与时俱进对于个人来讲就是注重知识更新,就是要不断学、深入学、持久学,使个人状态与岗位需求匹配、与专业发展同步。近年来,学院鼓励扶植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持续对出国深造、访学及学历提高等人员予以支持;同时鼓励他们以学识见识和专业素养反哺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教研服务内涵,努力推进我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学院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积极保持反思提升的状态,注重将一线的反馈与调研、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凝练、升华,发现和培养典型,切实以自身发展带动部门、学科或区域专业进步和素质提升。今年学院还要实施学历提高工程和岗位培训工程,通过岗前培训、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科研课题研究、科研项目资助、学历提高、进修学习、基层调研、基层挂职锻炼等全方位立体化方式,造就一批能够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可以说,无论是调整还是存续都是为了推动我院各职能部门加快向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转变,从而带动学院事业整体协调发展。
去年年初,本人在青年教工座谈会上讲,“如果说前两年学院都在做思想动员,那么这一届领导班子将在今年奋进、整装出发。”实践证明,这一届班子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成效。
以上想法既是总结过去,也是指向未来的。为了学院振兴发展,需要学院人“谋定而后动”,在谋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破解瓶颈的压力仍然很大,学院人必须进一步正视困难、自加压力,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奋勇争先的行动,加快推进学院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必须意识到目前全国各省市及省内和学院类似的高校或教研机构,都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都在紧锣密鼓地提速发展,学院必须进一步树立争先进位意识,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意识到学院面临的政策机遇稍纵即逝,学院的一些业务与中央和省委、教育厅决策部署紧密跟进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把握政策红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把握大势,善作善成,全力推进学院事业新发展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院上下要遵循“三个五”发展定位的总体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格局中,加强战略谋划,提高质量声誉,推动内涵发展,努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以知行合一推进整体谋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对于学院来说就是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既要强化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也要突出思想引领,让时代精神在全院师生员工心中落地生根,并化為行动的力量,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1.要加强理论武装,筑牢事业发展根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要求,学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做立德树人的授业者、专业学识的传道者、社会风尚的塑造者。
2.要理论结合实际,用先进理念提升学院各项工作水平。真正把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教育思想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到工作之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探索规律、创新工作,在实招和实效上下功夫,在政策上求突破,抓住要害、精准发力,切实在工作中做到心中有党、头脑有弦、做事在点。
3.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教育工作的政治性、导向性和专业性很强,要强化“阵地意识”“斗争精神”,对于歪风邪气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查细照、检身正己。要把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作为检验党性的重要标准,从严从实,真正使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以重点突破引领全局发展
今年教研、培训的工作主题分别是“教研服务均衡年”和“管理制度建设年”,教学工作也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围绕这些主题和目标,学院可以以点带面、布局谋篇,做好全局发展的大文章。
1.要坚定专业化方向,全面提升教研服务品质。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教研管理等方面更好地聚焦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不断丰富教研服务内涵。密切关注教育改革新趋势,引领和指导广大教师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去。以编制高质量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意见为基本抓手,提高教研服务的普惠性。指导全省教师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使我省基础教育朝着更平衡、更充分的方向发展。
2.要强化品牌意识,全面提高培训管理服务品质。通过完善和强化师培管理,努力提升培训品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保障全省培训工作的协调统一和规范化、专业化运行。加强全省培训项目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重点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培训服务质量。优化国培和省培项目的系统化设计水平,国培项目设计倾斜农村,省培项目设计突出骨干和特色。干训工作围绕造就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而做好系统文章。
3.教学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学生管理能力;以强化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落实、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重点,持续提升教学管理质量。民族预科教育推进自身特色和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全方位、综合化、成体系的教育培养新格局;高职办学继续探索产教融合,要大力培育德技并修的工匠精神,把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探讨成人教育合作的新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重新调整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成人学历教育合作办学规模。
(三)以问题导向促进自我革新
今年我省拟出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将会引发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在全省教育系统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学院不仅要勇于自我剖析、发现问题,以自我革新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同时还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助推全省教育改革实践。在双重进程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把发展的动力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1.要统筹谋划,大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学院“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建设,逐步解决人才队伍年龄断层、学术断层和职称断层问题,进而缓解学院职能覆盖面广、版块结构间发展不均衡的压力。推进形成更完善的人才管理和发展机制,尊重创新创造价值,把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进步与学院的振兴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给人才创造平台、搭建载体、提供机遇,让他们在学院实现更好发展。在引才、育才、用才、励才等方面开拓思路,树立“科研先导、学术为基”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搭建学院科研和学术平台,为人才进步浓厚研究氛围。
2.要深化改革,完善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优化机构设置,调整资源和职能配置,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监管和内控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构建程序科学、运转流畅、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提高部门和教职工执行力,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职能体系。
3.要精细管理,提升办学服务水平。积极拓展新的办学空间,整合校区功能,统筹规划大型会议及培训资源,力争实现集约高效。加快后勤部门专业化发展、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充分发挥校办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书写教育“奋进之笔”
学院发展目前总体向好,但学院人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制约教研深度发展的问题还未彻底破解,在全国有影响力、有分量的教研成果还不多;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体系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求贴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农村义务教育、中考高考改革、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的辅助作用还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但发展难题不是发扬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就能够解决的,而需要学院全院教职工同心同向,分析矛盾和问题,以更宽的视野研究出适应省情国情、符合教育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应对之策。为此,学院要力争做到:
(一)眼界向上,身子向下
既要站在专业研究的前沿,跟进教育改革新动向,服务大局;又要潜心服务于一线,扎实立足之基。随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家颁布相应政策、实施意见的节奏密集,学院人要主动学习和领会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力争实现同频共振。在这波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院要全面思考、快速反应、勇挑重任、抢先站位,体现学院一以贯之的社会价值。俗话说,有价值才有位置,在上一轮教育改革的大浪淘沙中,省级教育学院所剩无几,学院的存续可以说是始终保持本色、坚持提质升级的结果,一代代学院人努力保住了学院的“绿水青山”,也保住了我省“省一市一县一校”四级研培战线协作的“金山银山”。因此,更需要学院善于分析政策对学院的影响,找出利于发展的对策。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家明确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随着这些大学教师教育的深入开展,势必会将触角伸向教研、培训等领域,高水平综合大学资源丰厚、教科研优势明显,对学院的冲击可以想见。为此,学院应该保持优势,坚持重心下移。学院有许多优秀教研员和骨干培训者都是从一线选拔引进来的,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就是学院的宝贵财富;学院还有许多资深研、培工作者能够准确把脉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科专业发展、推进战线建设进行研培业务指导,学院要保持住以上诸多强项,这些看家本领不能丢,尤其是近几年学院还把促進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在教研和培训中都着力突出,这是符合学院省情国情的利民举措,要确保见成果、见成效。接下来学院要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让自己沉下去,强化调查研究,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咨政建议,清上情、明下情、报内情,切实联通上下,发挥省级教育学院的作用,保持住学院的“绿水青山”。
(二)肩担重任,脚踏实地
走进新时代,教育改革任务繁重,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学院要在心系学院发展的同时,与大局发展同心同力,与改革创新同向同行,做深化教育改革的积极拥护者和忠实践行者。学院既要着眼长远,面对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关键点,善于发现、勤于研究,勇担责任、主动服务,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和胸怀,发扬钉钉子精神,做认真抓、持续抓、抓到底的“实干家”。我省是农业大省,学院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的进程中大有可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已经迈开,学院既是这一决策的推进者,又将是这一精神的贯彻者,关于这一点已在学院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有所筹谋,所以学院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者和践行者”。
(三)心底无私,手有余香
学院党委正着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学院人也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态。以发展的眼光、正向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秉持正能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乐于赠花的人多了,就一定能换来学院的春色满园。学院就是要将那些勇于担当、务实清廉、奋发有为、实绩突出的干部用起来,做到选贤用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同时,学院也要将关心送达那些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教职员工,他们虽默默无闻,却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这样的敬业者值得学院尊重和褒扬。学院的整体利益与大家息息相关,学院重视激励先进、也注意保障敬业奉献者的利益。学院是大家的学院,学院人要以主人翁的干劲儿和姿态,增强工作韧劲和主动性,从工作中寻找到乐趣,这样才能将个人成长的点点滴滴汇入到学院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洪流中,从而实现个人进步、集体发展和事业推进的协调统一。